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题跋之释读及启示

2018-08-29李鹏连

新世纪图书馆 2018年5期
关键词:题跋湖南师范大学

李鹏连

摘 要 迄今为止,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59种。在这些珍籍中,名家亲笔题跋是其特色之一。论文就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四种未刊题跋为例进行研究,希能为题跋释读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题跋 国家珍贵古籍 湖南师范大学

分类号 G258.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5.017

Abstract So far, there have been 59 kinds of ancient books collected in th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have been selected in TheNational Precious Ancient Books.One of the features is the famous handwritten postscriptin these precious ancient books.This papertakes four unpublished postscripts in The First National Precious Ancient Books for example tostudy, hoping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forthe interpretationof the postscript.

Keywords Postscript. Nationalprecious ancient book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藏量丰富,约计20万册,是湖南省高校中收藏古籍最多的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收藏颇具地域特色,接收了大量湘籍名家如谭延闿、王礼培、陈浴新、任凯南、杨树达等私人藏书。其中,亦不乏古籍珍善本,有元明珍本、明清稿本、善本及孤本610部,已有280部古籍被《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以下简称善目) [1]收录,5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笔者有幸参与“第一、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题跋”的整理工作,兹仅就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中的四种未刊题跋予以考释。这四种题跋各具特色,希能为题跋的释读提供一些启示。

1 四种古籍未刊题跋释读

1.1 《弘治八闽通志》八十七卷(明) 陈道(明)黄仲昭纂修明弘治刻本45册(清)陈寿祺题跋国家名录号01659

目录终有陈寿祺墨笔题识,识云:黄未轩先生学行卓荦,事迹具《明史·本传》。《四库提要》 称是书“于舆记之中较为详整”。盖乞休后,日勤著述,一手编缉,故体要特胜诸家。视《闽书》 之门目繁猥、文字割截,相去远矣!先生尚有《兴化府志》,惟天一阁所藏有此二种,世罕流传。此本卷一第一叶有‘王宇印章,是明王永启参议所蔵也。参议,闽县人,万历庚戍进士,官南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擢山东提学参议,著有《易说》,其后裔有从余游鳌峰者。此本颇有阙叶,将属人于天一阁钞补。二百余年旧物,犹存里闬,幸得入余小嫏嬛馆,亦可宝也。三山陈寿祺识。

此书外框:22×14.7厘米。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黑口,三鱼尾,四周双边。版心中记书名卷数、下记页码。卷端题“八闽通志”,卷内钤“王宇之印”(白文)、“闽郭白阳”(朱文)、“莫等闲”(朱文)、“潇碧橱”(白文)、“南山小隐”(朱文)、“安化陈浴新珍藏”(朱文)等印记,为湘人陈浴新捐赠之书。结合书中题跋内容及卷端“王宇之印”来看,该书应为明王永启参议旧藏。王宇,字永启,福建闽县人,明万历庚戌年(1610年) 进士。王氏后裔曾与陈寿祺共游鳌峰。跋中所提陈寿祺(1771-1834),字恭甫,号左海,晚号隐屏山人,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嘉庆四年(1799年) 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为清代经学大家,曾主讲鳌峰书院十一載,其藏书楼“小嫏嬛馆”享有盛名。王永启所藏此书,后来亦被陈寿祺藏入“小嫏嬛馆”。

《弘治八闽通志》 之“八闽”,乃福建的别称。福建为古代闽越居住地,宋代设有八府、州、军,元代改成路,故称八闽。此志在八府一州的州府志以及所属县志的基础上,“随其详略,稍加删次”,增补、考订而成。其修于明代成化二十年(1484年),成书于弘治二年(1489年),刊行于弘治三年(1490年),翌年又有递修本。因是福建第一部省志,则具有开创之功。全书共八十七卷,统十八类四十二目,层次分明,统属得法;每一类又按省、府、州、县顺序记述,保存了大量闽地珍贵史料,且很多都是未见于其他史志的数据;体例比较齐整,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赞“于舆地之中较为详整”。

全书由黄仲昭编纂。黄仲昭(1435-1508),名潜,字仲昭,号未轩先生,福建莆田人,明成化二年(1466年) 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其少时好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明史》对他的生平、学术、事迹均有记载。黄仲昭在编纂方志方面成就较为突出,所编纂《八闽通志》,几乎穷其毕生精力,陈寿祺对此志评价甚高,认为“体要特胜诸家”,且拿四库采进本《闽书》 与之比较,终觉“相去远矣”。除编纂《八闽通志》 外,黄仲昭还编纂了《邵武府志》 《兴化府志》 《南平县志》。据陈寿祺题识所言,《八闽通志》 《兴化府志》 两书罕有流传,当时只天一阁存有此二种志书。

据《新编天一阁书目》 中“天一阁遗存书目史部地理类福建”著录:“弘治八闽通志八十七卷存六十二卷明陈道、黄仲昭纂修,明弘治三年刻本,十七册。存卷四至十,二十至二十三,三十一至四十,四十五至四十七,五十五至八十七。又一部存卷七十七至八十七”“弘治兴化府志五十四卷存四十八卷明陈效、周瑛、黄仲昭纂修,明弘治十六年建阳刻本,十一册,存卷一至九,十五至五十四。” [2]可见,天一阁确实曾藏有此二书,后因战乱仅存留残本。又据《善目·史部上》 第923页记载,此书明弘治刻本,仅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天一阁博物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六馆收藏。可见,此书确实流存较少,“亦可宝也”。

1.2 《独断》上、下二卷(汉) 蔡邕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刘逊刻本1册佚名题跋国家名录号01871

书末有佚名墨笔题识,识云:兹集也,获于书林戈氏。朽蠧之余,虽奇书异録,亦归乌有,而兹集独存,毋乃伯喈之精神阴呵护之乎?谨识。(后有“强誃眼学”“任戆忱藏书记”朱文印。)

此书外框:20.7×13.8厘米。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双顺鱼尾,四周双边。版心中记书名、卷数、页码。卷端题“独断卷上汉左中郎将陈留蔡邕撰”,卷内钤“徐恕”(朱文)、“岂南藏本”(朱文) 等印记,为湘人任凯南藏书。

此书为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所撰。蔡邕(132-192),字伯喈,东汉陈留人。《独断》是蔡邕的精华之作,故跋文称该书“毋乃伯喈之精”。此书从时间上看,起于上古,迄于汉代;从内容上看,包括礼乐、祭祀、舆服、称谓、文书制度等。整体来说,其内容庞杂,虽仅万余言,却保存了大量汉代的礼制。《独断》问世后,曾经有很大影响,晋以后言礼者,多称引其说。

从现存文献看,《独断》 之名最早见于《后汉书·蔡邕传》,在晋宋以后广为流传,到唐代则有单行本。而至宋代,书目著录《独断》 者颇多,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左圭《百川学海》等均有著录。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卷前有弘治癸亥(1503年) 刘逊序,书尾有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 吕宗孟书,参照《藏园订补郘亭知见傅本书目二》 著录“独断二卷弘治癸亥重刊宋淳熙本”[3],亦为弘治十六年(1503年) 刘逊重刊宋淳熙本。据《善目·子部上》 记载,此版本仅国家图书馆与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两馆收藏。跋文亦称“兹集独存”,足见其珍稀。

1.3 岑嘉州诗八卷(唐)岑参撰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谢元良刻本 2册(清)王礼培抄补题跋国家名录号02022

卷二末有王礼培墨笔题记,其云:丙寅盛暑,表百有四度,钞补。佩初王礼培记。(后有“礼培私印”白文印。)

书尾又有两条浮签,共过录诗作三首。第一条浮签,王礼培墨笔过录了岑参的《喜华阴□□府使到南池宴集》五律和《临洮龙兴寺玄上人院同咏春本香丛》 五律。

第二条浮签,王礼培墨笔过录了岑羲的《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七律,诗尾亦有王礼培墨题记,其云:右岑嘉州五律二首、七律一首,系一抄正徳安盘刊本内夹条,不知从何本补。培记。

此书外框:19.5×13.3厘米,半叶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版心中记页码。该书卷三之前内容均系手抄配补,卷端题“岑嘉州诗”,卷前有《岑嘉州诗引》,据卷二末题记“丙寅盛暑表百有四度钞补佩初王礼培记”可知,手抄配补部分系王礼培抄补。书中钤有“扫尘斋读书记”(朱文)、“礼培私印”(白文) 印记,皆为湘人王礼培藏书印记。王礼培 (1864-1943) ,字佩初,晚号潜虚老人,湖南湘乡人,清末民初藏书家。其家中庋藏甚富,且多宋元善本,长沙版本学家杨钧曾评“叶、王藏书之富,故版本之考究为吾湘冠,俩君之于版本已不让人。”亦有“叶氏藏书第一,王氏藏书第二”之称。他除了爱好收藏古籍外,亦工于诗文,为晚清“同光体”诗派之一。明清诗坛尊唐抑宋,到晚清“同光体”,则揭橥宋诗,主学江西,而王礼培则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关于唐宋诗派的辨析,王礼培在著述《小招隐馆谈艺录》 中有较多阐述。总的说来,他对唐宋诗词用力较深的。

王礼培家藏《岑嘉州诗》,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所著。岑参诗文集原为杜确根据岑参之子所藏遗文“区分类聚”编成的。今存各种明清刻本卷首的杜序,都说“勒成八卷”,然《新唐书·艺文志》 《崇文总目》 《郡斋读书志》 都著录为十卷,而今唯一的宋刻本卷首杜序作“勒成□卷”,“卷”字前一字被剜掉,故一般认为,岑集杜确编定本原为十卷,而所谓“勒成八卷”,可能是北宋以后岑集缺失,后人重编为八卷而臆改的。不过,在南宋,岑集确实有八卷本,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亦有八卷本的著录。此八卷本并非杜確原本,而十卷本则可能保存了原本的旧貌。十卷本,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钱谦益《绛云楼书目》均有著录,但到清代以后也失佚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岑集版本,除了国家图书馆所藏南宋八卷本(残存四卷)外,版本年代靠前的主要有:明抄八卷本、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 熊相济南刻七卷本、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 谢元良刻八卷本、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 沈恩刻四卷本等。

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前有王礼培之抄补嘉州安盘《岑嘉州诗引》,末署“乃属州守谢侯元良刻置郡斋……正德庚寅春二月朔日汉嘉安盘书。”查《中国历史年代简表》,明嘉靖年间并无庚寅年,而明范钦《天一阁书目·集部》 著录,《岑嘉州诗》 八卷,刊本,有正德庚辰汉嘉安盘序;《善目·集部上》 第63页载,“岑嘉州诗八卷唐岑参撰明正德十五年谢元良刻本”,现仅有国家图书馆和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两馆收藏。明正德十五年是为正德庚辰年,如此可知,《岑嘉州诗引》中“庚寅”实为“庚辰”抄录之误,故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应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 谢元良刻八卷本。此本无杜确《序》,分体编次,卷一至卷三为五言古诗,卷四、卷五为七言古诗,卷六、卷七为五言律诗,卷八为五言、七言排律和五言、七言绝句。

又,《岑嘉州诗引》 云:州旧有刻本止七卷,近兄别本亦止七卷。首卷至百篇,六卷、七卷仅八九篇,何多寡不伦也?闲中颇加类次,散出褚集中《题关门》、《古兴》 等诗三十五篇,旧本所无者悉收之;其岑羲应制之诗误入者削去。于是,嘉州之诗凡八卷,凡二百七十一篇云。

以上可知,此本是用一个嘉州旧刻七卷本为底本重加编定的,它删去了误入的岑羲《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补入了底本所缺的《题关门》 《古兴》 等诗三十五篇,共二百七十一篇,分为八卷。而其内容分卷严重不匀,亦可说明此八卷本并不是完整的本子。据王礼培所记,浮签所过录的诗文内容,即为他抄录安盘刊本内夹条内容。可见安盘本的藏者曾拿过他本进行校对,而他本可能误入了岑羲《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诗,其余两首《喜华阴□□府使到南池宴集》 ①《临洮龙兴寺玄上人院同咏春本香丛》 亦为藏者摘录他本内容。

1.4 《文章辨体》五十卷外集五卷总论一卷(明)吴讷辑明刻本存五十卷 16册(清)林佶何则贤题跋国家名录号02208

书首有林佶墨题云:康熙己巳秋八月,获此本于蒋氏。其冬,予游吴,载此以从至邱南。尧峯师见之,取读一过,甚喜称善。辛未,予过禾州,行笈中亦惟携此本□②已。今秋,吴江徐虹亭先生登予读书楼,见是册,云: “此书甚难得。向年,真定梁相公有一集少册,购之数年不获,子当谨护之。”因识其语以见是书之可贵,而予之好之为不徒也。时十月既望鹿原书。(题识前有“陈浴新”朱文印、“安化陈浴新藏”白文印,后有“朴学斋印”白文印。)

亦有何则贤墨题云:此书余于道光癸巳腊月得之亡友江守典清芬家藏者,江得诸同邑李贡士秋潭大瑛,李得诸郑昌英杰,郑得诸何述善应举,何得诸朴学斋后人,朴学,林鹿原佶斋名也,是数氏皆吾乡藏书家。鹿原为长洲汪尧峯琬弟子,《钝峰文钞》 即其手写付栞;徐虹亭,吴江徐电发釚也;汪、徐皆以康熙己未鸿博入选,授官翰林者也。真定相国梁玉立清标,北方储藏之富者也。癸卯冬月蓝水何则贒道甫记。(题记后有“何印则贤”“积贤”白文印。)

此书外框:22×16.2厘米,半叶十三行,行二十四字,白口,单上鱼尾,左右双边,仿宋字体。版心上标明书名卷次,版心下有页码。卷端题:“文章辨体卷一海虞后学吴讷编集”。卷内朱印累累,钤有“林佶之印”(白文)、“鹿原林氏藏書” (朱文)、“郑氏注韩居珍藏记” (朱文)、“则贤”(白文)、“大通楼藏书印”(朱文)、“愓园弟子”(朱文)、“陈浴新”(朱文)、“王殸山房”(朱文) 等印记,亦为湘人陈浴新捐赠之书。

该书由明代吴讷(1372-1457) 编集,是一部极富价值的古代文体论着。原书主要以(宋) 真德秀《文章正宗》 为蓝本,辑前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录,并加以序说。全书分内、外两集。内集五十卷,辑录古体诗文,分为五十大类,“始于古歌谣辞,终于祭文”;外集五卷,分为九类,录骈体、近体诗及词曲等,共计五十九类,大类下亦有小类。此书保存有关古代文体及其性质、流变的资料也较多,各类之首均有辨析文体正变、高下及阐述体制、演变的文字,其“序题”、“辨体”风格对后世影响极大。因此,后世论文体者大都以吴讷所著为蓝本。

此藏本存有内集五十卷,共十六册,此与龚易图《大通楼藏书目录》 著录完全一致③。此本尚未影印出版,保存状况较好,有小部分书页被虫噬。书前有林佶、何则贤墨笔题跋、天顺八年(1464年) 彭时序、《凡例》 《诸儒总论作文法》 《目录》。书中还有林佶、何则贤朱笔批校。林佶批点重在阐释,或归纳文意主旨,或阐释名词,如卷二页六“ 《九歌》 之云中君”篇后有林佶朱笔批点,林佶引用《汉书·郊祀志》 对“云中君”即所谓的“云神”进行了阐释,并揭示此赋所要表达的意旨。卷二十八页十五“答程伯大论文朱元会”篇,在页十六天头亦有林佶朱批,补充介绍了朱元会的生平经历。何则贤批校则重在校对版本及文字,其朱批常常注以“则贤桉”。如:卷三十四页十八“桑海遗录序”天头有何则贤按语。其云:则贤桉,《吴渊颖集》 “齐”字下有“子善”二字;则贤桉,《吴渊颖集》“相”字下有“宋瑞”二字。

据卷前题跋可知,是书原为福建侯官人林佶旧藏。林佶之师长洲汪尧峰见过是书,极为称善。吴江徐虹亭亦见过是书,并提到康熙朝北方藏书大家真定相国梁清标,家中藏有此书数册,购求多年不获,可见此书甚难得,故谨嘱林氏倍加保护。林佶所藏此本又来源于蒋氏家藏。不过,仅依题跋及书中藏印,我们无法考定蒋氏为何许人,而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及资料记载,认为林氏同乡藏书家蒋玢可能性最大。此书后多经辗转,为林氏乡人龚易图所得。综合书中跋文及钤记,亦可确考是书递藏源流为:林佶—何应举—郑杰—李秋潭—江清芬—何则贤—龚易图—陈浴新—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2 结语

上述四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题跋,或述全书内容概况、成书经历,或述书之珍稀及得书由来,或述版本优劣及递藏源流,或补充说明该书抄补之出处,内容丰富多样,见解精辟独到,为我们考证版本、藏书散佚情况等提供了旁证及文献依据。当然,亦有一些题跋仅为书者一时所思,或限于所见材料,其说法不夠严谨甚至偶有错讹,譬如前面所记《岑嘉州诗》,王礼培之抄补嘉州安盘《岑嘉州诗引》抄为“正德庚寅春二月朔日汉嘉安盘书。”经多方考证,亦知“庚寅”实为“庚辰”抄录之误。因此,用题跋、抄补之语来考证版本时,亦不可掉以轻心,还需多加甄别、考证。

参考文献: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骆兆平.新编天一阁书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6:75.

莫友芝.藏园订补郘亭知见傅本书目二[M].傅增湘,订补.北京:中华书局,2009:679.

猜你喜欢

题跋湖南师范大学
美术作品12副
陈訚旧藏敦煌文献题跋辑录与研究
唐山博物馆馆藏《史梦兰行书题跋手卷》考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
洪武九年自刻本《书史会要九卷补遗一卷》题跋与过录文字考释
中国画题款中的钤印艺术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选
论刘克庄词学理论管窥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选
梁启超藏书题跋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