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错例,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2018-08-30罗美花

新教师 2018年5期
关键词:工程队错例水渠

罗美花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它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以及行动与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如抄错、遗漏、算错)或不直接(如混淆、思路偏差)的错误。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利用错误、挖掘错误、善待错误、评赏错误,引导学生在纠错、改错中不断成长,发展思维,实现创新,不断发展与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一、善用错例,因势利导

错误是思维的源泉,学生的作业错误,暴露其在思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错误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教学资源,创设能诱发学生思维冲突的学习情境,并让学生在引导下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既可提高其对错误的免疫力,又可打开学生思路,使课堂变得灵动而精彩。

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部分学生由于受到2和5的倍数特征的影响,会得出“个位上是0、3、6、9的数就是3的倍数”的结论,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举例验证猜测。学生在验证探究过程中,对猜测的错误结论产生了新的思考,寻求新的出路,不断地积累数学思考经验。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有必要在课前多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反思、纠错的机会,对教学内容作灵活选择和有效的调整——增减内容或把教学内容提前(延后)等。这样学生在经历了错误、疑惑和思辨之后,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提高,所学知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内化提升。

二、挖掘错因,悟透本质

课堂上教师要认真倾听、敏于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错误,在众多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挖掘出有价值的错误作为教学的资源,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探寻“病根”,对症下药。

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下册“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时,笔者设计这么一道题:小强的妈妈榨了一杯果汁,小强先喝了30毫升,又倒进15毫升,现在有48毫升,这杯果汁原来有多少毫升?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出现了这样的解答算式:48+15-30。笔者不急着否定学生,而是引导他们:“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尝试画出思考的示意图吗?”有的学生综合应用已学解题策略,即畫图、列表、条件摘录等显示顺向变化过程,感知数量变化情况,凸显“顺推”策略的“有序”特征。在尊重学生个性化思考的同时,笔者启发他们进行逆向推想,发掘思考误区。学生在“顺推”和“倒推”的对比中,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下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使得策略意识逐步明朗化,提升思维品质。这样的教学,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自然学得积极主动、兴致盎然。

三、解析错理,发散思维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错误资源观”,善待错误。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引导学生洞察数学对象,发现隐藏的条件及因素,调整思维方向,修正思考路线,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发散思维。将错误化为成功阶梯,让课堂因此变得更精彩。

例如,在复习“小数除法”时,笔者设计了这道题:有两摞同样的纸。第一摞500张,厚4.7厘米;第二摞厚7.05厘米,有多少张?在学生独立解题后的交流汇报中,有学生说出:7.05—4.7=2.35(厘米),这时很多学生在消极的思维定势引导下提出了异议。“真的错了吗?2.35厘米表示什么呢?”在认知矛盾冲突情境中,笔者引导学生在问题涉及的广阔范围中思考,既抓住细节,又把握整体,创造了一种具有主动性、探究性的学习过程。经过质疑问难、小组合作,最后学生们达成了共识。题中说的是两摞同样的纸,2.35厘米是4.7厘米的一半,厚度多一半,纸也就多了一半,所以得出:7.05-4.7=2.35(厘米),500÷2=250(张),500+250=750(张)。这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但明晰了错误产生的原因,还培养了分析问题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养成了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的好习惯。

四、评赏错例,演绎精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的“错误”是挑战,更是教育智慧的折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欣赏与接纳错误,建立班级“容错文化”,捕捉和利用错误拓展学生认识范围,因势利导地让学生积极地思考与探究,倾听与评判,让思维“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例如,笔者提出这么一道题:甲工程队4天修了600米水渠,乙工程队每天比甲工程队少修20米。乙工程队平均每天修多少米水渠?学生解题时出现了以下的错误。

生1:600-20=580(米)。

生2:600×4=2400(米),2400-20=2380(米)。

生3:4×20=80(米),600-80=520(米)。

分析以上三种错误,可以看出部分学生语言理解能力不够,没有读懂题意。此时笔者让多个学生说出想法,无形中对比了原题,找出了错误的原因,还达成了共识:做题时需多读题目,理解题意后再列式计算。宽容得到了更大的信任,笔者顺势引导学生根据以上错误的算式改编题目,于是出现了以下三道精彩的文字题:1. 甲工程队每天修600米水渠,乙工程队每天比甲工程队少修20米水渠。乙工程队每天修多少米水渠?2. 甲工程队每天修600米水渠,修了4天,乙工程队比甲工程队少修20米水渠。乙工程队修了多少米水渠?3. 甲乙工程队一共修600米水渠,乙工程队每天修20米水渠,修了4天。剩余部分由甲工程队负责,甲工程队还要修多少米水渠?

笔者抓住学生的三个错误点,激励学生以此为起点,进行修正条件或问题的训练,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审视自己在做题中出现的错误。这不仅体现错题改正的价值,还不断锤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总之,错例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学生知识掌握的漏洞和教师知识教学的不足。对于错题,教师应迎“错”而上,站在数学价值的角度上重新审视它,发掘它内在的“闪光点”,用好错例资源,创设新的学习机会,从而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提供新的契机。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实验小学?摇?摇?摇责任编辑:黄彧修?摇?摇?摇王彬)

猜你喜欢

工程队错例水渠
关于“角”的错例分析
我夜晚沿着水渠而上
穿越时空的工程队
“多”与“少”错例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四错例
临时工棚里的年味
机器人工程队
输水渠防渗墙及基岩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
最重的工作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工程队建设及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