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法治·关注差异·彰显人文

2018-08-30蔡延焕

新教师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书书包上学

蔡延焕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从2017年秋季起在全国起始年级开始使用,并逐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正如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所强调的,此次国家组织专门力量统一编写义务教育三科教材,不是对原来教材编写出版方式的简单调整。如何理解和把握统编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内容框架及教材特点,对于我们一线教师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显得尤其重要。在此,笔者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为例,结合参加市里培训的一些体会,以及自身的一些教学实践,谈点个人的思考。

一、融合法治,适应时代要求

从原来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名称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意味着法治教育的加强、德育课程内容的丰富。但对于一线的品德教师难免有困惑。首先,法治教育对小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离他们的生活比较远,而且以往的法治教育总是摆脱不了这样的一个惯性思想:法律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法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显然,我们的惯性思想与小学生学情是形成冲突的。对于这个困惑,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执行主编高德胜作出了解释:义务教育阶段所进行的法治教育,是为了提高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法律素养,而不是为了培养法律专业的专门人才。既然法治教育是为了提高青少年作为公民的法律素养,那么法律观念与法律态度的培养就是第一位,法律知识的学习则是第二位。从国家的角度看,现阶段对法治教育的强调,与前一阶段对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國情教育的强调是一个逻辑贯穿下来的,不是用一个教育去否定、替代另一个教育,而是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反映。从学生成长需求的角度看,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治教育等都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无论少了哪一方面的教育都会出现问题。

纵观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哪里?可以说,规则教育是一年级上册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本册四个单元分别从自我—校园—家庭—自然的逻辑推进,从自我管理到投入社会生活,内容涉及校园规则、课堂规则、交通规则以及游戏规则等,从规则的约束引出法之严肃,从而促进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启蒙。从法治教育的角度看,规则意识可以说是“前法治教育”,之所以称之为“前法治教育”,既在于规则教育发生在儿童能够理解法律范畴之前,本身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治教育,又在于规则教育有法治教育意义,能够为后续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法治教育奠定基础。

二、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

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发展。过去北师大版教材内容较多侧重共同性,对学生甚至地区的差异研究不够。而统编教材却在细微之处彰显关注差异的教育思想。如第一课《开开心心上学去》之“爱新书,爱书包”中的第二幅情境绘本图,呈现看新书的情景:一名女生在新书封面上写名字,一名男生由于不认识书名而对着新书挠头发问,呈现了入学新生不同的学习起点。本环节旨在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照到不同层面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减少或者避免他们产生焦虑情绪。第二课《拉拉手,交朋友》中的副版绘本故事《交朋友》,前部分故事指向一些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不敢主动与人交往等问题,旨在引导教师要关注到班级里个别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侧重指导这些学生学会与新同学交往,形成对新环境的认同感与喜悦感,从而获得积极愉快的心理情绪。第五课《我们的校园》之“我最喜欢的地方”中的小主持人的提问:“你喜欢哪些地方呢?”此问在教材中占的篇幅很小,但在教学中占的比重很大。只有对这一开放性话题展开充分交流,学生关于校园生活的个体的、独特的体验才能得到表达,课堂生活才能真正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互交融。除此之外,还有第四课《上学路上》之“不同的上学路”,体现不同区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的不同上学方式。第十五课《快乐过新年》之“多样的传统新年”,呈现不同民族过传统新年的不同的方式、习俗等等。

三、倡导“温度”,彰显人文情怀

有研究者指出:“道德”与“法治”的组合,不是增加法律的“冰冷”,法治教育不是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教育,更不是“吓唬”的教育和“听话”的教育,而是培养法治意识和理性思维的教育,期望让学生感受法治社会生活,在尊法“崇善”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生活的美好。

如第四课《上学路上》之“路上的温暖”的设计,最能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人文性特质。从温暖的角度谈安全,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家人、教师、交警……多少人为了保障我们上学路上的安全而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付出”。教师教学时,要重视情感目标的达成,引导学生重视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珍惜生命,感恩保护我们生命安全的每一个人。可以说,在教材的各部分内容中,都不忘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温暖。除了第四课外,还比如第十课《吃饭有讲究》中感受亲情的温暖。第十四课《健康过冬天》之“冬天有温暖”中有家人和社会各方人士的关爱。

另外,统编教材特别关注物背后的人及人心。如第一课《开开心心上学去》之“爱新书,爱书包”中关于“展示书包”的情景,通过 “我的书包是奶奶亲手做的……”这一对话,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书包的故事,体会家长在为自己准备书包时对自己的期盼。通过书包这一物,挖掘出背后蕴含的人心。还比如第十六课《新年的礼物》中,感悟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很多人的帮助等。

道德与法治课程承载着育人的独特价值和伟大使命。正确理解、把握统编教材,创造性地实施教学,是落实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关键。面对统编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挖掘其闪光的教育思想,让统编教材带领学生和教师走向更为深邃宽广的精神世界。

(作者单位:福建省石狮市大仑中心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新书书包上学
我的书包
减负书包
新书速递
藏在书包里的回忆
新书推介
新书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