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知识生态系统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研究
2018-08-31余长春程怡程月明
余长春 程怡 程月明
摘 要: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和大国工匠时代,为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尤为迫切。实践创新能力与职业知识生态系统存在职业知识创新、职业知识应用、职业知识价值及职业知识网络四大交集。创设职业知识生态节点,构建“能力导向,实践化、价值化和网络化”的职业知识生态系统,是促进大学生职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然逻辑。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职业知识生态系统;高等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余长春(1974-),男,江西万年人,南昌航空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服务管理与创新创业教育;程怡(1994-),女,江西南昌人,东华理工大学16级会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与财务管理;程月明(1970-),男,江西余干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与企业发展。
基金项目:2015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考量”(编号:15YB57),主持人:余长春;2014年江西省研究生教改项目“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风格研究”(编号:JXYJG-2014-120),主持人:余长春;2017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MBA研究生管理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江西省高校为例(编号:17YB132)”,主持人:程月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5-0161-06
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亦指出,应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017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
实践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无论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本科教育,还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均把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或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改革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强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着力点。
2016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首份《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指出:“高校双创教育严重缺失,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均有待增强。”钱学森先生曾指出:“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这种模式说到底就是实践创新。”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与制约?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还是创新和科研机制落后?诸如此类的问题值得深入探索。高校是知识传播及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与集散中心,是知识生产、知识发现、知识传播、知识分解和知识创新的自然逻辑展开,具有职业知识生态系统的本质属性。构建职业知识生态系统,推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应然逻辑。
一、实践创新能力的职业知识生态系统属性
美国学者乔治·珀尔认为,职业知识生态主要研究利益极大化条件下组织如何创造、整合、共享和使用知识,它是知识管理的高级形态。在职业知识的学习与转化运用的角度,大学生实践创新的培养与职业知识生态系统存在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价值增值和知识网络化四个交集,具有共同属性。
(一)职业知识创新交集
实践创新能力是指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具有的突破性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它能使实践主体在探索未知领域时产生新知新识[1]。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现实表现,是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创新与创造、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多个概念在新时期高等教育理论上的重构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就是通过一定条件下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形成的有可能创造新价值成果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以及心理和行为准备的过程。对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职业知识创新问题:具备前瞻性,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和市场变化,瞄准知识及科技前沿进行培育。有关于此,陶行知先生于1919年就曾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
职业知识生态系统是实现知识生产、分解、传递与消费的循环往复体系,这个循环过程本质就是一个永续的创新过程,要么是知识创新,要么是技术或商业模式革新,它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同样的创新特性。
(二)职业知识应用交集
2004的《创新美国》报告中指出,“创新就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方法和新服务”。萨缪尔森(1976)把创新看作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进行组合运用的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表明,创新是在实践中的创新,思维及精神层面的创新亦须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与修正,否则便是空洞无物、毫无根据及价值的。“实践创新能力”亦为实践能力,是近年来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实践创新能力归属于实践能力范畴,属于实践能力的基本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三个层次中最高层次,或者说是实践能力达到高级阶段的集中表现[2]。实践创新能力是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具有的突破性的实践能力,它能使实践主体对已知领域产生破旧立新的真知,并能把这新知新识予以表达或予以实践性操作过程之中[3]。对于大学生而言,实践创新能力是运用已经积累的丰富知识、通过自己不断的探索研究、在头脑中形成独创性的思维、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需要多样化的知识才能获得健全的人格。知识类别有多种,诸如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实用知识与学术知识等。然而,它们的来源却存在着差异。臂如,显性知识与学术性知识更多地来源于课堂传授及理论学习,而隐性知识实用知识更多地来源于实验实训及实践人士的现身说法。对知识的传墦者教师而言,其知識的来源也离不开校外产业以及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学习实践。
实践创新教育遵循文化传承→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模拟演练→实践运用的基本规律。构建高校知识生态系统,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弥补自身知识实践应用的不足、扩大知识获取及应用边界,“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都是职业知识生态系统的表现形式,职业知识应用是职业知识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节点和重要特性。
(三)职业知识增值交集
熊彼特创新理论指出,创新的经济效用的关键在于市场化、商业化,进而获得超额利润。创新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4]。创新必须考虑经济价值,其终极目标是将知识与技术投入到社会生产实践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社会财富增值。创新能力是新颖与价值的统一体,具有创造性的产品应该是既新奇,而且从某种外在的标准来看又是应有价值的[5]。有用性是衡量创新的重要维度,创造财富是创新的本质要求与价值所在。正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指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进行创新性劳动并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的人。衡量人才的重要尺度是对社会贡献度,对于实践创新型人才亦如此。只有能够用自身知识技能去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并促进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实践创新型人才。
对于职业知识生态系统而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知识与经验交流来促进知识、商业及社会等方面价值的创造,创造价值是职业知识生态的本质要求[3]。实践创新能力与职业知识生态系统在创造价值方面的要求是一致。
(四)职业知识网络交集
弗里曼的“国家创新系统观”认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社会各界人士和政府,都能成为创新的主体。因而在培养主体方面,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是高校单方面进行的知识与技术的线性转移,而是政府、企业、社会等机构与学校合力的结果。培育实践创新能力,应当系统整合各种力量。此外,在實践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方面,非智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折射出“知识泛化”特性,要求既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广泛涉猎非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国际视野、自学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实践创新型人才属于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复合体[6]。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培养主体结构都要求实践创新能力网络化生成机制的不可或缺性。
职业知识生态系统是由职业知识发现、职业知识生产、职业知识传播、职业知识消费与职业知识创新等活动构成的跨学科知识仓库,它的运作形态是职业知识生态网,这个生态网是由若干职业知识结点模块通过一定界面组合而成的职业知识价值体系,知识网、人际网和技术网各自成为系统的核心要素、主体要素及支撑要素。对于高校,其职业知识生态系统则呈“双网络”形态:高校内部各机构及人员组成的知识内网、以及高校与外部组织机构组成的知识外网,显然具有网络化的特性与效应[7]。2015年0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重点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这是对实践创新教育知识网络化特性的政策回应。
二、职业知识生态节点与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创新能力与职业知识生态系统共同具有创新性、应用性、价值性和网络化四大特性,无疑,打造职业知识生态系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要实现此目标,首先必须要使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所需的各类职业知识价值顺畅流转、交换,这是前提条件。如何达成?必须重塑职业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知识节点功能,克服“知识梗阻”,贯通“知识接口”,实现“点”“链”互动。“点”,即指知职业识生态系统节点;“链”,即指职业知识生态系统循环链。
(一)职业知识生态节点缺失与分割带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负面效应
“惯域式”人才培养模式,致使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缺陷:教育资源未能形成集聚效应,未能形成合力以集合发力。从这一点来讲,高校的主要症结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所需的职业知识生态节点分散、分割、断裂,支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职业知识载体(教师队伍)协同机制、职业知识资源共享机制和知识管理协同机制缺位。
职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典型的闭环结构为知识价值链,这条价值链外化为由职业知识生产、职业知识传递、职业知识消费、职业知识分解生态节点形成的职业知识流转轨迹,内化为职业知识在生态节点之间的转移并最终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而产生的职业知识价值增值效应。职业知识价值链生态节点的缺失、或者发生“知识梗阻”,都势必会导致职业知识运动轨迹断裂、职业知识价值增值效应中止或弱化。针对职业知识生态节点单方面细究下去,职业知识生产节点主要包括高校自身及科研中介机构,一旦职业知识生产节点与社会对实践创新能力的需求脱节,这个职业知识生态节点的功能就弱化甚至丧失了,因而很有必要以社会对实践创新能力的需求来进行知识生产,发挥职业知识生产节点在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应有作用;职业知识传递节点主要由政府和中介机构来承担,“政府失灵”或者中介机构缺失等原因,均会降低职业知识传递节点的功效,必须在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及社会需求四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知识传递机制;职业知识消费节点主要是企事业等用人单位,职业知识消费与职业知识生产不匹配,会导致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结构性失衡”等“知识供求”矛盾,应当通过建立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职业知识消费节点与职业知识生产节点之间的动态匹配机制来解决;职业知识分解节点主要由图书馆、科技文献机构和网络承担,与实践创新知识相对应的学科图书、文献资料的丰富程度与专业化程度牵制着实践创新知识分解,有必要建立学科体系完备的实践创新知识分解节点。
(二)职业知识生态系统生成促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出路
针对整个职业知识生态系统,它是由不同类种的职业知识生态节点构成的复合体,职业知识生态节点又由若干职业知识单元所组成。这些职业知识单元包括处于不同层次的职业知识生态个体、职业知识生态种群和职业知识生态群落所构成,具有职业知识生产、传递、消费和分解等功能[8]。职业知识生态种群通常基任务的职业知识团队,如基于教学任务或科研任务,师生、实业家等都可作为团队成员。职业知识生态群落是由大学职业知识生态种群所组成的复合体。职业知识生态种群和职业知识生态群落都具有知识生态个体的功能属性。不论是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组、专业团队、系部或学院,还是项目组、竞赛队伍,甚至是一个相关的QQ群和微信群,诸如之类都能构成不同类别的职业知识单元。复杂多样的职业知识单元及职业知识节点之间如何有效衔接?关键是创设它们之间的界面,即职业知识接口。“四通八达”的职业知识接口方能促进职业知识系统的生态演化,助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相对应的学科归属不具有单一性,相反,是由学科群所组成。无疑,一方面,决定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职业知识需求广泛而精深,它即要具有专业核心技能并可用于生產实践,又要具有系统的学科知识(人文、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有非智力性知识;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培养方式的跨学科知识融合性与跨培养主体的知识集聚性。因而,贯通“职业知识接口”,实现职业知识要素的互动与协同,是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必然逻辑。“职业知识接口”是教学系统、教育资源环境对接的实体和制度、策略与方法。其一,通过设立职业知识硬接口来激活教师与学生、教学设备与教育环境、教学政策与教学制度,实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资源协同共享;其二,应当创新职业知识软接口,实施系列策略方法,用以优化培养机制与师资结构,创新教学组织及教学内容的等改变教学系统的软接口,形成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9]。
概述之,职业知识生态系统关注的核心焦点是知识运动及变化。要成为一个职业知识生态系统,其前提条件具有流畅的知识创造、解释、分布、吸收和利用等知识运动状态。立足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通过各个生态节点来发挥培养功能,并使节点之间有效联结,让职业知识在职业知识生产者、职业知识传递者和职业知识消费者之间持续运动,由此将带来知识向更高级方向演化,推进职业知识生态循环升级。
三、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职业知识生态系统构建
创新性、应用性、价值性和网络化,彰显了实践创新能力与职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多元化表征,需要多样性、交叉化的职业知识生态系统来促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以能力为导向,以实践化、网络化和价值化为支撑”的职业知识生态系统,成为当然选择。
(一)能力导向的职业知识生态系统
学习和实践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知识转移逻辑理论指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遵循以下线路:知识提供者、知识警觉、知识获取、知识转化、知识关联、知识应用、知识外化、知识接受者[10]。职业知识转移逻辑理论为基于实践创新能力构建知识生态系统指出了基本思路与关键问题。其基本思路是,首先要提高职业知识提供者(教师、政府及企业等单位人员)的职业知识存量及职业知识分享意愿;其次要提升学生发现和获取职业知识的能力,而这通常要受到以往知识及认知能力的影响;再次要促进学生知识内化与关联,让其有使用、分析所获知识的条件并与自身的学习、就业或工作需求对接起来,以生产、提升职业知识;还次要创造丰富交流与协作环境促进学生成功运用职业知识并创造价值。最后应通过合适的机制(如校友会、校企协作机制)让学生积累的经验或者创造的职业知识回馈给高校以实现双方的利益与价值。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提高职业知识接受者的职业知识接受意愿和吸收能力。
(二)实践化的职业知识生态系统
实践化的职业知识生态系统应从职业知识生态链的生态节点入手,扩大职业知识实践主体、强化职业知识实践活动、优化职业知识实践环境。职业知识实践主体方面,系统整合构建知识生产主体(高校及科研院所等)、职业知识分解主体(图书馆及网络)、职业知识传递主体(政府、科研机构及中介机构)与职业知识消费主体(企事业单位),重点发挥政府在知识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是应有之义;职业知识实践活动方面,以职业知识服务实践活动和职业知识创新实践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企业真实或“逼真”的工作场景中学习,创新创业竞赛、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案例分析,诸如此类的知识应用性活动必须贴近实际,“真刀真枪”中“干”,避免流于形式,绝不放低要求;知识实践环境方面,优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和科技园等硬环境和创新创文化及制度等软环境,形成功能齐备的创新创业教学平台设施,形成利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和专业培养方案,形成推动实践创新教育深入的“双师”队伍,形成鼓励实践创新活动的文化与制度。
(三)协同化的职业知识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生物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系统[11]。职业知识生态系统是以职业知识资源、职业知识活动及职业知识环境所形成的知识协同系统。实践创新能力的素质要求是多样、全面的,既需要校内的知识,又需要校外的实践技能,既需要理论化的显性知识,也需要实践化的隐性知识,因而培育的主体是多样化的,呈现出协同培育状态。可以组建高校内外并举的协同网络[10]。在高校内部,重点做好“学科协同”、“专业协同”、“研教协同”、“课程协同”、“教务、团委与学工等机构的协同”五大文章,让二级学院的课程、专业、学科、系部,以及学校的职能机构通力合作,一体化培育实践创新能力;在高校外部,重点在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产业及企业等不同主体之间寻求拓展“知识接口”,形成“产教融合”、“政教融合”、“科教融合”、“研教融合”四大紧密的融合体,编织密切的协同网络。
(四)价值化的职业知识生态系统
职业知识生态系统由职业知识生态节点跨时空组合而成,并由职业知识人、职业知识和技术三要素组成的开放、动态、协同运行的网络[12],职业生态节点之间的交互联接机制是价值交换。职业知识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也是职业知识价值交换及传递过程。职业知识生态系统的持续运行,依靠的是通过知识运动产生知识价值的转移及升值(详见图1)。职业知识运动的桎梏、职业知识价值流的中断,均会致使职业知识生态系统的解体。
结合图1所示的职业知识生态系统的价值交换体系,可从职业知识价值的多维形成途径为切入点。人力资本理论视角,职业知识价值是职业知识、技能、经验、品质和管理才能的总和,职业知识存量的高低制约着实践创新能力的强弱。高校应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提升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存量。资源基础观视角,职业知识价值体现为关键技能和隐性知识、特别是动态的知识能力。高校应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授,以此提升实践创新的特有技能。社会资本视角,职业知识价值体现为关系资源网络,它包括微观及宏观两个层面,前者以关系的形式存在,主要指学缘和地缘;后者是高校外部的社会关系网络,包括政府、科研院所、知识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企业等组织。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编织关系网络能力的锻炼,提升大学生复制、整合和配置這些关系网络的能力。人本视角,知识价值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兴趣与认知能力、意志和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多维组合[13]。“非智力因素”是实践创新的“润滑剂”,是发挥高校职业知识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支撑。
在论述实践创新能力与职业知识生态系统的特性交集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通职业知识生态节点、构建职业知识生态系统、促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从职业知识生态系统的构成节点来看,为了有效发挥高校知识生态系统在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功能,需要科学设计协同界面,让职业知识生态节点的每个“知识接口”无缝对接,从面利于扩大知识协同的层次、提升知识价值化的效率、延伸知识实践化的深度。从职业知识生态系统运行状态来看,这个多样、交叉化的职业知识生态系统是否反映了实践创新能力所具有的创新性、应用性、价值性及网络性,否则这个系统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很难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高红,等.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14(1):56.
[2]Roxas B G,etal.Entrepreneurial Knowledge and Its Effects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Development of a Conceptual Framework[J].Asia-Pacific Social Science Reviwe, 2008,8(2):61.
[3]刘金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2016(13):43.
[4]程洪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5):76.
[5]严薇,袁云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9):62.
[6]刘卫东,余长春.本科人才培养的知识生态系统属性及运行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2):19.
[7]华中科技大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组.项目学习的评价——光电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体系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61.
[8]刘炜,马文聪,樊霞.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视角进步[J].科学学研究,2012,30(12):1861.
[9]柳欣,赵宇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系统动态规划控制研究——基于“知识接口”的新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19):28.
[10]马鸿佳,宋春华,毕强.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的多层级知识转移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4):16.
[11]Tansley A G.The Use and A Buse of Vegetational Concepts and Terms[J].Ecology,1935,16(3):307.
[12]张兄武.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4):37.
[13]周宁,等.从敏捷性视角谈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以北航案例中心为例[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5,8(2):173-185.
责任编辑 时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