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α-酮酸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微炎性状态的调控作用观察

2018-09-01孙怀鑫张苏华

安徽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腹膜复方营养

孙怀鑫,张苏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江苏 苏州 215028)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干预方式之一,因其可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等优势已成为优选方案,研究认为其较血液透析对患者预后的改善效果更好[1]。但近年腹膜透析所致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引起临床重视。国外研究报道有近半数的腹膜透析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2],而营养缺陷可直接导致患者耐受度下降,严重影响预后,这一风险在老年患者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近年有研究认为微炎性状态是导致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而寻求微炎症因子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并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对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改善有重要意义[3]。复方α-酮酸是由多种氨基酸成分组成的复方制剂,多用于慢性肾病患者辅助治疗,目前有关其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微炎性状态的影响较少。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40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复方α-酮酸辅助干预后患者微炎性状态的变化情况,并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评估,以期为复方α-酮酸用于老年腹膜透析辅助干预提供更多可靠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40例行规律性腹膜透析的老年患者为研究样本,纳入标准:(1)腹膜透析时间均≥3个月,操作参考的《维持性腹膜透析共识》[4];(2)年龄≥65岁;(3)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已知药物相关过敏史;(2)伴有严重心、肝等严重内科疾病或明确感染、手术等合并因素;(3)不能按时用药,依从性较差或拒绝参与本研究者。将上述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20)例。两组性别、年龄、腹膜透析时间等基线资料均衡性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取非卧床腹膜透析,透析液含钙、钠、钾、镁、氯、盐酸氢盐,浓度分别为1.50、140.00、2.00、0.25、96.00、35.00 mmol·L-1,2 000 mL腹膜液/周期,3~5次/天交换液,根据《维持性腹膜透析共识》[4]将Kt/V控制在1.5~1.7/周以上,肌酐清除率(Ccr) 40~50 L·周-1·1.73 m-2,两组患者均采取控压、纠正贫血、调节钙磷代谢等常规干预,血压≥140/90 mmHg给予倍他乐克等控压药物干预,必要时给予碳酸氢钠片纠正酸中毒。观察组在以上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复方α-酮酸片(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00920),每片0.63 g,3次/天,持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3月后临床疗效,参考《肾脏病学》[5],显效:①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②内生肌酐清除率上升≥30%,③血肌酐下降≥30%,满足①+②或①+③为达标。有效:①症状改善,②内生肌酐清除率上升≥20%,③血肌酐下降≥20%,满足①+②或①+③为达标。无效:未达以上标准。(2)比较两组入院即刻(治疗前)与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微炎性状态相关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的表达情况;(3)比较两组入院即刻(治疗前)与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营养状态变化情况,包括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转铁蛋白(TRF)水平及全面主观营养评定法(SGA)评分,SGA评分包括合并症、生理功能改变、进食量等指标,采用五级评分法,对应1~5分,分数越高表示营养状况越差;(4)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营养状态与微炎性状态的相关性。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性校正χ2=2.294,P=0.130)。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治疗前后微炎性状态比较治疗后观察组Hs-CRP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微炎性状态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3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比较观察组治疗后PA、ALB、HGB均显著上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SG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微炎性状态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分析将SGA评分作为因变量,设定Hs-CRP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性分析,Hs-CRP与SGA评分r=-0.722,P=0.000,两者负相关,即Hs-CRP值越高,SGA评分越低。

3 讨论

3.1老年腹膜透析对微炎性状态的影响腹膜透析用于肾病治疗的疗效已得到临床认可,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终末期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性状态,表现为炎性细胞因子及炎性蛋白出现轻度上升,但非全身性炎性反应[6]。微炎性状态有隐匿性和持续性,但研究证实Hs-CRP对于微炎性状态有较高的敏感性。Hs-CRP是公认反应体内炎性程度的可靠指标,具有半衰期短、上升幅度明确以及反应快等特点,与患者体内微炎性状态有良好的相关性。微炎性状态的发生机制主要因腹膜透析患者肠道内毒素、化学物质等促进炎症代谢产物发生潴留,另外在腹膜透析中应用腹膜透析液对腹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且老年透析患者因机体功能的衰退及营养状态不佳容易导致感染风险上升[7]。

3.2微炎性状态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营养不良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且对患者预后有较大的不良影响,严重可致死。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多表现为蛋白摄入异常,此类可通饮食管理和强化营养改善,另外一种可能与微炎性状态相关,且此种类型以单纯营养干预难以纠正[8]。本次研究中所选患者均有规律的腹膜透析,且基础干预方案相同,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发生的因素。而SGA评分通过体征、脂肪厚度等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具有便捷性与适用性等特点。本次结果显示将SGA评分作为因变量,炎症因子Hs-CRP为自变量,结果呈负相关关系,即患者体内微炎性状态的程度直接影响营养状态,证实两者的相关性。任克军等[9]对50例腹膜透析患者及2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者营养及微炎性状态存在相关性,微炎性状态可能参与营养不良的发生及发展。陈伟等[10]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性状态及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微炎性状态及及营养状态在不同干预后的变化有良好的一致性,与本研究相符。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比较

3.3复方α-酮酸的增效作用本次研究对观察组另外采取复方α-酮酸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方α-酮酸内含多种氨基酸成分,且此类氨基酸无法由人体生成,需依靠食物补充,氨基酸成分可促进蛋白合成,降低蛋白的分解率,并可促进胰岛素释放,因此可用于疾病的辅助治疗。汪嘉莉等[11]认为复方α-酮酸可降低血磷、血钙磷乘积水平,可用于慢性肾脏病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李岩、付明[12]研究显示复方α-酮酸治疗慢性肾衰竭可延缓病理进展进程,有良好的辅助增效作用。本次研究两组疗效虽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但考虑样本量较小等抽样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复方α-酮酸作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辅助治疗仍有较高的可行性。

3.4复方α-酮酸对微炎性状态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各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表示其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王亚莉、王建生[13]亦证实复方α-酮酸可调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体内炎症介质表达。奚敏慧等[14]对84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采取复方α-酮酸治疗,结果显示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明显降低,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复方α-酮酸内含1种羟代氨基酸钙、酮代氨基酸钙及多种氨基酸成分,可促进尿素循环,口服后与血中尿素氮结合形成必需氨基酸成分,从而降低尿蛋白排泄量,从而促进营养指标改善[15-16]。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营养状态改善,PA、ALB、HGB均显著上升,表示复方α-酮酸还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间接证实微炎性状态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而降低炎性因子表达可能是复方α-酮酸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机制之一。

综上,本次研究证实复方α-酮酸可改善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体内微炎性状态,并可促进营养状态好转,而微炎性状态与营养状态在用药前后的变化有良好一致性。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如样本量较小可能导致部分数据分析结果误差,且相关性分析方面将SGA评分作为因变量可能因SGA评分操作过程中存在医师主观性的影响,因此将其作为营养状态的代表性指标仍有待商榷,还需今后开展相关研究以获得复方α-酮酸使临床获益的更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腹膜复方营养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复方α-酮酸片配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蔬菜与营养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