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理论和实践研究

2018-08-30杜秀枝

新教师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

杜秀枝

【摘 要】在纵观国内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和评述。

【关键词】中小学生?摇?摇?摇学习主观幸福感?摇?摇?摇述评

学校学习是青少年成长中至为关键的一部分。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指出,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正处在形式运算阶段,他们可以运用抽象思维以及有步骤、有逻辑的方法来应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可见,认知因素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研究也表明,认知发展水平制约着个体学习的内容,决定个体的学习方式,影响学生学习的品质及其学习成败。然而,在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因素当中,不仅包括学习者的认知因素、智力差异、学习风格等影响因素,还有一些非智力的因素。我们知道,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群体,因为他们叛逆,容易与家长、教师产生冲突,容易经历极端情感体验且容易尝试危险行为。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少年处在“同一性危机”时期,他们需要找到个人的自我同一性,需要通过和家庭以及同学朋友在一起来寻求安慰和归属感。且也有研究認为,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其学业成绩之间呈正相关,互为因果,即自我概念影响学业成绩,学业成绩也影响着这自我概念。因此,针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因素,[1]心理学研究者也越来越关注非智力因素,比如:归因、控制点、焦虑等等。其中,学习主观幸福感是学生在适应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已有研究者们就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问题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概括和评述。

一、学习主观幸福感概念的界定

国际积极心理学领军者之一,被称为“幸福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约瑟夫杰出教授埃德·迪纳(Ed 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生活质量做出总体评价,前提是以自定的准则为评价标准。学习主观幸福感作为主观幸福感的特殊领域,是指学生对其学习活动做出的总体性评价,评价的结果也是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有学者认为学习主观幸福感可分为两个部分:认知和情感成分。认知是指学习满意度,即涉及个体所感受到的学习期望与学习成就是否吻合的问题,包含着个体对自己学习方方面面的满意度。情感成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中所体验到的情绪情感,它可以是积极情感,也可以是消极情感。[2]

二、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

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目前测量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工具较少,但都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主要工具有:(1)马颖、刘电芝的《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该量表采用五点计分,题目以正向题为主,包括两个分量表,在学习主观幸福感现状量表上,得分越高说明学生主观幸福感越高。在学习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量表上,得分越高表明该影响因素作用越大。[3](2)张艳琴的《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量表采用四点计分,共有16题。包括四个因素:希望学习成绩、环境鼓励、现有成绩感受、学习体验。[4]与之相似的研究有甘雄的《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他们包含相同的四个因素,但该量表采用六点计分方式,共21个项目。[5](3)陈洪岩的《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此量表采用四点计分,共25题,分为学习意愿、学习热情、学习体验三个维度。进一步信度检验显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总量表信度系数为0.805,三个维度所测的内容与总量表之间存在较高的一致性。[6](4)付丽丽的《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问卷》,该问卷包括自由满意、家长支持、学校环境、学习期望、同伴关系、学习压力、学习成绩七个维度。[7]

三、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一)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

在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上,宋灵青、刘儒德等人在《社会支持、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指出,初中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总体上比较高。[8]类似的研究还有,付丽丽采用整体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市87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说明中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比较满意,在学习中能够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绪。

但更多的研究者以中小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发现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普遍较低。比如:马颖,刘电芝(2005)指出: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处于低水平,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这与甘雄、朱从书的研究结果一致,他们以529名初中生为被试进行调查,发现:初中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普遍较低,在希望学习成绩、学习体验、环境激励、现有成绩感受这四个维度的得分依次降低。[9]陈洪岩(2007)以920名中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初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平均分总体上都较低,且各类学校由低到高依次为:非重点高中、重点高中、非重点初中、重点初中。朱建荣指出,苏州市560名高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极低的被试占13%,较低的被试占48.26%,说明苏州高中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较低。[10]

(二)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人口统计学变量、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尊、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等内外因素。对于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以下做简要的概括。

1. 人口统计学变量。 人口学变量主要涉及性别、年级、学校类型、学习成绩。在性别上,甘雄(2010)发现在现有成绩感受维度上,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张艳琴则认为男女生在学习主观幸福感方面无显著差异,这一研究结论与宋灵青(2010)、朱建荣(2008)、陈洪岩(2007)等人观点一致。以中学为例,有研究者发现,总体上,中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有由高到低的发展趋势,比如:付丽丽(2010)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在自变量年级上有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初一学生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学生主观幸福感总分最高。初二学生和高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初二最高。类似的研究还有马颖,刘电芝(2005),甘雄(2010),宋灵青、刘儒德(2010)。另有研究认为:高二、初二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最高。高中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初中生。在学校类型上,主要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重点学校的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高于非重点学校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马颖、刘电芝(2005)发现非重点学校的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更低(非重点学校得分3.26±0.76,重点学校得分3.08±0.74)。陈洪岩(2007)认为,重点学校在学习意愿和学习热情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重点学校,重点学校的学习幸福感比较高。宋灵青等(2010)指出,非重点学校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M=3.33,SD=0.04)显著低于重点学校(M=3.62,SD=0.05)。付丽丽(2010)认为重点学校学生相比职业学校学生获得更多的家长支持。在学业成绩上,学习成绩良好以上的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更高。

2. 社会支持。早有研究认为个体获得更多社会支持,其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更高;反之,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就下降(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同样的,研究者在探讨社会支持、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时,发现社会支持对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宋灵青、刘儒德,2010)。自我效能和学习观对学习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且在社会支持和学习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其中自我效能影响最大。同时,也有研究认为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因学习者学习价值观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幸福感水平由低到高为:权威取向、从众取向、工作取向、求知取向。

3. 父母教养方式。有研究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显著影响着学生主观幸福感,而进一步调查发现,父亲采用情感温暖理解型的教养方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越高,而父亲采用严厉惩罚、拒绝否认的方式,影响学生对现有成绩感受,学生也更难有提高学习成绩的想法;与此同时,母亲采用严厉惩罚、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也会影响学生对现有成绩的感受,学生难有积极的学习体验,对提高学习成绩感到无助。与此类似的研究认为,父母民主型的学习管教方式,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其次为专制型和冷漠型。

4. 其他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影响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因素是学习体验和现有成绩,间接因素是社会压力和希望学习成绩(马颖、刘电芝,2005)。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关注能预测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同样学习环境的改善是提升学习主观幸福感缺一不可的条件(陈洪岩,2007),班主任则在师生关系的协调以及班级环境的管理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有学者对班主任领导行为与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班主任亲和力、生活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

四、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评述

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多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测量工具的研究和编制较为缺乏,且目前不同学者编制的测量工具所测的内容及其维度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另一方面,缺少实验性研究。这方面有待发展。

在研究变量上,对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探讨面不够广,局限在人口统计学、社会支持、教养方式等方面,下一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到人格因素、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等方面。

在研究结论上,各学者的研究结果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这可能是研究者研究工具的不同造成,也可能是由被试的差异所致。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摇?摇?摇责任编辑:朱蕴茝)

参考文献:

[1]Self and Affect. Psychology Review:1987,94(3).

[2][6]陈洪岩. 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3]马颖,刘电芝. 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74-79.

[4]张艳琴. 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5]甘雄. 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J]. 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0):1190-1192。

[7]付丽丽. 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0.

[8]宋灵青,刘儒德,李玉环,高振华,李文君. 社会支持、学习观和自我效能对学习主观幸福感[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3):282-287.

[9]甘雄,朱从文. 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调查[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4):42-45.

[10]朱建荣. 班主任领导行为与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蘇州:苏州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
关于乐清市中小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思考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