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汤豆腐干
2018-08-28清心
清心
上海话,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方言,是吴语的重要代表之一。和众多吴语系方言一样,上海话保留了许多古汉语因素,老派上海话有入声、有濁音,拥有强迫性的规则连续变调等。自从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租界后,移民的涌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上海话一跃成为吴语区发展最快的语言,形成多种吴语方言共存的新上海话。
同时,上海租界设立后,对外贸易蒸蒸日上,为了与外商打交道,商人竞相学习英语,英语与上海话结合的“洋泾浜英语”随之出现。这些“洋泾浜英语”后来泛化为市井俚语,为当下上海方言注入活力。如意为聪明机灵的“门槛精”(Monkey猴子),浑水摸鱼的“混枪势”(chance机会),衣着鲜艳时髦的上海老小资“老克腊”(color色彩)等等,十分鲜活有趣。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话中的一些古汉语用语依旧古今相通,如“侬(你)”“居(鬼)”“辰光(时候)”“今朝明朝(今天明天)”等等。由此可窥,上海话古今并存,中外相撞。
方言中一些俚语往往源于一些文化典故和趣味故事,但随着时代的推移,现在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一辈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上海话的古旧俚语“回汤豆腐干”。电影《舞台姐妹》中月红和姐妹春花重归于好,开始新的舞台生涯时这样说道:“我还是不想唱,回汤豆腐干难为情。”“回汤豆腐干”在这里喻指月红重新开始唱戏。
豆腐,以黄豆制之,相传是汉淮南王刘安所造。在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清稗类钞》中,有详细记载“回汤豆腐干”的做法及其引申义的由来:“既成为豆腐矣,加以酱油而煮之,即缩而硬,日豆腐干。杭州天竺山市所售者,颇著名,进香之±女恒购之。至日暮不售,则再煮之,日回汤豆腐干,质益硬,味益佳矣。”无独有偶,旧上海也有一种专售茶叶蛋、豆腐干的街头小贩,他们将当天没卖完的豆腐干取出晾干,次日再放入锅内重煮出售,称回汤豆腐干。
关于“回汤豆腐干”,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据《清稗类钞》记载,清末年间,有两个好朋友——汤吉甫和余伯奇,他们一开始在某公司当秘书,不久,汤以故引退,闲居于津,有人强烈推荐他做官,汤天性清高自傲,便拒绝了。无奈囊中羞涩,又无公家俸禄,伯奇于是把汤的窘况告知公司主管人,为他谋求重操旧业。主管人说:“此君姓汤,若再来,非回汤豆腐干乎?”伯奇说:“回汤豆腐干,质虽硬。味自佳,君试尝之”。主管人明白汤是有才之人,便应允了,于是汤吉甫就成为了“回汤豆腐干”。所以上海方言俚语的“回汤豆腐干”也就有了干回老本行,重操旧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