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馆藏特色资源普适性问题研究
2018-08-29赵静萍
赵静萍
摘 要 特色馆藏为保存地域性文化、学科性资源、独特性馆藏、专题性资料以及提供个性化服务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应从馆藏内容、组织方法、传播方式等方面挖掘其普遍适用性,推动特色馆藏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提高特色馆藏使用率。
关键词 特色馆藏 普适性 图书馆
分类号 G258.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5.003
Abstract Characteristic collections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preserv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academic resources, unique collections, thematic information and the personalized services. It is suggested to find the universal applicability from the collection contents, organization methods and spread way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unity of the particularity and universality of characteristic collections,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characteristic collections.
Keywords Characteristic collection. Universal applicability. Library.
0 引言
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或相关信息机构依托具有某一方面共性的文献信息资源,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分散的、传统的馆藏文献资源,异构的数字馆藏资源以及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资源) 进行收集、分析、筛选,再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加工处理、标引、组织,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进行传输和发布,提供检索和全文传递服务,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文献信息资源[1]。
学者一般认为,特色是特色馆藏建设的根本所在,特色馆藏内容应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和权威性,应该具有地域特色、专题特色、或者学科特色[2],独特性,是它的生命力所在,是其存在的价值[3-4],但我们在进行特色库建设时,要注意避免刻意寻找特色、为特而特、重视建设忽略使用等现象,无论从建库主题确定、资源内容选取,还是组织方法规范、传播方式创新等方面,特色馆藏建设不应忽略它的普遍适用性。实际上,能否大范围、长时间、持续性的普遍适用,是延长特色馆藏生命周期的重要指征。笔者认为,在突出特色馆藏资源“特殊性”的同时,还应积极研究特色馆藏的“普适性”问题,使特色馆藏的建设和利用具有实际意义。
1 特色馆藏资源内容的普适性
1.1 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的资源
以地域文化为特征建立特色馆藏是最易被认同的做法。因为地域文化具有最明显的排他特征,最容易形成特色和亮点。许多高校馆都以建设具有本地区文化特色的资源庫为突破口,比如三明学院图书馆建立的闽台客家文献数据库,收藏了作为客家人的祖居地和客家文化的发源地的宁化县客家特色地方文献,记载了客家人历史现状等客家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5] ,又如闽江学院图书馆的“三坊七巷特色馆藏”、 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浙江丝绸文化特色馆藏”、江西大学的庐山旅游图书馆等,这类馆藏资源根植于本地文化,充分体现了特色之“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特殊性。
但不可否认,正是由于该类资源极强的地域特征,其受众也只具有很小的范围。由于耳濡目染、口传相受、文化浸润、情感依赖等因素,地域特色馆藏的研究者往往以本地学者居多。所以,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的资源,是以其文化保藏、史料保存的功能为主,象征意义更大,在拥有相对特定的目标用户情况下,表现出较弱的普适性。
1.2 以学科为特色的资源
以学科分野、专业门类为特征建立特色馆藏,是最具实用性的做法。由于学科、专业之间天然的特性区别,对其文献资源进行族性分类、族性建库就显得顺理成章。这类特色馆藏不仅能充分体现其学科、专业的特色,且在行业内往往也能体现其良好的普适性。因为在行业内部,这类资源是通用的,充分体现了“普遍适用于同类对象或事物”的性质。
高校院系资料室的资源内容体系,是以学科为特色的特色馆藏的典型代表。对其他院系师生而言,本院系资料室充分展现了其特殊性;对本院系相关专业师生而言,这些资源又充分体现了其普遍适用性。当然,在这类特色馆藏建设中,应注意解决相同或相近学科特色馆藏分散建设的问题,如西安工程大学、中原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东华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大连大学均建有服装纺织类数据库,又如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均建有食品类特色馆藏等[6],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重复。这需要通过馆际联合、行业协调来加强协作,群策群力,让这类特色馆藏从建设到使用都充分体现合作、多赢的特点,以共建共享促进普适性的提高。
1.3 以典型人物为特色的资源
以在某一方面有突出影响的人物为特征建立特色馆藏,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做法。以此为特征建立特色馆藏,一般是基于本馆已经藏有相关人物的多种文献资料,已经具备一定的建库基础。再者,以人物为线索,不用在建库体例上做更多更细的划分,它的特色即特殊性是浑然天成的。典型人物往往也具有较高的公众接受度,具有良好的普适性,比如衡水学院馆藏开辟的“董仲舒文献专柜”,搜集了大量有关董仲舒的文献资料[7],以董仲舒这个典型人物为线索,汇聚了当时儒家学派的经典思想,在特色与普适之间找到了一定的平衡。
1.4 以某一专题为特征的特色馆藏
以专题为特征建立特色馆藏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做法,具有针对性强、用户特定的特点。专题往往与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它在行业内会具有较好的普适性。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的“规则裁判法数据库”,苏州大学的“海洋专业数据库”等等,都能给特色馆藏建设带来有益的思考。
以专题形式为企业建立特色馆藏是一个发展方向。在特色馆藏建设实践中,组织信息资源的途径大部分来自于学术文献资源,很少收集政府政策、商业信息、行业最新进展信息,几乎不为企业用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专业性信息资源,降低了图书馆特色馆藏为企业服务的地位[8]。这一点也是特色馆藏在服务社会、服务地方上的短板,是普适性不强的突出表现。
2 特色馆藏组织方法的普适性
2.1 标准性、通用性
资源组织方法要符合国际国内通用的文献组织标准。首先在执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描述语言和标引语言方面,必须采用国际、国内通用的数据著录标准,包括格式标准、标引标准、控制标准。其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元数据标准的字段设计,规范元数据的描述力度[9],防止元数据遗漏和冗余。再次確定必备字段,以确保检全率和检准率。规范必备字段可保证特色馆藏在统一平台上的被检中率。最后确保标引质量。标引的标准性影响着资源检索的通用性,制定合适的标引细则,提高标引准确度直接影响特色馆藏的检索效率。
实践表明,建设特色馆藏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某一领域的知识内容和资源的相互关系,构建一个具有层次逻辑性、内容关联性的知识体系[10]。因此,特色馆藏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对文献的表面描述和分析上,而是需要用标准性的方法把文献内所包含的知识加以标引组织,以支持数据技术对它的挖掘和检索。所以,良好的标准性和通用性,有利于实现本馆特色馆藏与其它系统数据库之间的转换和互联、互访,提高检索效率,提高特色馆藏普适性。
2.2 扩展性、包容性
由于文献载体形式多样,文献组织方法也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可扩展性和包容性,如自由分类、TAG标签等,其具有的松散、灵活、自由等特点非常适合大众参与,符合现代社会互动、平等、共享、参与性强的信息交流理念。以众包(Crowdsorcing)为例,美国的杰夫.豪认为众包就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11]。这种形式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没有特定的任务承担者,网络大众都可以依靠自己的相关知识和兴趣爱好,依托网络对信息内容进行编纂、上传。这种方式迎合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容易激发社会的创新力量。如在开展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的手稿录入工作中,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图书馆把边沁的手稿照片发布到专业网站上,鼓励用户在浏览照片的同时完成录入工作,最终完成了6万页手稿的录入;又如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为了将馆藏的古籍善本菜单图片转换为可检索的文本,采用众包模式,让用户帮助摘抄古籍中的菜单,结果众多网络用户很快将1 325 403个菜名从17 538份菜单中摘录出来[12]。以上两个案例都是众包模式下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代表。高校特色馆藏建设可以借鉴采用类似的方法,让广大用户介入到特色馆藏建设中来,这非常符合现代社会平等、共享、参与、互动的信息交流理念,对提高特色馆藏的普适性也有极大好处。
3 特色馆藏传播方式的普适性
3.1 无障碍性
信息传播障碍一直是信息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问题,特色馆藏在使用传播中必然会涉及到很多障碍,比如资源内容被接受程度高低、语言障碍大小、传播通道宽窄等等。特色馆藏使用的方便程度,决定了它的使用广度。即使无法做到消除全部障碍,也应在指导思想上把无障碍传播放到重要位置。对无法远程获取的纸质载体资源,应通过延长时间、扩大范围、减少身份限制、文献传递等方式克服传播障碍。对馆藏的数字资源,应通过扩大IP范围、减少访问限制、全天候访问等方式克服信息传播障碍。减少信息传播障碍,有利于特色馆藏的普遍适用。
3.2 开放性、共享性
特色馆藏切忌只建不用、为建而建,在服务于特定用户特定需求的同时,必须考虑特定用户之外的潜在需求,避免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当前高校特色馆藏的开放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共享程度的提高。很多图书馆特色馆藏的目标用户就是校内师生,局域网外的用户无法访问。尚建翠的调查表明,上海高校特色馆藏共有 88个,其中只有33个数据库访问无外网限制,占全部数据库的38%[13];袁琳蓉的研究表明,四川省高校34家建有特色馆藏的图书馆中,完全限制外网 IP 访问的图书馆有21家,占62% ;在136个特色馆藏中,限制外网 IP访问的达94个,占69%[14];易靖涵调查了河南省23所建有特色馆藏的高校,有5所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可通过外网进行访问,3所IP认证后能访问,其余高校的全部或部分数据库外网访问受限[15]。以上实际现状说明,特色馆藏的开放性还不够、共享程度还很低,其主要原因是建设者还是过多地关注了特色馆藏的特殊性,忽略了其普遍适用问题。
提高开放性和共享度,首先要求我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要有更深入的理解,有学者认为特色馆藏建设无法规避产权问题是造成特色馆藏开放程度不够、服务范围和对象狭窄、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其实立法本意并不影响知识的传播,要知道非营利的学术知识交流、传播是受知识产权法律所允许的。其次要善于利用VPN等技术,扩大资源的使用范围。三是利用推送技术广泛宣传,获得更多人的了解、认可,提高特色馆藏的共享程度。
3.3 持续性
特色馆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生存周期的长短,持续性的数据更新、技术维护将支撑特色馆藏的普适性。在持续性方面,要制定较高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标准,统一软件平台层次,建立完善的标引系统、检索系统、操作系统,规范各类数据库接口、提高互操作性,定期对数据内容进行补充更新、清理和修正,定期对系统的运行状况、存储空间、操作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定期对系统和数据进行硬盘、光盘的备份,定期进行病毒查杀、系统优化等维护工作[3]。
一件事物是绵恒持久还是过眼烟云,反映了它的生命力是否旺盛。特色馆藏或根植于深厚的文化、或有强大的学科支撑,在吸引受众方面应该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要求高校图书馆在特色馆藏建设应关注可持续发展,避免一时一事的应景之作。
4 结语
泛在知识环境下,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改变了用户接收、利用信息的习惯和方法。RSS聚类、专题定制及推送、一站式检索等信息加工、传播方法,对以相关专题信息的集中揭示为特征的特色馆藏建设使用产生了影响。由于利用率低以及对科研教学的支持力度不够,特色馆藏建设被众多研究者所诟病,甚至有学者提出了“專题特色馆藏建设还能走多远”的担忧[16]。因此,在全媒体技术背景下,特色馆藏建设应充分考虑技术变化带来的用户习惯的变化,正视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增多导致用户对图书馆资源依存度下降的现实,在特色馆藏建设的深度与广度上更关注其实用价值,在突出“特色”、强调“特殊性”的同时,着力思考、研究其“普适性”问题,提高其使用率及被认可度,让各馆的特色馆藏真正体现其特色价值,发挥其特色作用。
参考文献:
刘葵波.特色数据库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图书馆建设,2015(4):14-17.
王丽.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质量控制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7):105-108.
张雪莲.论高校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构建原则[J].图书馆,2011(4):119-121.
丁金龙.地方工科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思考[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4):64-66.
曾绍文.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思考:以闽台客家文献数据库为例[J].情报探索,2012(11):71-72.
鄂丽君.高校图书馆学科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1):53-55.
程旭敏.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馆藏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07(9):88-90.
谭红英,李勇.特色数据库面向企业推广现状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12):36-40.
何建新,刘锋.图书馆特色数据库质量控制探讨[J].新世纪图书馆,2011(5):68-71.
王喜和,傅林红,李玫蔚,等.特色之困:国内大学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反思[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4):47-52.
张利斌,钟富平,涂慧.众包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6):154-160.
刘丽.国外图书馆特色数据库众包模式建设调查分析 [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2):23-26.
尚建翠.上海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5):60-65.
袁琳蓉.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后续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12(10):52-55.
易靖涵.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3(4):38-42.
程红梅.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案例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3(6):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