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2018-09-02徐生义柴世华
徐生义 柴世华
内容摘要:语文是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更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学习基础,通过语文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发散学生的文学思维,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以及情感认识。本文笔者就从一名语文教学者以及小学生的视域下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同时也提高学生道德和思维的认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优秀传统品质
总所周知,语文教材中本身就蕴含着许多关于情感的题材,甚至可以说语文本身就是情感的传递者,只要我们用心感受,从语文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首古诗词都可以读到情感,因为文本的创作来源之一就是作者的情感,作者通过文字的形式来继承和传递情感。因此,笔者认为,深度剖析语文教材,结合有效方法,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情感是我们当前语文教育的重点。
1.挖掘语文教材,渗透情感教育
就小学语文教学本身而言,情感教育的实施,具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遵循,我们可以对课本当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地挖掘,由此来形成内心的共鸣。
比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教学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认识字词,熟读课文,我们还要求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深刻感情,正是这种感情的朗读,文本的教育让学生体会地震中的父与子的伟大,父与子感情的不一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美国社会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教育而不是一味地包办、溺爱,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孩子的勇敢、正义、助人,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在危难之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由本篇课文扩展到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这就是人生观的体现,是对学生人生观的教育。一曲《爱的奉獻》将小爱延伸到整个社会,真正地引导学生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纵观整篇文章教学体现了语文教学与学生情感培养的有机结合。
2.柔化师生关系,加强情感教育
首先应该尊重学生。事实证明,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与氛围中学习,受到别人的尊重,必将学会尊重别人。
其次是关爱。这是教育的温馨与人性化所在。老师对学生关爱,是学生享受的来自血缘关系以外的第一缕温情,是学生走上社会前懂得关心帮助的最初起源。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对学生的关爱,互相交流是很重要的。
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有很多方法,可以根据语文教材中的情节虚拟各种情境。如突发事件事故中,人与人之间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故事,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或让学生观看影片,以强化某种有益的情感;可以让学生直接走入社会,走入大自然,体验生命与世界的美好,获取直面挫折、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力量。
3.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情感教育氛围
当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求。通过分角色朗读、演讲、分组答题和竞赛、舞台剧等多种形式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在良性的师生互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和思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在趣味盎然、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感受语文知识的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人生阅历,感受作者的情绪起伏和思维波澜,加深对文章情感脉络的把握。
4.加强生活实例分析,落实情感教育
生活处处有情感,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们不知能拘泥于课堂教学,社会生活更是丰富多彩。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情感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上课外延伸这一环节进行教育,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走进实际生活。平时的节假日、双休日特别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如中秋节、春节,重阳节、清明节这些团圆的日子让学生体验与亲人团聚时的情感;在特定的场景中体验欢笑与快乐,悲伤与感动的情感,学生身临其境时就会产生情感体验,就更能理解和感悟文章中相似的感情教育,化为对课文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作为语文教师,教书育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价值观教育,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一代代新人。因此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言语、表情、动作等传递给学生,搭起感情的桥梁,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不断探求,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段兰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J].林区教学,2005(01).
[2]李姝颖.寓情于景——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应用中的实践和探索[J].才智,2013,25:40.
(作者单位:甘肃省古浪县海子滩红沙滩小学;甘肃省古浪县土沟井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