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分析及研究

2018-08-29李斯阳

中文信息 2018年7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运用管理

李斯阳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各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对企业的管理也就显得愈发重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员管理,所以说人员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人员管理中若能运用好激励理论,可以很好将工作人员的热情激发出来。本文通过分析激励理论的功能、类型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激励理论在企业人员管理中的应用,希望可以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激励机制 管理 运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7-00-02

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激发,让工作人员尽最大可能贡献自己的能力,以此来推动企业发展,这就需要在进行企业人力管理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的应用激励理论。

一、激励理论的功能

1.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员工是企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高素质员工对企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低素质员工对企业发展起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科学的奖惩制度是激励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其可以让工作人员相互之间形成竞争的良好氛围:人们为了避免惩罚,会努力工作、履行职责,为了获得奖励,会像优秀员工看齐。这种情感会成为人们进步的内在驱动力,会在无形中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和专业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2.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对任何企业来说,凝聚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以提高不同员工之间的相互融洽程度,加强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激励理论时,企业对人员业绩的判断表现在工资和奖金上,使得所有的人员都密切联系起来,他们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最后能良好达成预期的目标,且在这种背景下,工作人员会有一种处在大家庭的感觉,可以留住人才并吸引人才,促进企业发展。

3.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目前,虽然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市场多方面的激烈竞争。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运用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积极性,提高企业凝聚力,使企业不断创新,以此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激励理论的类型

按照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的观点,激励理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过程激励理论

过程激励理论是指着重研究人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某些关键因素,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这类理论表明,要使员工出现企业期望的行为,须在员工的行为与员工需要的满足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就会信心大增,激发很强的工作力量,如果他认为取得绩效后能够获得合理的奖励,而且希望可以满足自己某方面的要求,就会产生积极的工作热情。过程激励理论是以三个因素来反映需要和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若想激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和绩效是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绩效,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2.状态激励理论

状态激励理论主要表现在每个个体自我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公平公正的程度决定着激励理论的实施效果,如果在激励工作人员的过程中有失公平,会激起不满,引起争端,激励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激励理论就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所以,状态激励理论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因素,为各级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氛围,以此来提高个体的激励水平,因此,企业若想更好的得到发展,必须合理的应用状态激励理论,尽最大的可能满足工作人员要求,激发工作人员潜力。

3.内容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围绕着如何满足需要进行研究的,故又称为需要理论。包括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奥德弗的“ERG”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激励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最典型的内容需求理论,这一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层次,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最基本的、最低层次的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则是相对比较高层次、精神层面的需求,其中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例如,人在饥肠辘辘时,最为重要的就是食物,只有解決自己的生理需求,才能考虑到社交等方面需求,在这些需求都得到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自我提升的需求。但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并没有考虑到人在同一时间的不同需求,这些需求大多时候是矛盾的,所以说,在对工作人员实施激励理论时必须对工作人员的需求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更好的进行管理。

三、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

目前,虽然有些部门采用了激励机制,但是力度不够,不太注重对人员的培养,导致人员专业素质低下,专业技能也严重不足,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必须要转变运营模式,积极进行调整,将激励理论合理的应用起来。如果在对人员进行管理时没有合理的应用激励机制,就会使得工作人员出现不满的情绪,对现有的待遇感到不公,不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最后还可能会离职,使得企业出现用人难的局面,严重危害企业未来发展。

2.竞争、晋升机制不合理

晋升方式大致有竞争、选拔和破格提拔三种,就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企业的竞争机制严重不合理,人员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并不很重要,主要看重的是资历;年度考核单一、形式化,未发挥真正的考核价值。所以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他们的辛勤工作并没有取得很大的价值,长此以往,严重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影响工作的效率。在这种晋升机制的影响下,得以重用的人才很少。

3.竞争意识不强

现在看来,大部分人员都处在一种安分守己、按部就班的工作状况中,具有很小的竞争意识,并没有以现在的工作为跳板,努力向前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两方面:第一,工作人员自身缺乏竞争意识,每天只想着完成自己的工作即可,在巨大工作的压力下对奖励的兴趣不大,对于激励理论关注的也就越少;第二,对企业来说,不愿意将时间和金钱放在人员培训方面,它通常关注的只是员工创造的价值和利润,这样使得许多人员即使有很多才能,也没有一个施展的平台和展示的机会,时间长了,工作人员之间就表现为一种消极竞争的状态。

四、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了解人员的实际需求

工作人员对职业规划的需要和提升自我需要,基于不同人不同的需求,也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在分配任务时候应各个人员的能力和研究方向,进行合理分配,若不同人员之间的工作和待遇差较大,会使工作人员感到不公,对于一些工作认真、成绩突出的人,要给予一定奖励,这样工作人员才会感到满足,进而更加努力的工作,在这个机构上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此外,还要充分了解不同人员性格特征,采取不同方式去管理,例如,对于外向的工作人员和内向的工作人员要分别采用向外管理和向内管理的态度来管理。总之,人员的内心需要支配行为,在对人员需求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激励手段。

2.构建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

若一个人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各个方面的满足,运行的激励机制就会发挥良好作用,但是,如果在工作中人员感觉付出多于回报,就会滋生不满情绪,激励理论也就无法发挥作用;同样的,如果人才收不到重视,内心就会产生失落感,工作效率低下,激励机制形同虚设,但一旦有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就会激发他们的潜力,增强工作能力。因此,企业在分配岗位和任务、构建工资和奖金体系时,要看到不同人之间的差异,要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和期望,突破原来的、固有的、僵化的分配和晋升机制,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严格的落实激励性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价值,促进工作人员和企业协同发展,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合理结合并利用不同激励理论

目前大多数采用激励机制的机构都是采用单一的激励方式,效果常常不明顯,若能将不同的激励理论结合起来,就会产生1+1>2的效果。在实现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结合的过程中,要善于沟通,随时了解人员情况,积极帮助人员解决困难,提高工作积极性。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则能使得激励的效果更持久,一般的物质激励只会起到短暂、微弱的作用,而在物质激励的基础上予以精神激励则会激发他的工作潜力,显著提高工作积极性。所以说,在实际的激励理论运用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不同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有效激发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发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便利企业人员的管理。

综上所述,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的巨大,各企业相互之间的厮杀竞争更加的激烈,企业若想要更长远的发展,必须对各级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真正的关爱员工、了解工作人员的需求,为他们构建一个公平的工作和竞争平台,合理的运用各种激励措施,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春艳.激励理论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2):193-194.

[2]杨立明.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现代商业,2017(27):93-94.

[3]李惠青,汪涛.基于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7):94-95+104.

[4]李义军.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7(14):85.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运用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