APP下载

从彝族的祭祖仪式看彝族的祖灵信仰

2018-09-03李志花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祖先崇拜彝族

李志花

【摘 要】想要更好的了解一个宗教,那么离不开对这个宗教的仪式的研究。彝族是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多神崇拜。而祖先崇拜的特色就是祖灵崇拜。那就是彝族人对祖先的灵魂具有深深的敬仰和畏惧。而体现彝族人对祖灵崇拜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彝族人的祭祖仪式看彝族人根深蒂固的祖灵信仰。

【關键词】彝族;祭祖仪式;祖先崇拜;祖灵信仰

一、彝族简介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的一员,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民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是一个具有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现今有人数大约800多万。多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四省。彝族在我国也属于跨境民族,不仅在中国有,而且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国也有彝族的分布。这个古老而富有传奇的民族有着它本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

二、彝族的祖灵信仰

彝族的宗教信仰是属于原始宗教的范畴,保持着传统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丰富的内容。“彝族的竹王神话、九龙神话、六祖神话、虎崇拜、龙崇拜、鸟崇拜、葫芦崇拜、土主崇拜等内容,构成了彝族原始宗教的信仰体系。” i当然,在所有这些原始宗教的崇拜中,彝族宗教信仰还是以祖先崇拜最为有特色,而且祖先崇拜也是彝族原始宗教信仰的核心体现。祖先崇拜是灵魂崇拜和人的血亲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对自己的逝去祖先的缅怀与敬仰。通过研究发现,有很多民族的宗教信仰核心就是祖先崇拜,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彝族,祖先崇拜在族内的宗教信仰崇拜中也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彝族的祖先崇拜形式多样,当然,对祖先崇拜最主要表现在彝族人的丧葬仪式和祭祖仪式中,不管是家庭还是家之还是宗之再到更大的氏族,祭祖仪式都是他们最为关心的和最为盛大的活动。祖先崇拜是和灵魂鬼神密切相关的,彝族人认为,灵魂是人们生存和活动的操纵者和主宰,人的躯体只是灵魂的载体,灵魂暂居在人的身体内,如果人死后,灵魂就会离开人的身体。但是灵魂并不随着人的死去而消失。

三、彝族的祭祖大典仪式

为了表明子孙后代没有忘记祖宗的大恩大德,没有忘记祖宗的奋斗历史,为了让祖宗保佑子孙后代幸福安康,在彝族内盛行一种被彝称为“耐姆”的祭祀礼俗。“耐姆”用我们汉语通俗来讲就是有共同宗族的人聚在一起举行祭祖大典。彝族人认为只有举行了“耐姆”,先人的亡灵才能进入祖宗的行列,成为宗神,才能永远幸福安乐。朱崇先在他的论文里引用了莫尼卡·威尔逊的这样一句话:“仪式能够在最深的层次揭示价值之所在……人们在仪式中所表达出来的,是他们最为之感动的东西,而正是因为表达是囿于传统和形式,所以仪式所揭示的实际是一个群体的价值,我们发现了理解人类社会基本构成的关键所在,对仪式的研究”。ii

一般这种氏族祭祖大典,三代才能祭祖一次,时间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祭祖大典少则三天,多则七天或者九天。在彝族的传统礼俗中,举行祭祖大典前,由宗族的长支召集仲支、幼之中德高望重中者共同商议宗族祭祀活动的有关事项。一旦要决定进行祭祖大典,那么按照传统惯例确定祭祖活动的日期和祭祖的场地。后代们根据彝文的经典记载从而确定祭祖大典的日子一般都在春季,而具体的日期要请毕摩占卜和查阅彝族的经典《择日书》来确定。敲定具体的日期之后,开始筛选祭祖的场地,因为祭祖是全宗族的人通过一定的仪式将祖灵超度为本宗族的祖灵,所以祭祖的地方要选在离供奉祖灵牌—祖灵洞近的地方,而且地方要足够宽敞容用以纳上千的人进行祭祀活动。当然最重要的是事先要请好主持一切活动的毕摩(毕摩是彝族传统社会中从事宗教职业的社会阶层),专业的毕摩必须熟知彝文宗教经典和各种宗教礼仪的程序和方法。

首先进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家祭。前文中已经提到过彝族的家庭里都有供奉的家灵,先进行家祭是因为在家的这些祖灵即将送去祭场进行公祭,是祖灵超度为宗神。次祭祀仪式在正堂屋供奉祖灵的供桌前进行,一般在供祖台前设祭坛、摆香案,毕摩抱一只公鸡做牺牲,念诵《祭祖经》和叙述本家族谱世系。全家老少跪拜在供祖台前,毕摩每念一代祖名一叩首。iii。在家庭内祭奠完的祖灵牌会被暂时安放在祭场内搭建的青棚内再进行家祭供牲仪式。这次的祭品是用绵羊做祭品,毕摩念诵《家祭供牲经》,依次念出将要送出去参加氏族公祭的祖名,为其指引前往祖先发祥地的路径。然后杀牲献祭,希望祖灵在升迁为宗神之后继续保佑子孙后代。

然后就是参加祭祖大典的各家各户,一起将自家的祖灵牌送往主祭场进行洗礼和驱邪。毕摩事先登记好的各家送来的参加祭奠祖先的名字。然后念诵《驱邪经》并将所有的祖灵牌一一在净水盆中进行洗涤。这个仪式之后便是迎接祖灵筒的仪式。参加祭祖大典的族人手牵绵羊手报公鸡随毕摩到祖灵洞恭迎新的祖灵筒。并将新祖灵筒带到主祭场进行超度。

最后一项仪式是焚烧旧祖灵牌安放新祖灵筒。来参加祭祖的各家各户选一个洁净的地方集中将旧的祖灵牌进行集中焚烧。焚烧完旧祖灵牌之后在毕摩的带领下全体氏族将新的祖灵筒送入放置祖灵筒的祖灵洞,然后将洞口封闭毕摩开始诵念《封祖灵岩洞经》。最后一项仪式的完成表明真正的祭祖大典仪式正式结束。参加祭祖的各家各户完成了将自己的祖灵升迁为宗神的仪式。以后,这些被超度过的祖灵将成为全宗族的神灵,保佑着全氏族子孙后代的繁荣富强。

四、结语

虽然彝族的这些祭祖仪式我并不是亲临体现,但是在查找文献和阅读书籍的过程中也对彝族的的祭祖仪式大概有所了解。彝族的祭祖仪式就是彝族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宗教信仰行为的体现。如此盛大的祭祖大典,不是一般人就能轻轻松松的办起来的。这里面凝结着彝族全体氏族的辛勤汗水和努力。在祭祖大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彝族对祖先的崇敬为畏惧。通过祭祖大典,我们不难看出,彝族是一个民族认同感很强的民族,而且也是以孝为先的民族。祭祖大典带给彝族的是更加团结,更加向上。虽然整个祭祀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有时间,期间祭祀所需的祭品牛羊猪就上百上千,而且还都是带着功利的目的进行祭祀,期间祭祀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它所带来的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祭祖大典提醒着彝人不要忘本,不能忘记祖先,希望族人团结互助。这位彝族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彝族盛大的祭祖大典我们要去取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合理引导,让它合理而又顺利的举办。

注释:

i 张泽洪 《中国西南彝族宗教祖灵崇拜及多远信仰体系》

ii 朱崇先 杨丽琼 《地方性的民俗认同—彝族祭祖大典仪式过程分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iii 朱崇先 《彝族氏族祭祖大典仪式与经书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版第98页

【参考文献】

1、 《彝族祖灵信仰研究》 巴莫阿依著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年版

2、 《彝族氏族祭祖大典仪式与经书研究》朱崇先著 民族出版社 2010年版

3、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概览》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4、 《地方性的民俗认同》朱崇先 杨丽琼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5、 《中国西南彝族宗教祖灵崇拜及多远信仰体系》张泽洪

6、 《从彝族的祭祖大典“耐姆”看彝族支系繁多的原因》张纯德 云南大学人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期

7、 《试析彝族的祖灵信仰对彝族文化的影响》 卢佳

8、 《云南巍山彝族祭祖仪式的考察与研究》曹志杰

9、 《彝族祖先崇拜邹议》朱安义

10、 《论彝族的原始宗教》易谋远

11、 《凉山彝族祖先崇拜及其社会功能》徐铭

猜你喜欢

祖先崇拜彝族
论苗汉文学中祖先崇拜之异同——以《亚鲁王》和《你在高原》为例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彝族器皿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陕西文学作品中的风水文化与丧葬习俗研究
彝族说唱 男女生三重唱
浅谈黔北仡佬族文化的原始宗教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