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汲取丛林智慧超越企业困境

2018-09-01学诚

董事会 2018年7期
关键词:丛林中丛林禅师

学诚

在任何时候,“人”都是价值的源泉,也是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

现代企业中,团队和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现实中,企业往往困境重重——缺乏凝聚力、向心力,人才流动率居高不下,职业倦怠症频发,等等。面对这些困境,我们或许可以暂时跳出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模式,放慢总想往前赶的脚步,放松紧张不安的心情,一起畅游古老的佛教丛林,在流传上千年的丛林清规中,获得一份特别的启示和借鉴。

尊重服务平等奏响和谐乐章

在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又被称作“丛林”。丛林中的僧人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不相同,而且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这样一个团体,放在现代任何一个企业里,可能都会是一盘散沙。然而奇妙的是,小到几十人、大到上千人,丛林运作始终能够有条不紊,绵延千年依然生机盎然。这其中的奥秘,便是“清规”——中国古代丛林中系统、完善的僧团管理制度。

佛教丛林,正是一支由“住持-执事-清众”三层组织架构组成的交响乐队,他们的相互尊重、彼此成就、志同道合,奏响了回旋千年的丛林雅乐。

佛教丛林中的住持,便是出色的指挥。住持是寺院的最高统理者,也是修行的表率、道德的典范。虽为一寺之尊,但其职责不是高高在上地管理别人,而是以身作则,领众熏修;是服务大众,成就别人,铺一条路,架一座桥,让众人走上去。住持对大众的法身慧命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真诚殷切的期望,如临济宗五祖法演禅师给灵源和尚的信中说:“今夏诸庄颗粒不收,不以为忧。其可忧者,一堂数百衲子,一夏无一人透得个‘狗子无佛性话。恐佛法将灭耳”。又如黄龙慧南禅师住黄檗时,“入室退必泪下。有问其故,乃云:‘老僧是佛法中罪人。一堂兄弟,无人下得一转语切当。法门兴衰亦可知矣。”

一寺的住持,所思所忧者,皆是大众的道业成长,是佛教的兴衰传承,而非个人名利、地位、财富、声望。正是一颗为众、为教之心,成就了大众的云集,丛林的兴旺。

与企业一样,除了最高领导者之外,丛林还需要一个中高层管理团队,也就是“执事”(或称“知事”)和“头首”。丛林中每逢新年,执事团队都要进行换届,并由住持亲自礼请。据北宋《禅苑清规》中记载,礼请执事需要经过“丈室商请、僧堂当众礼请、大众送入寮、知客引巡寮、新旧交接、特为置食、三日茶汤”等一系列隆重的仪式。“自古茶礼最重”,请茶汤时,需要先特地带上香炉、烛台等到对方住处拜请,并提前张贴“茶榜式”。吃茶汤时,又要经过“鸣鼓行礼,揖坐、揖香、劝汤”等一系列程序。如此礼仪规矩,在现代人看来,似乎过于繁文缛节。然而,正是这份郑重,才足以显示领导者的谦下和诚意,体现出丛林清规的平等和尊重,使被迎请的管理人才发自内心地愿意为团队付出,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现代企业中,入职手续仅仅是一份体现利益关系的合同而已。人的价值往往被物质化、商品化、货币化,员工难以感受到一种“被需要”“被尊重”的价值感、尊严感,工作积极性自然也就比较有限。

丛林中的基层僧人为“清众”,类似于企业的普通员工。对于清众,丛林实行的是机会均等式管理,任何一个清众都可以通过“入室”“小参”等方式直接与住持对话交流、请教问题,每个人接受教育、发挥才能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在僧团事务上,丛林秉持佛教传统的“羯磨”制度,每一個僧众的意见都会得到尊重,无论是方丈、执事,还是清众,都有寺院事务的参与权、发言权、决策权。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企业的财富和成就是员工和团队共同创造的,作为管理者、领导者,有责任“报众生恩”,充分给予员工物质层面上的安全感,以及精神层面上的尊重与认同。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如果我们能有勇气把企业从单纯逐利的轨道上扭转过来,在自我成就的同时能考虑所有员工的成就,在个人安乐的同时能兼顾更多人的幸福,就能开启一个自利利他的企业发展新时代。

提升文化认同开发生命潜能

人员流动性大、人才流失率高,是当下许多企业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而佛教中却有许多恰恰相反的公案。

到丛林参学的弟子,很多是不远万里、跋山涉水而来,但丛林的祖师为了考验其心意,往往疾言厉色,非打即骂。而那些真心求法的弟子,竟然打都打不走。如禅宗二祖慧可大师为了求法,追随达摩祖师来到嵩山,达摩祖师却对他根本不予理睬。慧可大师在雪中虔诚地站立一夜,静静等待,甚至不惜砍断自己的手臂以示诚意。宋代法远禅师,跋涉千里向归省禅师参学,却在隆冬天气遭到冷水浇身,因执意留下求学,方得以在寺院住下。后因私自给僧众改善伙食而被罚离寺,甚至晚上住在寺庙屋檐下也要被收取房租。面对这一切,法远禅师始终毫无怨言,初心不改,最终被归省禅师视为真正的法器,将衣钵传付与他。

为什么这些修行人会有如此的忠诚度?只因有一颗至诚求法的心。为了得到法,不会在意任何艰苦恶劣的外在条件。同理,如果一个企业有“法”——优秀的企业文化,自然能够吸引人才,凝聚人心。一个有法的道场,必定蕴藏着令人快速觉悟的机遇和希望;一个拥有先进理念和优秀文化的企业,也应当为员工生命成长、全面发展,提供无穷机遇和无限希望。

所谓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是能够帮助员工开发自身潜能,更大程度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事实证明,那些离职率越低的企业,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提供的条件更优越,而害怕员工强大的企业是留不住人的。员工如同蓄电池,不能只消耗、不充电。只有创造更多提升、培训、学习、实践的机会,帮助员工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才能让一个企业成为汇聚正能量、释放正能量的中心。

佛教丛林制度,正是这样一种“蓄电池”模式。每一个僧人来到丛林,都是为了追求明心见性、了生脱死。而禅宗相信每个人内在都具有佛性,丛林中晨钟暮鼓、早晚功课、二时过堂、诵经坐禅,种种规章制度的设立,其目标无非都是为了成就僧人,帮助僧人开悟。

在丛林中,修行人是一枚终身不会过期的永久号“电池”。常言道,“和尚越老越是宝”。丛林中,担任执事的时间虽有期限,但修行却没有“退休”的一天。执事年老退位后,依然居住在丛林里,受到高度尊敬,依然负有指点后学的责任,并为寺院的发展提供宝贵意见。相比之下,现代企业里的员工,退休以后往往就切断了和工作的联系,即使曾经身居高位,也顿时失去了往日的风光,不再受人重视。这种巨大的落差往往使老员工感到极度空虚、失落,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同时,老员工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就这样从企业中抽离了,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与浪费。

佛教丛林全面、平等、终极、终身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了代代相传的祖师大德,同时也成就了传承千年的祖庭名刹。它启示我们,一个团体对其成员的发展、成就和幸福考虑有多深广,这个团体的生命力就有多强大、多久远。更何况,杰出性人才的诞生,将会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带来爆炸性的贡献。就如同历史上一位祖师大德的出现,可以改变整个佛教的格局。

因此,现代企业不妨将关注点从片面追求利益,转为对人才潜能的开发与培养。让员工在工作领域中成为“祖师大德”,同时在心灵上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这不仅是员工的成就和幸运,更是企业的成就和幸运。

享受工作当下圆满内心价值

在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员工患上了“职业倦怠症”。其典型特征是,工作没有动力,生活没有热情,人生没有乐趣,每天只是机械而疲惫的重复而已。下班之后,往往用电子游戏、泡沫剧、网购等方式来缓解压力,麻痹自己。这似乎已经成为都市人的常态。工作与生活割裂,生活与内心割裂,无论忙碌还是“休闲”,都远离自己的内心。

而在佛教中,劳动本身是一件喜悦的事情。工作、生活的任何当下,都可以作为一种修行。哪怕是机械乏味地重复同一个动作,都可以用来圆满自己的内心。

百丈禅师创立清规以来,便提倡“农禅并重”。如布袋和尚在稻田中插秧时,豁然开朗而吟出的禅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不止农务,扫地焚香,运水搬柴,都是“话头”。自古以来,在日常作务中开悟的“扫地僧”比比皆是。如《五灯会元》中仰山与沩山二位禅师在扫地时充满机锋的对话:“仰山扫地次。沩山问:‘尘非扫得,空不自生,如何是尘非扫得?仰扫地一下。沩曰:‘如何是空不自生?仰指自身,又指沩。沩曰:‘尘非扫得,空不自生。离此二途,又作么生?仰又扫地一下,又指自身,并指沩。”

更有禅师怀着这样的气魄:“衲僧家拈起扫帚,不但扫除一室尘垢,当使天上天下、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尘垢,祇消者把扫帚,一扫而尽目前。脱有不顾危亡底汉,道天上天下者许多尘垢,毕竟扫置何处?我便劈口与他一扫,令他向扫帚下瞥地去。”

在禅宗丛林里,修行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劳动,劳动即是修行——修行、劳动、生活,看似形式不同,内在目的却是一致的:为了心灵的觉悟,为了生命的圆满。因为拥有了终极的人生目标,所以每一个当下,都能和内心产生最直接而真实的联系;每一个当下,都能感到活着的价值和意义。这也许可以为企业家带来一些启示:只有为企业注入终极追求,让所有发展行为都会归于人的内心,也許,才能铸就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让精神生命与物质利益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的优秀企业。正如英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1911-1977)在《小的是美好的》中所说:“把商品看得重于人,把消费看得重于创造活动,这是真理的颠倒。”

在任何时候,“人”都是价值的源泉,也是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丛林中丛林禅师
丛林之歌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
一个苦者对禅师说
丛林大作战
丛林中的爱沙尼亚狙击手
抑郁≠抑郁症
一起去丛林露营吧
丛林中的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