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为导向的病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探讨*
2018-08-29兰作平余园媛
彭 兰,兰作平,黄 琼,余园媛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01331)
《执业医师法》的施行和确立,对促进医学院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我国医学教育水平提出新的要求[1]。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其医学综合笔试是对考生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临床综合能力和思辨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的综合测评[2]。《病理学》是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既属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核内容,也是学生接触疾病学习的第一门学科,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具有特殊的学科特色和重要的学科地位。为了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更顺利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培养方式就必须紧密结合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3]。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又称颠倒课堂,是近年来基于网络科技和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自2012年引入我国逐渐得到重视和关注。翻转课堂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翻转学生的角色,该教学模式重新调整了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分配,更大程度地将知识的预习、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习更加个性、灵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4-5]。二是翻转教师的教学呈现,用新技术、新方法代替传统的填鸭式的讲解[6]。
从医学基础学科教育着手,明确学生将来的职业定位,将执业(助理)医师的思想、思路逐渐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在课堂中进行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本研究基于将引入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校2014级专科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级共22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试验组(n=112)和对照组(n=111)。
1.2方法
1.2.1教学模式 两种教学模式对比见表1。
1.2.2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见图1。
1.2.2.1课前准备 展示教学目标(考纲要求):(1)掌握再生的概念;(2)掌握各种细胞的再生潜能;(3)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4)创伤愈合、骨折愈合。教师将PPT电子课件、微课视频(创伤愈合)、临床病例(断肢再植)及相关章节考题上传到网络,设计出引导性的问题。学生上课之前,先学习PPT电子课件、观看微课视频及分析临床病例,查阅其相关资料,针对性解答相关问题。然后将课前遇到的各种问题反馈到小组组长或授课教师的留言板处。教师根据反馈的这些问题,确定课中讨论的相关内容,使得授课内容能有的放矢[7]。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教学模式对比
图1以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2.2.2教学设计 第一节课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和教学大纲及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章节进行侧重的讲解(如再生的概念以教师讲述为主;各种细胞的再生潜能由学生自学;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以教师讲述为主);第二节课进行讨论和答疑,最后教师总结复习(如创伤愈合与骨折愈合,以学生自学为主,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团队,利用课本上的知识讨论解决病例分析中提出的问题,掌握皮肤的创伤愈合及骨折的创伤愈合过程,皮肤创伤愈合的分类,最后请小组代表就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发言, 教师现场评价)。
2 结 果
2.1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试验组[(73.85±7.5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8.59±9.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过程评价 发放问卷219份,收回219份,回收率为100%,其中试验组110份,对照组109份,见表2。
表2 问卷调查结果(n)
3 讨 论
3.1以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为导向的病理学教学模式 本校在基础医学阶段设立“培养医师专业能力”的教学目标,调整以学科理论为中心的教学考查体系,实现基础医学与临床学科联系的教学模式,推动基础医学整体教学流程改革的深化。具体操作如下:(1)在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中,以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刚为模板,考试内容为基础,考试深度为重难点的突破,减少识记的知识内容,保留基础的知识点、重点和重要理论体系,加强医学知识运用。在教学设计上强化本学科基本知识点和理论体系外,还应加强与其他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联系与融合,使基础医学知识准确的定位于整个医学体系。能解决教学内容多和课时少的矛盾,使学科教学流程整体优化;能更好地进行多种教学环节的改革,安排相应的教学大纲。(2)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模式,不断探索能在基础阶段中反映医师培养质量的量化考核体系,增加以临床分析等考察临床思维为主和基础横向联合分析的综合性分析题,充分反映出医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效果。建立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病理学模拟题库,密切关注国家医学考试改革的动态与发展方向,并不断充实更新。教学考核也转变为以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为主,以期待提高医学生们的专业素质、能力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的合格率。
3.2教学模式的改变 作为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成为 “乐知者”,首先自己要做 “乐业者”;要想做到这些,教学方法模式就应该有创新性和改革性,教学内容必须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教学安排及设计中,教学资源都尽可能围绕学生的优质学习去重新思考、配置[8]。90后的当代医学生,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有了巨大变化,思维活跃、喜欢个性化教育手段、行为目的性强、善于利用信息平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知识的传授大部分在课前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手段辅以完成,知识的内化则在课堂中在教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作中共同完成[9]。有以下优点,(1)翻转课堂在空间和时间上更加自由:学生在课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目的性强、自由支配时间多。教师的发布的教学内容以短小、精湛,配以趣味化声音及多彩的视觉刺激的微课、微视频等;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接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移动学习,不受理论教学课堂时间的局限。更适合现代学生学习特点,易于被接受[10]。使学生在较少时间内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2)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有课前学习这一环节,就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并把这些问题带入课堂,在课堂上可以让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不容易出现厌学情绪[7];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的自主学习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也维持组员间相互协作的模式和融洽的关系,使学生之间共享学习信息和资源,共同承担起自主学习的责任;在这种模式下,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弥补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或学生在独立学习中的不足[1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互帮性、创新性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尤其是病例分析中的问题,通过小组代表发言,分组交叉评价,教师评讲等多种教学环节可以优势化体现,加强“基础与基础”和“基础与临床”各学科的联系,有利于开展多种综合性课程,促进执业(助理)医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能和教学改革的针对性;(3)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前教师要有精心的准备,选取各小节的重难点,知识点细化后。结合原有的病例分析资料、PPT、图片、视频、动画等制作成微视频或微课程,对本小节提出自学需要解答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授课教师精心准备和策划。课堂上,指导小组进行讨论,与教师交流,建立多角度的合理的评价体系共同探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终将知识进行内化。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保障,对课程的改革起积极的导向作用。课后,监督学生在网在线完成练习题,促进对知识的巩固。翻转课程不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授课空间、课堂时间和教学地域,真正突破了高职高专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相对自主的个性化学习和团队协作[12]。
该研究在《病理学》课程采用引入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给枯燥的、难懂的病理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启迪与生机,提升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真正的改变学习方式,增加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机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多,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载体,实施的《病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既可以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扩充,也能推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对医学类其他基础或桥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课下的自学:教师如何更好地监督和指导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提高;课堂资源能否进行网络化、搭建更丰富平台、教学资源用二维码扫描的方式发布更为方便等。在课堂上:如何更优化教学设计、进行更合理的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等。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与解决。在以后的教学改革中,笔者还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探索和思索未来更好的教学模式,能够融合信息化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