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史视野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探究

2018-08-31孟玲洲

西部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意识形态

孟玲洲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对新时代大学生深刻理解近现代的中国历史、增强“四个自信”具有重大意义。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一方面不满足于教材凝练化的总结,另一方面受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的影响,对近现代史一些重大问题产生困惑。检视近年来社会史视野下革命史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成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可以从中汲取营养,以推动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社会史视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意识形态

主题 主线

作为一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开设加深了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理解与认识,增强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过,实际的教学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对课程讲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满足于课本凝练化的革命史叙述,希望能接触更加丰富的革命历史。其次,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生接触信息的主体性日益凸显,渠道日益多元,即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受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进而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困惑。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积极进行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方法更加丰富。但是也应该警惕避免将教学方法创新当成课程改革的目的,追求新奇甚至怪异来吸引学生眼球,而消解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偏离改革目的。[1]因此,思政课改革应将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当前,在近代中国革命史研究中,兴起了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史研究。检视其理念方法与学术观点,尝试将之运用于课堂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解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具有积极意义。

一、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史研究

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史研究是近几年革命史研究领域的新突破,是采用新的研究理念和方法对革命史研究的深化。关于其研究理念和方法,学界进行了系统缜密的阐述。

对于以往的革命史研究模式和一些认识的不足,学界认为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从内容来看,传统革命史研究更多聚焦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但忽视了与革命息息相关的内容更为丰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从书写范式来看,传统革命史研究往往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胜利从历史必然性角度作线性解释,认为革命的胜利具有必然性,革命为什么成功是早已解决了的问题,有待解决的问题只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制定正确的方略和路线以赢得胜利。此种思维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单一的“政策—效果”模式,将充满复杂性、艰巨性的中国共产党革命进程简单化甚至神话化。譬如,在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农民的关系中,基本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演变、农民接受并获得利益、革命积极性提高的三步曲,共产党与民众之间就是单向的“挥手”和“跟随”的关系。这种认识忽略了农民参加革命的主体性,忽略了共产党遇到的困难、障碍,将一道革命难题变得不费吹灰之力,将中国共产党革命神话化了,进而大大遮蔽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实际上贬低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2]

因此,要实现中国革命史研究的真正突破,必须寻求研究思维的转换和视角的创新。对此问题,学界提出了多个新角度。其中,第一个角度是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与中国乡村史的连接。将中国共产党革命纳入乡村史范畴,避免就中国共产党革命论中国共产党革命,从而真正理解革命的起源与变迁。第二个角度是强调基层社会和普通民众的主体性。不能将他们视为完全被动的角色,应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从人的情感和需求出发,来考察中国共产党革命复杂艰巨的历史进程。第三个角度是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中国共产党基层政权与基层社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既有融合与转换,也有排斥与冲突,因此形成了相当复杂的革命面相。[2][3]

从社会史的角度,将革命与社会结合起来,考察革命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革命的起源、发展,即社会是如何引发、影响着革命及其进程,同时还要分析革命对社会的影响,面对革命时社会的反应等。这样把革命的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呈现出来,真正证明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这种新的研究理念、方法对于近代革命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二、新的革命史研究理念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基调”。[4](P9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革命史线索统领篇章结构,呈现出近代中国革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由中国的革命政党推动的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旋律。”[5](P64)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問题,必须带领学生联系近代中国社会,思考社会大环境中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要使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革命是如何发生的,讲清楚近代中国革命的起源问题。

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接触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如“告别革命”论故意夸大改良而贬损革命,随意解构历史,把近代的革命归结为制造社会动荡、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力量。[6]我们认为,当近代中国历史走向导致革命已然发生,需要思索的问题应当是革命为什么发生,而非革命应不应该发生。关于近代中国革命的起源,应当将此问题放入近代中国历史的脉络中加以把握。面对不断遭遇的外侵和随之而来的民族危机,先后有农民阶级、统治阶级、资产阶级的起义与改良,但都失败了。八国联军侵华刺激了清政府再次改良自救。但颇具吊轨意味的是,新政推动了革命。新政何以把清政府所依赖的社会力量推向了革命的一面?辛亥革命的失败,除了帝国主义干涉以及资产阶级的软弱之外,其社会因素是什么,民众是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在此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洪流中,马克思主义何以在众多流行的“主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与中国的工农民众相结合的?国民大革命时期,为什么说国民党背叛了“革命”?要理解中国革命的起源和发展,必须从社会与革命互动的视野讲清楚这些问题。

第二、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革命为什么能赢得人民的支持,走向胜利。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根据地,农民对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态度是什么,农民何以支持中国共产党革命?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农民、农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期间经历了怎样的曲折与探索?如何联系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讲解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讲清楚这些问题有益于学生深化对党的历史的认识,更加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提高党性觉悟,增强理想信念。

第三、密切关注学术和思想动态,在革命史研究的学术史和思想史脉络中把握历史的脉搏。

对革命价值的否定,对历史事件的篡改、曲解,对革命历史人物的丑化等,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突出表现,譬如以清末新政否定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地位与作用的质疑,对游击战“游而不击”的攻击,对狼牙山五壮士等的质疑与抹黑,以改革开放否定三大改造等等。对此,必须在课堂上发出正确的声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反击历史虚无主义,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历史分析方法。譬如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习近平指出,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对于革命领袖,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7]另一方面,要敢于直面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攻击和抹黑,在综合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将革命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结合起来,将学生带回到历史现场,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给学生讲清楚历史的来龙去脉和事情原委,从当时的历史场景理解革命的形态、曲折与复杂,特别是革命所遇到的“难题”,进而可以提高回应质疑与诽谤的效果。

三、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史研究是对传统革命史书写的完善和发展,目的是为了呈现近代中国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以证明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伟大和成功之处。将新的革命史研究的理念与成果运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

将新的革命史研究的理念与成果运用到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展现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复杂性,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化对革命的理解有积极意义。但涉及到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应时刻牢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性质,突出思想性、理论性、导向性。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期,可塑性非常强,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从事思政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认知和思想的引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第二、必须牢牢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即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教材明确指出:“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8](P导言)围绕这个主题和这条主线,中国人民在历史的洪流中做出了四大选择。这种宏大叙事式的书写有利于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和理解,是十分必要的。新的革命史研究理念和方法主张在宏大叙事下,回到历史现场,复原近代中国革命的曲折性、复杂性、艰巨性,有助于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书写的完善,以实实在在的历史印证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困难、成功与伟大。因此,丰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主题和主线展开,服务于主题和主线,不能陷入故事会式的教学极端,避免教学内容的碎片化。

第三、发挥思政课中学生主体性。

提高思政课教學效果,应当遵从大学生成长规律,特别是思想认知的发展规律。需要转变以往教师主讲、学生“被学习”的模式,建构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机制。一是注重问题意识下的课前预习与课中探究。采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在课前发布预习问题及课程材料,由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通过教学软件提交思考心得,以便了解学生学习基础。课中围绕关键和核心问题,进行讲授,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引导。二是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学术调研与社会调研两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学术调研围绕感兴趣的问题,梳理学界研究进展,提出见解。社会调研采取走访革命历史遗迹、访谈历史经历者等形式,以历史场景再现的方式形塑学生认知。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提交书面报告,教师根据实践效果对学生进行二次引导,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论认知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 柴艳萍.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再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

[2] 李金铮.向“新革命史”转型:中共革命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突破[J].中共党史研究,2010(1).

[3] 李金铮. 再议“新革命史”的理念与方法[J].中共党史研究,2016(11).

[4] 费正清.观察中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人物说史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树立唯物史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