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实”在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作品里的意义

2018-08-29胡蓉黄薇

艺海 2018年2期
关键词:写实仿真技术

胡蓉 黄薇

[摘要]从20世纪艺术家马格里特的作品中,可引出对“写实”定义的讨论,即“写实”是从艺术家本人的生活狀态中得到的形象。艺术创作与生活现实有着微妙的联系。但是,反观影像技术媒介发达的今天,图像技术对实物的仿真程度精确到了精美的层次,人们对于写实的定义的疑惑是写实到何种程度才算是写实?在不同时代和技术背景下人们对于写实的理解都是一个相对变化的概念,需要人们当时的视觉感受去评判。

[关键词]写实造型;仿真技术;超写实主义;视觉感受;流行标签

从20世纪末开始,在对于探讨如何表达绘画主题和关注造型材质的研究者眼里,马格里特①的作品中充满了大胆创意和超常思路。他的作品《情人》( Les Amours)中男女双方蒙着白布激情亲吻,呈现出了神秘感和脱离现实常理的视觉冲击(见图一)。在现实中,马格里特在年幼时曾经亲眼看见投河自杀的母亲浮尸时被衣物覆盖在脸部的情景,不可否认这件事情对马格里特的作品造成的影响——生活中偶然的画面被储存于他的记忆中。如同我们对作家的文学作品提出同样的问题,小说的内容总有着作者生活的片段或成长的缩影,这个回答是真实可靠的。那么在马格里特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对现实生活的写实是促使他创造超写实作品的来源之一,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对生活的写实,对个人经历感受的写实。

在这张《情人》的作品里,马格里特塑造了两个成年人的形象,和他当年的母亲的年纪是相仿的(他的母亲在他14岁那年自杀,享年42岁)。在马格利特的作品中极少数是关注于男女情爱的主题,大多数的作品是展示出冷静的神秘的超现实气氛,他的创造是建立在“非正常”的理性的世界里,独立且有秩序。这张算是唯一的有关男女人物情感的作品却没有以表达男女的情感世界为中心。我们无法从中知道人物的表情,且没有肩部以下的肢体语言,只有吻的动作。画面内容更多的是诠释出机械的、冷静的氛围。相比较于用热烈的色彩或情绪化的笔触来表达情感主题,这张《情人》是异于常态的。这样的理性冷酷的创造方式是否与他母亲有着密切关系?这个问题无法回答,也不需要回答,已足以判断马格里特创作作品的“形象”与其生活写实是相关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艺术家对生活的写实与创作中再现的“模仿式”的造型形象去作为写实主义风格与超写实绘画作品的“写实”部分的形象定位?这将会是一场漫长的讨论。

在摄影图像技术和多媒体软件发达的今天,图像技术对实物的仿真程度相对到了精美的层次,但是人们对于写实的定义反而更加疑惑,什么是写实的?再现现实是什么?在《图像的背叛》里(见图二),我们可以读到两种信息:图像的信息是一个被绘制的写实的烟斗,而文字的信息是“这不是一个烟斗”。两种视觉信息通过眼睛里的感光细胞起始反射,再通过视觉神经传达到大脑皮层,在人类现有的认知范围中这是矛盾的、冲突的。的确,《图像的背叛》是一副油画作品,画家所绘制的烟斗并不是现实可以使用的烟斗,这样也就直接提出一个问题:何为真实?艺术家的作品是真实世界的一种再现形式,还是对所表现对象的客观表达?这些都不算结论,带着疑问看作品《图像的背叛》,在画面中的烟斗下方写着法语“Ceci n'est pas une pipe”(意思是“这不是一个烟斗”)。这句话对应了柏拉图的“艺术是对模仿物的模仿”,它的确不是真实的烟斗,但是它被绘成真实性高,非常“像烟斗”的“烟斗”。那么“烟斗”是理性世界,所有烟斗的概念和形象的共识,是真实的世界;“像烟斗”是对理性世界模仿的客观世界的模仿,是“影子”,是第三级的艺术。在这里真实世界不等于现代观念中的客观世界,但处于艺术家的个人创造表现的角度,尊重于自我的真实感受才是客观写实的作品。

“所有作家都相信自己是个写实主义者,他们都是对的,因为每个人心中‘现实概念都不相同……这就使我们容易理解,为什么每一次文学艺术的变革都打着现实主义的旗号。”③在格雷莱特的书中提到的每个人心里“写实的”标准尺度不一,那么对“现实主义作品”的定义就是个相对定义的范畴。同样在欧洲绘画历史上或者中国近代史上存在着许多与现实主义④有关联的文化艺术运动。

米勒⑤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绘画,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后期法国画坛的最重要的写实主义代表作品,同时也是当时的艺术界的重大变革,艺术品展现的对象从高贵的殿堂到了贫困的农村。如他自己所说,艺术的使命是传播爱,而不是煽起仇恨。所以表现穷人的痛苦时,只是为了表现而表现,而不是煽动对富人阶级的仇恨。米勒所表现的现实社会是他个体所关注的农民贫苦大众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新视觉的“现实”,而贵族权贵所关注的也是上流社会糜烂奢华的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过渡的“现实”。在这里需要探讨的是米勒所关注的不是绘画风格或绘画技巧层面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表达出人文情怀的主题,或者说是一个相对于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化的新时代观。同样,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界兴起的中国现实主义美术潮流也是社会客观条件和历史变更的自身的选择:西方的现实主义( Realism)也可作为写实主义,当时陈独秀和徐悲鸿将它作为改良中国文人画和开始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引进国门。在1920年左右徐悲鸿、林风眠等开始留法的艺术之路,中国的绘画教育界开启了新的模式,开始学习西方写实主义艺术与写实的造型手法。在这里,写实的造型手法是指以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达,芬奇⑥所注重的从自然科学的严谨角度(包括几何透视学,明暗体积,解剖学等)传承下来的欧洲古典绘画风格(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以及以写生为基础的绘画模式。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这一阶段的欧洲绘画潮流如何变革,对绘画对象的观察模式和写生方式都是客观现实的。但是“它并非是一种固定化的‘现实,人类通过另外方式、角度的语言对该现实的‘构成实在重新认识后,它就改变而成为了与认识它的方式、角度的语言相对应的另外一种现实。”⑦康有为曾经想通过研究找出中国古代品画论和文献资料里所谓与绘画写实相呼应的“应物象形”等的理论依据。而古中国之“六法”⑧是相对于古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绪,“不求形似”等意境而总结的参考准则。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西方文化的主观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很难有客观联系。然而在徐悲鸿等艺术家主观意识的推动中,以造型写实为基础的绘画写生模式在中国影响至今(在这里不包括印象派、立体派、摄影技术等发展至今的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视觉变革潮流)。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界出现了有一定代表性的“痞子文学”(代表人物为王朔),相对应的盲流艺术家以及玩世现实主义的态度,带着“那种对现实生活最真实的感受以及对现实的嘲弄和无聊感。”⑨虽然在1991年画家孔永谦的“文化衫”里没有直接运用写实的造型方式制作作品,但这批20世纪60年代生的艺术家所关注的是生存的态度,如幽默的、戏谑的、轻松的……这也是一种对“现实”的认识和表达方式。而今天,以写实为造型手段仍然是艺术家们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在安迪·沃霍⑩的食品系列中,《罐头汤》(见图三)成为人们眼里的主角,被关注的是这样密集摆放的超市商品,罐头汤的图片是具像的、真实的,它能抓住人们的眼球,它也主动在帮助人们寻找大脑里存在的熟悉的逛超市的图像记忆,各类商品都是这样真实的存在于现实生活里。那么,今天的社会存在的商品化现象是现实,是客观的世界,这里不是反驳柏拉图的观点,而是這样的艺术作品所提出的问题又一次把艺术作品的模仿能力放大了,模仿难道不是造型写实的一种最基本方式吗?艺术品真的变成了镜子,让人们在感受自己的存在,反思生活的现实!

如前所述,在现实主义题材中关于写实的含义是基于一个造型写实和艺术流派对现实的主观认识的范畴来讨论的,而“所谓纯粹的客观实在,指与人类的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纯天然性的实在,它与人类的任何判断、认识和想象无关。人类一旦对其实施判断、想象、认识,它就已经与人类发生关系,而成为现实。⑾”因此来判断在现实主义题材里的“现实”部分造型写实的手段是个主观人类的行为,而文章最开始提到的关于超现实主义的“明确强调受理性控制和受逻辑支配的现实是不真实的,只有梦幻与现实结合才是绝对的真实、绝对的客观。”⑿在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理念里“现实”的部分是反对受控于理性思维和逻辑常态的,在人类主观意识制定的理性框架下,“现实”应该是有神秘、恐怖、荒诞、怪异的特点,这些不够“完美”的部分才算是写实的状态。所以在马格里特的画面里把现实与梦幻,过去与未来,白天与黑夜等矛盾因素放在了同一个画面里,它超越了“现实”的现象却更加能表现出“现实主义”的意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追求的梦幻效果有着它自己的审美准则:“不可思议的东西总是美的,一切不可思议的东西都是美的,只有不可思议的东西才是美的。”⒀在不可思议的画面中,所有的作品中的元素都集中于一个个独立的时间或视觉空间,达到了极致逼真,甚至是改变现实的效果。同时他们认为“梦幻能显示‘生命永恒的‘彼岸,只有用梦幻纠正现实,改变现实,才能推倒通往‘彼岸的墙,达到神妙的超现实的境界。”⒁我们可以看到,写实在超现实主义画派的作品里是为了达到目的的表现手段,只有在借助于可靠的,以“写实”为基础的图像造型才能转达出超现实的戏剧性,激发对人内心的潜意识的探索,最终达到改变“现实”的境界。在这里我们无法讨论出超现实主义在美学上的意义,但可以看出它对人们的视觉感受,尤其是今天的视觉审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个影响仍然是停留在对图像的真实程度的视觉感受上的。那么,在人类视觉感受还无法完全抛开写实的具象的前提下,人们从前和今天所谈到的写实的作品都是重要的、必须的,也要认真、小心地继续探索它未来可能出现的新使命或重生的方式。

注释:

①列耐马格里特(1898-1967)比利时画家,20世纪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人物

②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③罗贝格雷莱特《从写实主义到现实》1965纽约格鲁弗出版

④现实主义(1848年的绘画潮流)法国,代表人物有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和理论家尚费勒里

⑤让费朗索瓦,米勒(1814-1875)19世纪最重要的法国现实主义画家

⑥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专长于绘画、天文学、医学等领域

⑦张修林,《现实、存在和价值》哲学家、诗人

⑧中国古代品画论“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⑨李茂丹.《中国当代玩世现实主义绘画潮流成因浅析》,美与时代(期刊).2011年11期

⑩安迪.沃霍(Andy Warhol)美国波普艺术(PP Art)的发起人,以丝网制作的人物肖像画而闻名于世。

⑾张修林.《现实、存在和价值》

⑿安德烈-布列顿,翻译于论文《超现实主义与绘画》.1928.法国

⒀安德烈-布列顿.翻译于《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法国

⒁同上

参考文献:

【1】罗贝一格雷莱特.从写实主义到现实1965.纽约格鲁弗出版

【2】张修林.现实、存在和价值.哲学.

【3】李茂丹.中国当代玩世现实主义绘画潮流成因浅析——美与时代(期刊).2011年11期

【4】陈池瑜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的新传统及其影响——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N0.2

猜你喜欢

写实仿真技术
虚拟仿真技术支持情景构建
基于仿真技术的信号平面布置验证
河西走廊岩画图像流变及特征
浅析刘小东绘画风格的当代意味
《刺客聂隐娘》中独特的动作美学
第六代导演的美学追求
人机工程仿真技术在车门装焊工序中的应用
AMESim仿真技术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应用三维仿真技术模拟弹子锁异常开启
PSCAD/EMTDC-MATLAB联合仿真技术在SVC控制系统仿真建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