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图书馆助力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8-08-29杨芳
杨芳
摘 要:“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了农家书屋这项文化惠民工程,从而解决农民“看书难、借书难”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接着从重视基层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构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资源配备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基层图书馆助力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 农家书屋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7-00-01
农家书屋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以行政村为单位,为基层群众提供公益性的文化服务设施。基层图书馆助力农家书屋建设,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科技兴农”与“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一、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
首先,政策的稳定性。作为一项全国性质的文化惠民工程,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也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进行项目规划、实施,这是农家书屋项目开展的重要保障。在走向正常运转阶段之后,资源更新、资金设备投入仍旧需要政策支持,这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三农”出版物的市场发展状况。要让农家书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关注市场上“三农”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在选择“三农”出版物的种类方面要结合农民实际,对农民的阅读能力以及接受能力有个大致的了解,争取让他们能够“看的懂”、“用的上”,还需要对现有书籍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再次,农民的接受度。农家书屋是为农民服务的,农民对这项文化惠民工程的接受程度主要取决于图书的质量以及管理的状况。比如,村级农家书屋对农民的开放时间是否固定,管理是否到位,农民是否能够接受这个事物,这些需要舆论的宣传和引导。就当前情况来看,部分地区的农家书屋的宣传还不是特别到位,甚至有很多农民并不知道农家书屋的存在,不知道自己可以免费借阅图书。因此,提高农民对农家书屋的接受程度能够响应的提升这个文化惠民项目的影响力。最后,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就当前情况来看,农家书屋建设资金基本都是国家下拨的专项建设资金,还有一些是来自各个企事业单位的捐赠或者村委会的筹资。由于农家书屋建成之后需要进行管理,图书也要进行修补、更新,房屋需要进行适时的修缮。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是影响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基层图书馆助力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重视基层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基层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建设发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要优化农家书屋建设与管理主要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发挥基层图书馆工作的作用,综合具体状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完善服务质量保障体系,进而提高农民群众的服务满意度。事实上,基层图书馆助力农家书屋建设不是短期行为,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政府与相关部门要能够认识到基层图书馆在新农家书屋建设中的地位,针对当地农村地区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的时候,要把农村图书馆建设考虑在内,为基层图书馆和农家书屋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方便后期建设和管理。对于那些已经规划建设的融合项目,要由相应的文化管理部门进行馆舍提供,把图书馆与农家书屋融合模式纳入到农村地区建设规划中去,为农村图书馆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2.构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资源配备管理体系
在农家书屋发展中,要认真分析农民的需求,选择真正符合农民自身实际的图书与管理制度才能提高农民对农家书屋这项惠民工程的接受度。图书馆要定期去农家书屋进行指导工作,包括图书选购等方面,图书的选购要结合“推荐书目”的方式进行开展,限定农家书屋的图书采购范围,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调研农民的知识需求,实施“一地一别”的模式,选择恰当的图书与音像制品。农民群众比较关心的四类信息大致可以分为,发家致富信息、农业知识信息、娱乐休闲信息以及法律知识信息。图书馆人员可以跟农家书屋管理人员一起建立相应的农民需求反馈机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展开调研,总结出农民的需求,设计出符合需求实际的層级配书方案。除了这些,帮助农家书屋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考虑农民的作息时间与规律,基本的文化水平等选择合适的开放时间。协助农家书屋适时举办一些图书专家报告会、农家书屋征文、健康知识大讲堂、科技文化下乡等活动来吸引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保障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3.把农家书屋纳入到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建立特色化书屋
把农家书屋纳入到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中,要避免千篇一律的状况出现,不管是馆藏还是服务都要考虑特色化,不能把目光放在“大而全”方面,要认清其主要功能特点,就是为了满足农村居民宣传舆论、教育培训以及娱乐等基本需求,并为农村居民提供健康、有用的文化信息,而且随时随地为他们开展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要准确定位,布置环境的时候突出特色,体现出农家书屋的鲜明的风格。基层图书馆可以为农家书屋提供图书流通服务,建立共享交换机制来促进资源更新速度。这种共享机制主要是建立在图书馆和农家书屋中,要对资源建设进行深入、细致的规划,除了进行本地特色的图书资源购置,对于那些文化生活、休闲娱乐以及政治教育类的书籍可以选择不同的配置,之后按照某个时间节点与规则制度进行交换,这样能够实现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和更新,用其特有的优势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总之,从原则上说,每个农家书屋可以供借阅的图书应该多于一千册,报刊类不能低于三十种,电子音像制品不能低于一百种,那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还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网络图书、报纸等出版物。而基层图书馆有着很强的图书资源优势,要积极发挥基层图书馆在助力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提升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国新. 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县级图书馆的振兴与乡镇图书馆的模式[J].图书馆,2016(10).
[2]朱立芸,王旭东.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建设与高校志愿者行动援助机制.宁夏社会科学, 2016(2):148 -151.
[3 ]王建平,吴飘生.“农家书屋”管理模式的探讨.老区建设, 2017(8):30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