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因有效而高效

2018-08-29李甫快

中文信息 2018年7期
关键词:知识建构问题导学有效课堂

李甫快

摘 要:学本课堂转变教学方式,以学习者学习为本;以问题导学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学本课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学定教;学本课堂要以学生自我建构、对话建构知识系统;学本课堂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有效课堂 问题导学 知识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7-0-01

学本课堂,是指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具体而言,学本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协同合作,共同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自主性探究学习的活动.在这里,“问题”成为教与学活动的主线,在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的成长, “学本课堂观”充分相信學生的学习潜力.学本课堂是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在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浪潮中,学本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民主、人文、和谐、发展的课堂。

如何践行有效课堂呢?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及外出听课学习中,谈谈肤浅感受。

一、探究交流,先学后导——学习的基本方式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过程。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转变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尽快转变多年来养成的“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及观念,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先学后导”的有效教学观.这里的“先学后导”中的 “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传授”,而是指在师生充分交流、对话的基础上,对学生困惑的问题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交流”“启发”。

二、主动学习,问题导学——学习的主要特征

以往的课堂,我们有过采取“学案导学”的学习形式,这种学案导学,是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这种思维是“单向控制”的思维。而学本课堂中采取的是“问题导学”,“问题导学”课堂是师生共同以问题学习为主线,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问题导学”课堂中师生关系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的合作学习关系,不是“上对下”的线性关系,而是“平辈”的合作、对话、协商、发展的和谐关系,教师称谓“大同学”。“问题导学”课堂中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课程”、“情境”、“问题”,其中“问题”是关键要素。“问题导学”课堂中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展示对话法、问题发现法、思维训练法等,尽可能少采用提问教学法等。“问题导学”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团队学习,而不是“一对多”的舞台式教学组织形式。“问题导学”课堂使用问题学习工具单(问题清单,各种工具等)。

【案例】在浙派名师展示课《同底数幂的乘法》课堂上,执教者刘江特级教师采取问题导学为主线,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具体问题如下:

问题1 根据乘方的意义运算,观察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 (2)

(3) (4)

(学生有问题清单,学生运算,小组研讨后回答)

问题2 进一步思考下列问题

1.你能将上面的发现的规律推导出来吗?

2.通过上面的探索和推导,你能用文字语言概括出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吗?

3.上述性质表述了两个同底数幂相乘的结果,那么,三个、四个……多个同底数幂相乘,结果会怎样呢?

(团队合作探究,讨论后进行汇报)

老师在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法则教学中的角色真可谓是“大同学”,穿梭于学生之间,学生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极少采用启发式或提问教学法,这种问题导学的学习形式,使得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能自主掌握学习时间,是学生乐学、会学的一种形式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解决,促进学生对同底数幂乘法的深层理解。

三、师生合作,活动建构——知识形成的主要方式

以往的课堂教师不知不觉就演绎成知识传递型课堂,其基本特征体现在“知识传递”。学本课堂强调的是知识建构型课堂,即是教师、学生及参与者共同的“学习场所”,其内涵体现在“知识建构”。也就是说,学本课堂不是“教师向学生讲解知识的地方”,而是“学习者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共同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丰富情感的地方”。教师不再是权威知识的讲授者,而是与学生一道共同开展合作探究的学习者。

【案例】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公开课上,执教老师把学生带到学校电脑机房,这样每位同学都有了一台电脑,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进行二次函数图象探索,教师设置了以下的学习过程:

活动一: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1.列表

2.描点:利用几何画板,将以上的点绘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3.猜想点的分布情况。

4.用追踪点的轨迹验证满足的(x,y)的分布。

5.展示交流:说说二次函数的图象。

活动二 ……

在机房里上数学课,本来就是学生的最爱,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极高,同学们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列表、描点、猜想、追踪点的轨迹(相当于连线)、交流展示,学生完全是自主探索的过程,过程之中不乏与同学、老师交流,这种知识的活动建构、对话建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节课,充分地让学生体验了二次函数图象的形成过程,给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四、学生需要,以学定教——学习动机清晰明确

学本课堂,要从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因此研究学生的学情尤为重要,基于学情,研判学习起点和学习切入点,以学定教、因学施教.特级教师说过,“学生的需要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从“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一课”到几何动点问题中“我为什么要进行分类?”老师强调教学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是的,所有的学习,所有的教学预设,都应基于学生的学情,基于学生的需要。

五、放手学生,真正主人——学习者的课堂

学本课堂上,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通过对话学习、合作学习、对话建构达到收获分享、规范评价、反思提升的学习目的.学本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教师就如放养鸭子的人,只要把鸭群引到水草鱼虾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快活地觅食,这样既管理着鸭群,又尊重鸭群独立的生命活动,从而实现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的目标.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要大胆放手,给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猜你喜欢

知识建构问题导学有效课堂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高三英语阅读课体裁知识建构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