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数学阅读 提升数学素养

2018-09-01张玉侠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效阅读数学阅读数学素养

张玉侠

[摘 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数学阅读的发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性学习数学。通过增强学生的阅读动力,引导学生整体阅读和促进学生反思阅读,让学生的数学阅读变得高效,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阅读;数学素养;高效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0-0096-01

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认为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让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才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由语文教师来培养。其实不然,数学是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一门学科,它本身的语言特殊性也同样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如此,学生才能高效、持续地学习数学,真正从本质上理解数学知识。

一、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阅读动力

数学的逻辑性十分严谨,知识点之间相互交叉。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以基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的思想来设计阅读内容,让学生对新旧知识产生认知性冲突,从而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厘米、分米的认识”时,我首先让学生集体阅读其中一位学生的一篇数学日记:“妈妈喊我吃晚饭,于是我坐到一张高约10厘米的桌子上吃了起来。今天的面包很不错,长约15分米,另外还有两根1厘米长的烤肠……”在学生稀稀拉拉的阅读声过后,我向学生提出:“刚才读的日记中,发现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有,应怎样改才最为合适?”如此马虎的数学日记,学生觉得特别新奇,进而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日记里的错误问题很快就迎刃而解了。

可见,教师结合数学问题创设阅读情境,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自主对数学阅读产生了兴趣,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又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借助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整体阅读

低龄学生的思维大多处于具象思维阶段,对具有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很难进行系统性认知。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阅读教学时,应做好导读提纲,让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阅读信息,掌握阅读规律,提升整体数学阅读能力。

例如,我在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时,为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分数,引入如下三个阅读提纲:(1)你认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几个字中,哪个是关键词语?(2)如果交换关键词语的位置,这句话的意思会不会发生变化?(3)分数与除法有什么联系?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分数的意思?

教师以“问题”为线索作为导读提纲后,学生就能在阅读中找到关键点,从而进行目的性阅读,并对数学知识进行深挖阅读,使各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阅读中由点到面,由易到难一一呈现出来,深度体会数学的严密性,从而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真正获得学习数学的知识与技能。

三、引导交流总结,促进学生阅读反思

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都不同,因而就会对同一阅读信息产生不一样的理解。教师应在学生阅读结束后,给予学生进行阅读反馈和思维交流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读有所思,思有所得。

例如,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时,我根据教材例题安排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训练:“双休日,爸爸带了50元去超市购物,买牙膏用去了15.8元,买肥皂用去了8元,买饼干用去了12.5元,买牛奶糖用去了11.9元,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信息提出了各种问题,如爸爸从超市回来后,还剩下多少钱?爸爸买牙膏、肥皂一共用去了多少钱?爸爸买吃的东西,一共用去了多少钱?……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学生提出了错误的问题:买三支牙膏需要多少钱?牛奶糖比饼干便宜多少钱?……之所以有学生提出这样错误的问题,是因为学生对数学信息的阅读理解有误。

我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自檢,并进行阅读反思,让提出错误问题的学生明白:已知的信息里并不能推算出牙膏的单价,因此不能算出三支牙膏的价钱;另外,通常是对相同物品的数量多少或物品单价之间进行比较,而这种不计数量多少以及不同物品之间的随意比较是毫无意义的……学生在交流过后,对数学阅读信息的提取有了更时一步的提升,同时也让课堂变得更活跃有趣。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并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为全面学好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石,这样才能持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上数学阅读,主动学习数学。

(责编 覃小慧)

猜你喜欢

高效阅读数学阅读数学素养
走进阅读的世界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立足场景运用,建构高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