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业发展路径探讨

2018-08-30胡萍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数字出版发展路径大数据时代

胡萍

摘 要 在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应积极拥抱大数据,完善数字出版产业链;依托大数据平台,构建数字出版商业模式;迎接大数据时代,建立一支专业人才队伍,促进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2-0085-02

大数据是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的一种数据整合与智能化技术,是传统行业转型的重要技术力量。在大数据时代,将大数据技术与数字出版相结合,利用大数据进行选题分析、精准营销和智能服务,能充分对接市场普遍需求,提升出版的针对性,增加出版业务商业价值。

1 树立大数据理念,完善数字出版产业链

大数据理念是一种注重海量数据获取和分析,充分运用大数据,充分发挥数据价值的理念。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业应将数据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充分挖掘其价值。

当下数字出版产业链主要包含技术服务商、内容提供商和终端零售商三个主体。技术服务商主要提供与数字出版相关的数字化加工、平台化整合、编码与转换支持等服务,其在服务创新方面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内容提供商主要提供数字化出版的内容,其大多为传统的出版机构中相关业务主体,这些机构包括了传统的出版社、杂志社等,其优势在于拥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已经通过前期的经营积累了大量内容和忠实用户,但是他们的劣势也很明显——在大数据上的实践还很缺乏,创新意识不足。从2017年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可知,全球每人每年产生300GB以上的数据,数字化时代数据量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但是,我国对海量数字数据的分析、处理、利用还远远不够,Kafka、Sqoop、Hadoop等数据传输与分析工具均来自于国外,且很少被数字出版机构采用,更别提利用大数据开展创新实践。目前,终端零售商是对数字出版作品进行零售的主要机构,这些机构大都能够发挥自身的平台优势对数字出版资源进行整合,针对用户进行批量化或个性化的零售,并采用新媒体形式进行市场营销,积累用户流量。但是,这三个主体依托大数据的创新实践都还很不充分,产业链待优化的空间还很大。未来出版业应树立大数据理念,完善数字出版的产业链。具体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第一,政府层面,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出版业进行更为规范化的监管,尤其是在互联网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隐私权、商业竞争规则等方面,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立法监管。新闻出版监管机构、互联网监管机构、立法机关等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关注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的新动向,对市场中出现的新行为和新模式予以相应的监管规则,确保数字出版业内部的运行始终能在一个合法、合规的范围内,严厉打击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用户隐私窃取、数字出版过程中的盗版等违法行为。第二,产业层面,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技术服务商、内容提供商和终端零售商三个主体的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三方在技术、品牌、平台上的核心优势,通过投资、控股、参股等方式建立起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整合化平台,进一步促进产业内部的信息流动,充分进行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即进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出版业务创新实践,提升數字出版业的产业链效率和服务水平。第三,企业层面,应当进一步提升出版企业管理水平,运用大数据技术在数据挖掘上的优势,通过对运营、营销、服务等方面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对内部管理结构和规则进行优化,提升出版企业在管理和服务上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采购、开发、共享等方式,积极引进Kafka、Sqoop、Hadoop等数据传输与分析软件,提升自身的数据传输与处理能力,实现更有效的用户服务。

2 依托大数据平台,构建数字出版商业模式

大数据平台是整合行业内外多样化资源的数据平台,平台的使用者能够从数据中获取关于市场环境、政策信息、企业动态、运营数据、用户调研等多方面的信息,因而该平台能为出版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商应当充分依托大数据平台,根据自身的业务板块和发展规划,对数据资源进行充分的研究与分析,不断探索更加科学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

在选题上,作为数字出版的前端业务流程,“选题”是影响后续营销和服务的关键流程,选题的优劣对后续业务的开展影响重大。在传统选题策划环节,编辑、出版人员往往会根据既往同类产品的销售量和用户调研等信息进行选题的决策,但因为搜集信息的手段往往有限,信息的采集渠道也比较单一,容易导致信息内容比较片面。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平台能够提供众多关于数字出版市场、行业发展趋势、产品销售数量、用户偏好调查等方面的全面、立体化数据,能充分避免选题策划的盲目开展,使选题结果与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充分对接,以提升选题质量。如现在已有很多出版公司利用艾瑞咨询、开卷等平台的相关数据,对选题的未来市场做出了精准度极高的“预判”。

在营销上,数字出版大都采用互联网营销方式,通过电子出版物的整合平台进行营销。在互联网场景中,用户数量和数字出版物的数量均十分庞大,如何将大量的用户与相关出版物进行对接是互联网营销的关键问题。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用户的浏览、搜索、评论等相关数据均能够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进行记录,并建立基于用户个人偏好的行为档案,为精准化的营销提供了技术基础。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进行数字阅读,移动端的信息采集使消费者画像更加立体,基于用户偏好的精准营销也更加智能化。如当当网的邮件投放,能够根据用户线上浏览、Email、订阅信息等数据,智能推送用户可能需要的数字化出版内容。

在服务上,数字出版的商业实质是对用户提供内容服务,用户对服务的体验和评价是体现数字出版效果的核心因素。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研究用户偏好,在出版服务项目上进行创新,积极在互联网场景下探索更为多样化的优质服务。如根据微信用户数据挖掘与用户行为画像,充分运用微信这一社交化工具,推出电子图书分享、阅读时长排名、阅读笔记共享等功能,使用户能够在社交环境中体验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于用户的咨询、评价、反馈等需求,应当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整合常见问题,提供更为智能化的用户咨询与评价接口,提升用户与数字出版平台的服务效率。

3 迎接大数据时代,建立一支专业人才队伍

在大数据时代,技术层面和商业层面的创新不断涌现,与大数据技术相关的创新应用和产品不断增多,这对数字出版业从业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人才是创新和变革的重要资源,数字出版机构也同样应当重视人才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应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以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创新化、应用型人才输出的重要机构,应当加强高校与数字出版机构之间的合作,积极建立大数据时代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学研合作是我国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跨界合作类型,高校与出版机构之间可以通过大学生实训基地、数字出版实验室共建、数字出版学术论坛、大数据创新商业比赛等形式展开合作,增加高校大学生参与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业务实践的机会,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國出版业从业者众多,可通过职业化培训的形式来培养其创新思维,提升其创新能力。在面向全体职工的培训上,可通过专题讲座、项目实践等形式,不断提升从业者对大数据的认知,积极思考大数据技术与数字出版业的契合点,关注大数据领域的创新模式和数字出版创新趋势,增强大数据意识。1)对于编辑,针对数字内容编辑流程进行专题化培训,如组织编辑进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选题策划”专项学习,以期提升编辑利用大数据进行选题策划的能力;2)对于市场人员,应当提升其大数据平台的应用能力,在大量数据信息的支撑下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和市场发展预测,从而实现精准的选题策划和营销,提升数字出版品牌的市场占有率;3)对于管理人员,应当加强与政府和行业内外部人员的沟通,及时获取与大数据发展相关的信息,让新技术和新资源为我所用,以推动数字出版多元化创新。

4 结束语

数字出版业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可实现更高效的数字出版和更精准的用户服务。因而,数字出版业应加强大数据技术与数字化出版的融合,不断增强行业内部的整合,建立数字出版业的大数据平台,以持续推进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出版

创新。

参考文献

[1]孙玉玲.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J].出版发行研究,2013(4):5-8.

[2]裴贤.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及问题[J].青年记者,2016(2):14.

[3]许波.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出版广角,2017(5):26-29.

猜你喜欢

数字出版发展路径大数据时代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