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诊断意义分析
2018-09-01王晓明郭平殷剑钱希铭
王晓明,郭平,殷剑, 钱希铭
(1.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62;2.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好发于成年女性,早期以肝内小胆管炎性损伤为主要病变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目前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抗线粒体抗体(AMA)、碱性磷酸酶(ALP)及病理穿刺,但是病理穿刺患者往往不愿意做,而PBC中存在一定比例AMA阴性患者,因此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急需发现新的诊断指标用于临床诊断。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改变在多种疾病的预后判断和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Fan等[2]和Huang等[3]分别评价了原发性肝癌患者化疗后的NLR变化,发现治疗前NLR的水平在疗效判断方面具有独立预测价值。但是关于NLR在PBC中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拟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及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PBC初次确诊患者28例,年龄(57.1±6.3)岁,其中男12例,女16例。PBC诊断标准为[4]:(1)ALP持续升高超过6个月;(2)AMA阳性;(3)肝组织病理发现汇管区炎性浸润或小胆管破坏。满足以上三项中的任意两项即可诊断为PBC。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炎患者;疾病对照组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50例,年龄(54.3±7.5)岁,其中男21例,女29例,慢性肝炎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5]。正常对照组(HC)为健康体检者39例,年龄(56.2±6.8)岁,其中男15例,女24例。本研究经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和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检测方法患者初次就诊清晨取空腹静脉血,EDTA-K3抗凝,希森美康(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生化检测:4 000 r·min-1离心5 min,收集血清,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分别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
2 结果
2.1各组患者基本资料各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表1所示:PBC组与对照组比较NLR、RDW、PDW、ALT、AST、GGT、ALP均显著升高(P<0.001);PBC组与CHB组比较NL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ALP和GGT也高于CHB组(P值分别为<0.001和0.008),而ALT和AST较CHB组则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01、0.009)。
表1 各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注:A、B、C为各组NLR与RDW分析结果;D、E、F为各组TBIL与ALT相关性分析结果;G、H、I为各组TBIL与AST相关性分析结果
图1各组NLR与RDW、TBIL与ALT和AST相关性结果
2.2NLR与各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将NLR与各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PBC组NLR与RDW呈显著正相关(r=0.50,P=0.007),与CHB组和HC组均无显著相关性(CHB:r=0.068,P=0.640; HC:r=-0.070,P=0.673)。PBC组TBIL与ALT、AST呈显著正相关关系(ALT:r=0.567,P=0.002; AST:r=0.609,P=0.001); CHB组TBIL与ALT呈正相关(r=0.294,P=0.038),与AST无显著相关性(r=0.273,P=0.055);HC组TBIL与ALT、AST均无明显相关(ALT:r=-0.092,P=0.578; AST:r=-0.084,P=0.611)。各组NLR与其他血液及生化指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
2.3ROC曲线分析结果利用ROC曲线分析NLR在PBC、CHB中的诊断价值,以及鉴别诊断意义。结果如图2所示:NLR在PBC-HC组的曲线下面积为AUC(95%CI)=0.760 (0.636~0.883),P<0.001;CHB-HC组的曲线下面积为AUC(95%CI)=0.608(0.490~0.726),P=0.082;PBC-CHB组曲线下面积为AUC(95%CI)=0.680 (0.547~0.813),P=0.009。
3 讨论
通过分析各组患者外周血血常规和肝功能各项指标,发现PBC组NLR较CHB组显著升高,而且PBC组NLR与RDW呈正相关关系,但是CHB组无此相关性。众多研究表明NLR是肿瘤、心血管疾病、感染等疾病的独立预后判断指标[6-7]。NLR在PBC组的升高可能说明其与PBC的炎症微环境存在相关性。PBC是一种以自身免疫炎性反应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肝炎[8]。患者肝内汇管区出现大量的单个核细胞浸润,这些细胞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具体比值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但是我们推测外周血NLR可能与PBC的炎性反应存在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NLR与RDW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已经证明PBC患者中RDW与Mayo危险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RDW与PBC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9]。由此可见,NLR同样具有对PBC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的潜在应用价值。
图2 各组患者NLR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对于PBC患者而言,其病理改变早期为小胆管炎性破坏出现胆汁淤积,随着病程的进展出现桥接样坏死,最终出现纤维化和肝硬化,因此患者ALP和GGT会有明显的升高[10]。本研究发现PBC患者ALP和GGT较CHB组均升高,且高于HC组,这说明PBC患者的胆汁淤积情况较病毒性肝炎明显加剧。但是我们没有发现NLR与ALP和GGT存在相关性,这说明NLR与PBC患者胆汁淤积的情况并无明显的联系,但是否与其他病理改变存在相关性我们无法判断,需要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NLR在PBC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而且在PBC和CHB的鉴别诊断中似乎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在CHB中没有明显的诊断意义。PBC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免疫损伤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近年来研究发现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均在患者肝内病理损伤过程中发挥免疫调节或直接的破坏作用[11]。我们的研究发现NLR升高,但是主要表现为外周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和淋巴细胞总数的下降,这可能与PBC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有关,但确切的机制并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