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有其表的爱最可怕

2018-09-01加藤谛三豆角

妇女之友 2018年3期
关键词:负罪感束缚气场

加藤谛三 豆角

有些父母会在心理上束缚自己的孩子,阻止他们独立。他们往往会让孩子觉得,离开父母是一种不孝,让他们因此怀有负罪感。

为什么要这样束缚自己的孩子呢?大概是出于父母对孩子强烈的依赖心理。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有些父母会这样对孩子说。这句话听起来是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的爱,但却隐藏着深深的束缚。

这就是 “道德绑架”。我通常把这样的人叫作“隐藏的施虐者”。隐藏的施虐者就像家中的白蚁,一点点腐蚀家庭的同时,让整个社会也随之腐坏。

这样的人释放出来的气场,实际上是冷漠的,对社会、族群完全没有归属感。实际上,这些人所散发的,是冷酷的利己主义气场。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句看似充满爱的话里,隐藏着的是憎恨。

会说这种话的父母,有施虐倾向。话说得再好听,也只是为了隐藏施虐的意图。

会用道德绑架别人的人其实是在追求权力。一面说着充满爱的话语,一面掌控对方。这种行为用卡伦·霍妮的话讲就是:“爱,是施虐者的伪装。”

“爱”只是为了支配对方而找的借口,是为了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奴隶而做的伪装。但让人感到更畏惧的是,这些偽装者本人并非有意而为。也就是说,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用爱将孩子变成自己的奴隶。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本质上是希望孩子能让“我”幸福,希望孩子觉得能有“我”这样的父母是何其幸运。表面上看并没有对孩子要求什么,实际上却给孩子的心扣上了一把大锁。

父母对孩子做出这种神经症的要求就是情感暴力。

父母的内心深处是明白孩子此刻并不幸福的,所以才会说这种话。并且还意识到,对方不幸的原因可能是自己。

父母就算有什么不得不离开的理由,在要离开的时候,如果是真心认为“只要你们幸福就好”的话,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只会说:“明天我就走了。”

虽然有不得不离开的理由,却不会直接说我要走了,而是说“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种话的父母,在心里的某处是希望孩子一定要待在自己身边的。

但是,不说“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种话,孩子有可能会离开自己,所以要用这种给对方负罪感的话,将孩子留下来。

这种话会让孩子觉得沉重,不知该如何是好。总是听到这种话,孩子会渐渐失去生活的勇气。

然后,曾经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对身边的人怀有敌意,但又因为有负罪感,而去压抑敌意,出现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与小时候父母在精神上施加的暴力有重大关系。这种状态会造成各种影响,如总是没办法高兴起来,总是害怕别人说的话,就算是真的出于好心的话也会倍感压力,就算对方没有向自己施加压力,也会感受到压力等等。

于是,不管谁说的话都会感到害怕、畏惧,就算是来自善意的人的话也会觉得害怕。这就变成了这个人的情感习惯。如此,他和谁在一起都没办法放松,和谁在一起都觉得不愉快,进而让生活本身都变得不愉快。

我把这个称作“情感习惯病”。对身体不好的是生活习惯,对心不好的就是这种情感习惯。

猜你喜欢

负罪感束缚气场
气场
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负罪感的研究进展
拴牢
失落的方舟
自由博弈
黄金时代
这个圈有一种矛盾的气场
日本战犯中国体验书写下的中国观
于丹:好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一种气场
摆脱束缚 声控搞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