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及其方法研究

2018-08-31魏俊丽

西部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隐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魏俊丽

摘 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重要方式,但在高校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显性教育占据主导地位,隐性教育的功能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单一的显性教育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对隐性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的分析,阐述了隐性教育的方式方法,为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教育 方法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新时期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过多地强调显性教育的方式,而忽视了隐性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大学生对个性的不断追求和价值取向的多元,隐性教育更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就必须对隐性教育及其方法有一个准确地认识。

一、隐性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隐性教育的内涵。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著作《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并得到教育界的认可。后来隐性课程由校内扩展到校外,隐性课程也提升为隐性教育。隐性教育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不直接向被教育者提出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而是通过潜藏的教育因素,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手段对学生的知识、行为、情感能力产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合及其动态的传递方式的教育。可以看出,隐性教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在课堂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方式,隐性教育是通过借助生活中各种载体对大学生起到思想教化的作用,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隐性教育的特征。1.教育内容的隐蔽性。现今部分大学生认为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实际生活中是没有太多作用,反而是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束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抱有一种排斥的心理。隐性教育则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隐性教育通过把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相融合,进而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并且不被教育对象所察觉,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校园生活占据着大学生生活的主要部分,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思想品德和行为方式。另外在教育者所提供的隐性教育的情况之下,受教育者可以充分根据自己的情感需求,选择那些符合自己需求的教育信息,这样就能够唤起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从而个体就很容易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2.教育方式的间接性。现代思想教育学认为,人的思想存在一种“自身免疫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当外界思想与人原有的思想观念发生冲突之时,人会本能地阻止外界思想的“入侵”。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在隐性教育中,教育者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向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受教育者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进入教育者所创设的教育环境中,自觉地接受教育内容。3.教育效果的持久性。大学生在接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态,大学生往往迫于考试的压力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形成所发挥的作用就微乎其微。隐性教育由于其教育内容的隐蔽性和教育方式的间接性,使学生能够主动的、积极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影响會顺其自然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外化为自己的行动,这种思想一经形成,就会产生长远的教育效应。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开展什么方式的教育,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前提。校园作为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要努力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高尚品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加强对学生的隐性教育,重视良好的校园环境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学生就会受到积极的正能量的熏陶,使隐性教育得到更好的开展。

(二)积极发挥教师的作用。加强隐性教育,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在隐性教育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一言一行和自身素质对学生发挥着榜样示范的作用。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健全师德师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广大教师要坚持言传与身教的统一,以自己的切实行动来感染和教育每一位学生。同时教师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更加自觉主动,才可以进一步的进行理性思考。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某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差或其他因素而对其有偏见,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教育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三)“显隐”集合取长补短。我们提倡隐性教育这种新的教育方式,不是全盘放弃和否定传统的显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高校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显性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隐性教育则是显性教育的重要补充。我们不能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割裂开来,既要避免以前那种重显性教育而轻隐性教育的做法,也不能陷入只重视隐性教育的误区,而是要实现两者的自由切换和高度融合,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与优势,取长补短,提高两者之间的协调能力,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寓教于乐,讲求针对性,注重综合性,追求创造性,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真正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 彭小兰,童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四个维度[J].江汉论坛,2009(3).

[2] 郑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09(6).

[3] 金晓萌,曹军.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2).

[4] 白显良.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定位[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3).

猜你喜欢

隐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