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梳理
2018-09-01梅小祥
梅小祥
随着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难度的加深,降低了初中生对阅读理解的学习兴趣,而阅读理解又是初中语文的重要模块。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对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的相关分析,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解题技巧,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旨在为我国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接下来本文将介绍以下几种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首先要学会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相关要求。在读题目过程中,要认真分析题目,掌握题目要领,结合题目要求进行阅读,把握阅读速度,提高答案的准确性。此外,初中生在做阅读理解过程中,也要抓住题目的关键字,根据这些关键字进行相关信息搜索。
比如,在阅读《背影》时,学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文中父亲戴着黑色小帽,穿着黑色的大马褂,深青布的棉袍,而“我”穿的则是父亲给制作的皮大衣,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应该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找到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即“我”与父亲穿着的对比,通过这些信息进行仔细阅读,搜索与题目有关的内容,并组织好语言进行作答。
二、通篇阅读,抓住中心
在明确阅读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通篇阅读,找到文章的中心内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顺序法”和“逆序法”对文章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在对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文章的中心主旨,重点阅读文章的首段和末段以及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从而理解文章的内涵。理顺文章设计思路,明确材料的中心思想。
比如在阅读《背影》时,学生可以进行通篇阅读,了解文章一共有9个自然段,抓住文章中心,即作者想要表达父母对子女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也体现出作者对父母的感恩之情。通过对文章的通篇阅读,让学生学会感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孝顺自己的父母。
三、结合中心,挖掘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相关习题发散性思维比较强,题目设计也比较开放,学生在做阅读理解过程当中,要抓住文章核心内容,围绕文章主旨,结合相关题目要求,将文章与题目进行紧密联系,在解答过程中不能脱离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但是要注意不能有悖于事实。
此外,初中生在答题过程中,也要善于发现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结合文章中心,对答案进行推敲,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不要在语言表达方面丢分,切记不要写错别字。在《背影》中,作者两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重点阅读与“两次流泪”有关的内容,了解作者流泪的场合及流泪背景,之后结合文章中心,理清思路,挖掘答案,组织语言,进行解答。
作者第一次流泪是因为在困境当中,父亲对作者的关心,让作者十分感动,所以作者才会流泪,而第二次流泪是因为与父亲分别,作者想念父亲,不知道何时才会与父亲再见面,又想到了以后的艰辛生活,种种原因让作者留下了眼泪。
四、善于记录阅读笔记
学生对阅读笔记记录的过程就是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与理解的过程。记录阅读笔记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它需要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找到最精彩的内容并记录下来,同时也要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阅读,再加上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长期发展,学生就能够在笔记的大量积累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阅读材料,弥补记忆的不足之处。在记录阅读笔记时,对于精读的书而言,须要用笔记本记录,对于浏览的书而言,须要用活页纸进行记录,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分类整理,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五、阅读理解中修辞手法的解题技巧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而言,命题人都会出一些与修辞手法有关的习题,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其中,比喻能够把复杂的内容进行具体化,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一般是将物赋予人的某些特征,比如“太阳公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学生可以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对描述的事物产生特定情感,从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夸张而言,主要是衬托文章的气氛,让学生对事物展开丰富的联想;排比一般会起到突出文章主旨的作用,增加作者的写作情感;设问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文章结构;反问主要是增加语气,提升文章的渲染力。
因此,在做阅读理解时,如果遇到与修辞手法有关的题,或者是阅读材料中出现了相关的修辞手法,学生可以在掌握修辞手法特点及作用的基础上,紧扣文章主旨进行答题,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掌握知识的能力进行合理分配阅读任务,并对相关解题技巧进行不断探索,找到符合學生们的解题技巧之后,将他们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阅读理解解题的能力,让他们充分运用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大丰区城东实验初级中学(2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