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媒体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
2018-08-29陈帅彤殷琦
陈帅彤 殷琦
【内容提要】本文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1995年-2017年所有媒体融合研究论文及共被引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V的可视化技术,绘制出国际媒体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对国际媒体融合领域发展脉络、重要研究作者、研究文献、贡献国家和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进行了挖掘分析。研究发现,国际媒体融合研究有较早发展历史,近年来再次兴起研究热潮;国际媒体融合研究与健康传播和技术发展联系紧密;媒体融合对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使用与满足理论与解释性社群理论常作为相关研究框架;高影响力的作者与文献数量少,且多聚集媒体融合研究初期,该领域知识基础有一定稳定性;中国在国际媒体融合研究中有较大的潜力。
【关键词】国际媒体融合 知识图谱 Web of science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V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浦尔教授提出,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①自2005年蔡雯教授正式将“媒体融合”(或称“媒介融合”)这一译法作为学理性概念传入我国学术领域后,便一直为学界所高度关注。②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通过梳理若干或个别年份的研究论文,对中国的媒介融合进行了主题归纳与内容分析。③彭兰、方兴东、潘斐斐、李树波采用个案研究法,从传播学和新闻学视角对媒体融合进行了定性研究;喻国明、刘旸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市场营销学视角;钟丹、罗茜、沈阳则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通过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方式勾勒出了国内目前媒体融合的框架与图景。
事实上,媒体融合是一个外来引入概念,对国外研究中这一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的把握对我们理解媒体融合而言尤为重要。郭毅、于翠玲阐释了国外媒体融合的历时性概念和存在的研究视角,但更多学者的研究仅局限于分析特定国际媒体融合实践案例的特点,从而总结其对我国发展的借鉴意义。④这些研究既缺少对国外媒体融合研究发展历程和未来热点趋势的探究,又缺少可视化方式的成果展示。因而本文着重于用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方式,通过对国际媒体融合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分析出国际媒体融合领域近些年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研究主体,挖掘这一领域的国外图景,来为我国媒体融合后续研究提供有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主题词搜索,时间跨度为(数据库最早年份)1950-2017年,检索时间为2018年4月16日,检索式为:TS=(“media convergence”OR“convergence of media” OR“convergent media” OR“convergence media”),共得到250条记录,包含作者、标题、出版物、摘要、引用文献、关键词等28项信息。
(二)分析工具及方法
本文使用陈超美教授团队所研发的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V,对国际媒体融合相关文献的核心作者、发展脉络、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探究,并在此过程中使用到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共现分析等方法。通过CitespaceV这种知识图谱的方式,可以在学科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架构可视化分析中,更加直观地发现隐藏在文献数据中的媒体融合规律。
二、研究脉络与热点分析
(一)研究脉络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最早于主题中提及媒体融合的研究可追溯到1995年《欧洲信息公路和媒体政策》一文。该文在概述欧洲共同体在电信和广播方面的政策举措时提出,“信息社会需要一个涵盖所有媒体的政策框架来避免不同媒体部门政策之间的不一致。由于媒体的融合最終将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框架不应仅限于经济方面,而应考虑到整个社会和文化价值观。”⑤
但由图一可知,直至2005年“媒体融合”才作为重要关键词出现于文章中。1995-2004年只能视为媒体融合相关研究的预热阶段,媒体融合在此阶段尚未作为主研究对象,只作为一种视角对问题加以辅助解释。2007-2011年间出现媒体融合第一波研究热潮,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均直线上升,融合、媒体、互联网在内的18个高频关键词都是在这一阶段提出。2015-2016年则出现第二波研究热潮,论文数量的上升伴随着社交媒体、新闻编辑室等高频关键词的出现。
(二)研究热点
高频关键词既体现了国际媒体融合的研究热点,其变化又能一定程度反映国外关注点的发展趋势。利用Citespace V对关键词词频进行统计,共得到频次≥2 的高频关键词47个。其中频次最高的5个关键词分别为:“媒体融合”、“融合”、“互联网”、“电视”与“新媒体”。虽然“媒体融合”定义是媒体中各种功能的融合,但一般的研究还是针对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互联网背景下,内容、技术和终端等各项环节的加速融合。
在时间线视图下进行标题类聚合,可以将词频≥3的关键词分为十一类。按照其出现的年份时长排列分别是:癌症经验表征、新闻消费、数字报纸、网络新闻、融合文化、利用在线参与、体育、解释性社群、融合媒体、中学和农场安全。
通过表二与图一的比较,可以对国际媒体融合研究得到四个方向的发现:
1.健康传播研究
健康传播研究常与媒体融合双向结合。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医学家或医学社会学家通过互联网上健康表征的研究,评估其医学界定的准确性和质量。关注如何建立网络信息,来改变与深化同专业客户之间的潜力。另一方面,大型医疗或医药机构也在整合网络,以便用户在不同媒体平台上看到越来越准确的信息,从旧媒体来源的搜索引擎和网络链接中将人们引导到资源匮乏但主流的健康网站。⑥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的尼娜·韦克福德等学者提出,性别表现也与这种癌症表征在新、旧媒体研究中的表现相似。⑦因而也有部分性别研究,越来越从媒体融合的角度切入。
2.技术发展
技术发展与媒体融合联系紧密。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信息通信”“互动电视”“手机媒体”等新型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新闻消费方式。信息获取与互动参与愈加方便的情况下,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要想从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中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必然要进行这种业务整合与自身技术创新。
3.媒介素养
媒体融合发展对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媒体素养”“数字素养”“教育”等话题在近五年内涌现为研究热点,一方面说明了媒体融合改变了业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都面临更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随着数字化时代改变了受众接受讯息的数量与质量,普通民众的媒介素养也被提出了更高要求。
4.常用理论框架
大众传播学角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andgratification)、社会语言学角度的“解释性社群”理论(interpretativecommunities)常被运用于媒体融合研究中。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受众接受媒体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动机是研究焦点。解释性社群理论则指出,每个人都是解释性社群的一部分,除了关于字符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解释这些字符的一系列文化假设外,文本没有意义。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受众主体地位更加上升。这两种以受众为中心,重在受众对于媒体内容理解与感受的研究框架,因而更凸显了重要性。
三、研究主体分析
(一)高被引作者
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是在网络分析中刻画节点中心性(Centrality)的最直接度量指標。一个节点的节点度越大就意味着这个节点的度中心性越高,该节点在网络中就越重要。⑧因此,度中心性越高的学者则有着在学界越高的地位。虽然分析结果会因为数据库的选择、关键词的选择等存在一定争议,但这些学者的影响着实不容忽视。本文将被引篇数>=3的学者筛选出并以其中心度进行降序排列,共得到26位学者与一项“无名者”(anonymous)纪录。“无名者”的出现,一般是由年代久远或数据库录入不当而导致。但这一项具有极大的中心度以及高被引次数,对整个研究网络有较大影响,因而本文并未排除其进行研究,而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列入其中。
从表三中可以看出,整体而言,国际媒体融合研究中高被引作者与高度中心性作者较为一致。其中有三位较为突出的学术“领军”研究者。
首先是被引量与中心度都遥遥领先的美国媒体融合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其2003年所提出的“跨媒体叙事”(transmedia storytelling)概念,不仅在学术界,更在新闻、广告、营销等业界拥有巨大影响力。在他看来,不同的故事或故事片段可以分布在许多不同的媒体平台,围绕一个统一的世界观,就可以在各自媒体平台上相互独立展开。同时,他鼓励从用户参与的故事中探索经验,为更广泛的媒体生态来拼凑出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叙述理解。⑨其2004年就曾提出过对于媒体融合的三点重要思考:“媒体融合是一个过程而非终点;媒体融合既是一个由上至下的企业驱动过程,又是一个由下而上的消费者驱动过程;媒体融合的程度在任何方面都是不均衡的,其不仅仅是一种企业的商业行为,还反映了媒介权力的构成和媒介哲学与经济的重塑。”⑩
其次是美国西北大学巴勃罗·博奇科夫斯基教授(Pablo J. Boczkowski)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马克·德兹教授(Mark Deuze)。前者主要研究媒体从印刷到数字文化的转变,后者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工作期间曾与亨利·詹金斯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自己的著述中也一直使用着融合文化的概念。在2008年与亨利·詹金斯共同为《融合:新媒介技术研究》撰写的编者按中,其首次共同提出了“融合文化范式”,指出“融合文化范式要抓住矛盾中的媒介图景,运用政治经济学派和文化研究的视角,努力应对媒介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变化关系。”11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十位的澳大利亚学者阿克塞尔·布伦斯(Axel Bruns)虽然中心度较低,却有很高的被引量。其研究主要针对于用户主导的内容生产,在媒体研究方面,布伦斯提出“守门员”(gatewatching)这一概念,将其与“看门人”(gatekeeping)区别开来,提出网络环境已经造就越来越多的公民记者,颠覆原先“看门人”为新闻采访和大众媒体新闻出版提供的主导范式。12
(二)高被引文献
表四列出了WOS平台媒体融合研究领域高被引文献中心度排列前七名(含并列),其中专著四本、论文三篇,这七篇文献即构成了目前媒体融合研究的重要知识基础。从第八名开始中心度为零,因而这七篇也可以看作是国外研究媒体融合的核心文献。
七篇文献中,只有亨利·詹金斯的《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一书在国内有翻译与发行版本。这本书在2012年译介后也迅速跃升为国内学者研究媒体融合时的高被引文。2006 年出版的《融合文化》一书中詹金斯提到,媒体融合文化主要涉及媒体技术、媒体经济和媒体权力三个面向,而这三个面向又分别可以从媒体融合、参与性文化和集体智慧的概念角度进行阐发。13
在《博客,维基百科,第二人生与其超越:从生产到产品》一书中,阿克塞尔·布伦斯创造了“生产使用”(produsage)这一合成词概念。这一概念模糊了被动消费和主动生产之间的界限,指出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用户之间的区别已经消失。人们通过开放式的参与、共享财富在内的四种特性来创造内容。14从各领域中都可以对这一概念进行解释,置于媒体融合的角度,“生产使用”可以大致概括为逻辑布局和媒体内容合作,这与詹金斯的观点也是不谋而合。
排名4、5、7的三篇文献,都是较早时期从健康传播的角度,通过研究健康信息与人们的媒体实践,将健康问题扩展到公共领域,从而探究媒体活动的互联网潜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引文献年份均在2008年之前,说明该领域有极高的稳定性与延续性,但新兴的突出研究学者尚有所欠缺。
四、研究国家分析
从检索结果的引文和自身所属国家(地区)来看,美国与中国地区占据明显优势,被引与论文总篇数分别占比高达37.65%、25.31%和26.19%、17.86%。美国的排名优势一方面与其教育、科研水平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该数据库和自身语言的本土性有一定关联。我国的高被引量与文章数量也展现了自身在国际媒体融合研究方面一定的影响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互引网络中我国文献的中心度依然与美国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的媒体融合研究起步较晚,最早被引文献尚始于2010年,与美国相差了12年。前文提及的作为该领域知识基础的高被引文献均在2008年之前,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而中国的相关研究只有更加创新与前沿,才能在互引网络中占据一席之地。但从这一点也可以反映出,在媒体融合概念引入的十余年中,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大突破。虽然研究相关历史有限,但已经表现出较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在全球学术影响上也有一定提升。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媒体融合相关文献的提取,以可视化知识图谱的方式,对国际媒体融合的研究脉络与热点、重要研究作者、重要文献、贡献国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国际媒体融合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但近十年才逐渐演变为研究热点。
2007-2011年与2015-2016年分别为国外两次媒体融合的研究热潮。
(二)国际媒体融合研究与健康传播和技术发展联系紧密。
健康传播这一点在目前所有国内媒体融合相关的文献中都未有提及,这也为国内医疗与传媒两个领域提供了参考与借鉴意义。而传媒作为最为敏锐感知技术与生活联系的行业之一,也更要时刻关注最新技术传播的影响与利弊,从而合理地在媒体融合中加以利用。
(三)媒体融合对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新闻学院改革开始,业界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基础上,也要帮助普通公众提高识别与评判新闻的媒介能力。
(四)使用與满足理论与解释性社群理论常被运用于国际媒体融合研究中。
媒体融合背景下,受众对于媒体信息的接受与反馈更为重要,而国内尚缺少从这两项理论框架进行阐释的媒体融合研究。
(五)高被引作者与普通作者度中心性差距极大,高被引文献与普通文献数量也差距极大。
高影响学者与作品均数量过少,且多来源于媒体融合发展前期。虽然相关知识基础体现较高的稳定性,但后续学者与文献影响力的缺失应为当前研究发展敲响警钟。
(六)我国在国际媒体融合研究上已有较大突破与成就,在全球学术影响也占有一席之地。
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中心度与第一位美国尚存在较大的差距,但研究发展体现出积极的态势和极大的潜力。
注释:
①陶喜红.论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J].中国广告,2007(6):160-162.
②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中国记者,2005(09):74-76.
③史红岩、刘艳婧.2015年中国媒体融合研究综述[J].新媒体研究,2016,2(14):16-19.
④黄浩.从美国媒体融合的战略选择看传统报业融媒转型四大瓶颈[J].中国记者,2015(09):127-129.
⑤Schoof, J. and Brown, K. (1995) ‘Information Highways and Media Policies in the EuropeanUnion.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Vol.19, No.4, pp. 325-38.
⑥Seale,C. (2005)New directions for critical internet health studies: Representing cancer experience on the web,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27 (4)(2005),pp. 515-540.
⑦Wakeford,N. (2000)New media,new methodologies. In Gauntlett,D. (ed.) Web. Studies: Rewiring Media Studies for the Digital 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⑧汪小帆、李翔、陈关荣编著.网络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58-159.
⑨Henry Jenkins. (2004)The Cultural Logic of Media Converg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Vol.7 (1):33-43.
⑩纪莉.在两极权力中冲撞与协商——论媒介融合中的融合文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1):45-48.
11Henry Jenkins.& Mark Deuze.(2008)Editorial: Convergence Culture. Converg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Vol14(1):5-12.
12Axel Bruns. (2003). Gatewatching,not Gatekeeping: Collaborative Online News.
13杨玲.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04):64-70.
14David Karpf. (2008). Blogs,Wikipedia,Second life,and Beyond: From Production to Produsage,by Axel Brun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39(6),1132-1133.
参考文献:
[1]彭兰.如何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对全媒体化业务四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09(07):18-21.
[2]方兴东、潘斐斐、李树波.新媒体之道与媒体融合战略选择——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媒体融合20年历程与经验比较研究[J].新闻记者,2016(01):74-81.
[3]喻国明、刘旸.“互联网+”模式下媒介的融合迭代与效能转换[J].新闻大学,2015(04):1-6.
[4]钟丹.我国媒体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NKI的数据分析(2005-2015年)[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6,18(02):12-16.
[5]罗茜、沈阳.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SSC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东南传播,2018(02):1-5.
[6]郭毅、于翠玲.国外“媒介融合”概念及相关问题综述[J].现代出版,2013(01):16-21.
作者简介:陈帅彤,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2015级本科生;殷琦,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