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18-08-29卞志翔陈佩华顾慧益朱士建

重庆医学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丹红维持性二聚体

卞志翔,陈佩华,顾慧益,朱士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脏内科 201900)

随着社会发展及疾病谱的变化,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据统计,英国ESRD年发病率约为109/百万人[1];而全球ESRD患者数量已由1990年的42.6万人增长至2000年的106.5万人,预计2020年将达360余万人[2]。而我国肾脏疾病发病率与发达国家相近,预计我国ESRD 患病人数将在数年内达到200 万人。因此,ESRD,尤其是透析患者的预后成为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透析治疗已成功挽救了众多ESRD患者的生命,但总体生存率仍然较低。但目前尚缺乏公认有效的改善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和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拟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北部)肾脏内科血液透析中心,共计有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参与了本研究。本研究由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炎症、感染或其他急性并发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在观察期间生活能自理,无明显水肿,采用药物控制血压、血糖,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纠正肾性贫血。60例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1~72岁,平均(49.57±18.42)岁;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中位持续时间为26个月(3~97个月)。原发病因包括糖尿病肾病1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高血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22例和其他病因5例。两组患者入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对照组仅予常规基础治疗未给予丹红注射液及类似功效药物。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Z2016866,每支10 mL)加入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病情,同时口服降压药、复方α酮酸、活性维生素D制剂及铁剂,规律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指标的基线值比较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后于非透析日(为避免抗凝剂影响检验结果)分别检测各患者血清清蛋白(ALB)、血浆纤维蛋白原、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A1和ApoB、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vW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观察有无与丹红注射液相关的不良反应。

2 结 果

两组血脂状况、ALB、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vWF和hs-CRP水平的基线值类似。对照组中TG、TC、HDL-C、ApoA1、ApoB、ALB、Fib、D-二聚体、vWF和hs-CRP水平在为期2周的研究中没有变化。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周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中的D-二聚体水平和vWF水平明显下降(P<0.05)。反映炎症因子的指标hs-CRP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相比之下,应用丹红注射液2周并未影响到TC、TG、HDL-C、ApoA1、ApoB、ALB、Fib的水平(表2)。

表2 基线和8周后的实验室参数

*:P<0.05,与基线比较

3 讨 论

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一种全身性的炎症因子的标志物[5]。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及脱落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全身和粥样斑块局部的炎性反应可促进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6]。研究显示其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强有力的、独立的、预测性的危险因子。而在透析患者中,更是微炎症状态的标志性物质[7]。vwF是参与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反应的黏附蛋白,参与止血作用。多项研究表明,vWF是血栓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亦与血小板功能亢进,凝血时间延长有关。因此vWF升高显示患者的高凝状态及血管内皮损伤。

同样的,血浆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单体的特异性降解产物,血管栓塞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手术、创伤等均可导致D-二聚体水平不同程度的增高。D-二聚体的升高反映了凝血系统和或纤溶系统的激活,是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指标,可以作为体内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物之一[8]。有研究证实,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当D-二聚体水平超过0.25 ng/L时则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增加4倍,因此认为D-二聚体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相关心血管意外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即分析了丹红注射液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对hs-CRP水平降低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丹红注射液在控制炎性反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且治疗组在应用丹红注射液2周后D-二聚体、vWF水平降低显著(P<0.05)。透析患者自身防御机制易被破坏,易导致组织和血管内皮损伤,造成凝血——纤溶系统紊乱,而丹红注射液在纠正凝血功能方面亦有良好效果。

丹红注射液作为一种依托现代制药工艺提取中药丹参和红花有效成分而制成的中药水针剂,其主要药效成分为水溶性的酚酸类物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丹参、红花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淤类中药,丹参具有祛淤止痛、活血通经之效,丹参酮ⅡA、磺酸钠及丹参素为其主要有效成分。研究发现,丹参多酚酸盐不仅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改善心功能的作用,还可抑制凝血,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改善机体的高凝状态,防止动脉血栓的形成,稳定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提高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抗自由基作用,对保护细胞,控制炎性反应有一定效果[9]。药理实验证实,丹参可影响血浆D-二聚体负向调节、降低自主分泌水平,而这也是丹参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10-11]。《本草纲目》记载红花性温,味辛,入心、肝经,有活血通经、化瘀止痛之效,其有效成分红花苷和红花黄色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扩张小动脉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功能,并且能减少脂质过氧化物(LPO)生成,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细胞的作用[12]。

因此有大量临床研究[13]表明,丹红注射液对于各类心脏疾病、缺血性脑病、周围神经病变、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对于透析患者的炎症因子与凝血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丹红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D-二聚体、vWF和hs-CRP水平,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微炎症状态。且在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本项研究证明应用丹红注射液可以有效逆转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栓性凝血现象和内皮损伤,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极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丹红维持性二聚体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