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书时代的记忆
2018-08-30仇光楼
仇光楼
一天,经过东润影视城,忽然看到一个旧书摊,我不由地驻足翻阅了起来。其中,最吸睛的是小人书。虽然有大部分封面已经残缺,但是那微微发黄的封面给我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和温暖,勾起了我无尽的回忆。20世纪70年代初我的童年生活,最不能忘怀的是看小人书的件件经历。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精神严重“贫血”的年代,迅速成长急需“营养”的我,书包里除了语文、数学课本外,别无他物,能看上一本图文并茂、兴趣盎然的小人书,是小小的我梦寐以求的。
千方百计寻找小人书成了我和小伙伴们的渴望与挚爱。现在想来,我看的小人书,大致有以下几个来源:买书、换书、蹭书、租书等。每当得到一本小人书,我总会爱不释手,饭前饭后,课前课后,上学路上,田间地头,似乎都成了看小人书的天地。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书里,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说起来羞于见人,那时我自己仅买过3本小人书,它们是《战斗英雄任长伦》《渡江侦察记》《小兵张嘎》,都是靠我打酱油打来的。小时候到村里代销点打酱油买醋的活都是我的,剩下的几分钱,妈妈就会赏给我,但是我从不舍得买冰棍吃,都积攒起来买小人书,几年下来,于是才会拥有自己的这份“家产”。
当把自己的小人书翻了无数遍,背得滚瓜烂熟后,我便开始和同学交换着看。人多力量大,这时,我如鱼得水,看了更多的小人书,像《孙悟空大闹天宫》《刘胡兰》《武松打虎》《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些小人书以连环画的形式,惟妙惟肖地给我讲故事,给我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对我的三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对文学的爱好,也许是从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同时一本本小人书,也填补了我寂寞的童年时光,成为我美好的记忆宝藏。
庆幸的是邻家大伯是一位小学校长,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所以经常买小人书,家里收藏的小人书很多,起码有四五十本以上。放学后,我便待在他家“蹭书”,如《海港》《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等小人书都是在大伯家看完的。小人书虽小仅巴掌大,却藏着偌大的世界,像一叶扁舟载着小小的我,遨游在广阔的文学天空里。
忘不了到县城书摊看小人书的情形。周末,向妈妈要两毛钱,我会和路生、国庆一起跑到城里来看小人书。记得滕县城有三家小人书摊,分别在老一中门东、人民舞台门前和新星影院门旁。我们最喜欢去老一中门东那家,因为书摊的主人是一位50多岁慈祥的老人,对我們乡下的孩子极有耐心,而且有时会减免我们看书的租金。
书摊极其简陋,大多选在马路边的一个墙角,立一排书架,架子上摆满了小人书,外面用一条绳子拦住,绳子前随意摆上几条长凳或几个马扎。租赁的费用根据小人书新旧程度和厚薄而定。旧的,一分钱一本,或者二分钱三本。新出的大都在二分钱一本,厚一点的,即便再旧,也要二分钱一本。碰上多册本的,像《三国演义》,几十册一套,也是一分钱一本。当然如果一次性租赁,也会有优惠,便宜个一两分钱。
夕阳西下,该回家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与小人书告别了。一路上,我们意犹未尽,有说有笑,讨论着看过的情节,争辩着印象深刻的人物,兴冲冲回家里!
工作之后,有了时间也有了钱,但是小人书却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但是,我对小人书的兴趣不减,只要看到仍爱不释手。
难忘的是美好童年,童年里最色彩斑斓的回忆,就是一本本小人书!今天邂逅小人书,如旧友重逢。摩挲着那泛黄的书页,读着那经典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旧日捧读它们的时光,心底溢满了愉悦和幸福!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中中学?摇?摇?摇责任编辑:朱蕴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