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阶段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深入建设问题研究

2018-08-29谢绍花

中文信息 2018年7期
关键词:总分馆制建设

谢绍花

摘 要:2016年12月29日,国家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要求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推行总分馆制,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资源整合与互联互通。从现阶段的工作进展情况来看,虽然已经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仍有必要围绕其建设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本文就如何实施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具体策略进行了研讨与分析,希望为全面推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支持。

关键词:县级文化馆 总分馆制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7-0-01

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提出,是全面贯彻落实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于思想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闭幕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指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这一治国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指明了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在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唯有对其实施策略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才能更好地推行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文化馆总分馆建设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贯彻十九大精神,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可对全县范围内的文化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再据各乡镇、村屯的文化需求,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各阶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此外,通过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可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到百姓身边,为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总馆要积极发挥出引领作用,带动各个分馆共同行动,将十九大精神生动鲜活的传递给千家万户,提升整个县域居民的文化修养。

二、文化館总分馆制建设的职能作用

1.县级文化馆总馆的职能作用

县级文化总馆是其它分馆或服务点的领导者和发动者,全面整合全县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对各类公共文化活动进行全面统筹、宣传推广、培训指导以及优化配置;同时,监督管理各个分馆及服务点的工作进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进全县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开展”,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县级文化馆分馆的职能作用

通常情况下,文化馆分馆都是由乡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负责担当,在县级文化总馆的带领下,秉承“15分钟走到文化圈”的原则,为本地居民提供与本区域文化特色相配套的文化服务。同时,努力挖掘本区域的文化资源,与广大群众展开有效互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文化馆,打造百姓品牌。拉近文化馆与百姓之间的距离,为本地区的公共文化活动奠定群众基础,丰富各类文化活动的内涵。

三、文化馆总分馆建设的方法探究

1.管理机制的创新,协调运营

重庆大渡口区文化馆率先提出了“一个总馆+多个分馆+若干服务点”的概念,值得我们借鉴。其中,一个县级总馆处于核心位置,其他分馆处于从属地位,联合一些镇(街道)、村(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点共同打造“一体化建设、双重化管理、多元化服务”的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模式,形成一个完整的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向性和实效性,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群众喜好与兴趣点,进而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精准化的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对接。

2.推行数字化管理,精准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要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建立起虚拟的“数字文化馆”,为本县居民提供“订单式”或“菜单式”的个性化服务。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建立起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地图”。在“地图”中标注上总馆、各分馆、文化服务站、活动健身等网点的地理位置、服务项目、开放时间以及其它相关事项;同时,还要将电影院、艺术培训机构、传媒机构等与文化相关的单位也标注在这张“地图”上,为广大群众获取文化服务提供方便;其次,通过“数字文化馆”建立起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精准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例如在县级文化馆网站上设置“订单”模块,网络用户在“订单”中填写上年龄、文化层次、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化的文化服务需求,群众还可以利用这一沟通渠道对文化活动效果进行监督反馈,文化总馆再根据反馈的情况,对文化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这种数字网络技术手段,可以使县级文化馆总分管制的运营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3.培养艺术骨干,统一运营

文化馆的建设需要统筹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坚持“政府主导、街镇为主、部门协作”的原则,建立起包括文化专员、文艺队伍、文化管理员、文化志愿者在内的“四位一体”团队。在制度统一的框架下,总馆可汇聚各分馆优势资源及精品服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方案,通过巡演、讲座、汇演等方式开展活动,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公共服务推广,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同时加强本地区公共文化专业人员的培养,提升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然后定岗定位,全体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作用,提高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平。

4.整体布局合理,发挥合力

在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布局方面,要按照“15分钟走进文化圈”和“农村30分钟文化圈”的目标进行设定,确保群众充分享受到快捷的文化服务。在文化馆选址方面,要选择那些贴近群众,方便群众的位置;同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总分馆制建设当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半径,使公共文化服务从单一的“内循环”逐步扩大到面向社会的“大循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良性循环。

结束语

自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围绕着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又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路与新要求。积极推进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是完善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摸索经验,打造出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总分馆制运营模式,加大县域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实现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国新.拓展和深化总分馆制建设的行动指南.中国文化报,2017-02-24,第6版.

[2]王学思.助推人、书、资源顺畅流动.中国文化报,2017-02-24,第6版.

[3]张行.图书馆总分馆制的特点及建设方法.

猜你喜欢

总分馆制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论现阶段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深入建设问题
濮阳市开展全民阅读与建设书香城市探析
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观察与思考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