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腕带佩戴率的效果分析

2018-08-28孙字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腕带精神障碍品管圈

孙字莲

【摘要】 目的:对精神障碍住院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对腕带佩戴率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38例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9例,观察组应用品管十大手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照组未开展相关活动,对两组患者腕带佩戴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腕带佩戴率为98.75%,对照组为74.6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825,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明显提高患者腕带佩戴率,确保患者的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品管圈; 腕带; 佩戴率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3.08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3-0184-02

品管圈属于一个自发组织的小团体,其内部成员工作互补或贴近,依据特定的程序对工作现场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进行持续的、全面的质量管理。对于住院患者来说,实施腕带佩戴身份确认制度,保证了护理及医疗等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1]。而对于精神障碍患者而言,自制能力缺乏,往往对护理及治疗工作不配合,腕带佩戴依从性较差,佩戴率较低。本组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638例精神障碍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对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腕带佩戴率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38例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其他系统、器官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9例。对照组中,男203例,女116例;年龄18~64岁,平均(36.3±4.1)岁;包含精神分裂症164例,情感障碍128例,因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精神及行为障碍20例,其他7例;平均住院时间(27.8±14.6)d。观察组中,男205例,女114例;年龄19~65岁,平均(35.9±4.3)岁;包含精神分裂症167例,情感障碍127例,因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精神及行为障碍19例,其他6例;平均住院时间(27.2±14.9)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未开展相关活动,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具体方法如下。

(1)成立品管圈小组。品管圈小组由8名成员组成,包含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各1名,2名护士及3名护师;由2名圈员推选主管护师作为圈长,确定圈名,对各位圈员提出的主题通过头脑风暴法进行项目评价与评分,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提高精神障碍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2)活动计划制定。结合主题,从拟定计划、分析要因、把握现状、解析问题、设定目标、实施评价、拟定对策、确认效果等方面,对圈员在活动开展期间各自所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确定。(3)分析要因及把握现状。对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腕带佩戴率按照自制腕带佩戴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对照组未开展相关活动,运用柏拉图、鱼骨图及查检表等品管工具,对腕带佩戴率低的原因进行查找[2]。结果如下:①医护人员对腕带信息未核实,核对意识不强;②患者认知不足,不清楚腕带的重要性;③腕带书写字迹不统一,信息字体模糊,辨认难度大;④腕带材料导致过敏体质患者皮肤出现瘙痒、发红等反应;⑤精神科工作繁忙,部分护士没有养成核对腕带的习惯;⑥护士对患者过于熟悉,认为不必要核对腕带;⑦腕带被病友扯断。利用二八定律,圈员分析影响腕带率低的重要原因[3],包含医护人员核对意识不强、患者对腕带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及腕带材质问题等。(4)目标设定。通过目标值公式[4],最终将本次研究的目标值设定为90.28%。(5)拟定对策與实施。依据可行性、效益性及经济性等因素进行评价,对实施方案进行选择,并对实施的具体措施进行讨论与制定。①强化佩戴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核对腕带的意识。对腕带佩戴制度进行制定,护士对腕带信息书写要规范,对字迹不清、破损的腕带要及时更换,对佩戴流程要规范,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患者信息进行采集与核对后,在腕带上正确填写,并告知患者腕带的重要性,为患者进行佩戴。患者住院期间,要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与患者多沟通,使其佩戴腕带的依从性得到提高[5]。依据自制腕带查检表,每天定时对所有患者腕带佩戴情况进行检查与记录。②提高患者对腕带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加强健康宣教,对部分患者腕带脱落的原因进行调查,针对性的给予宣教,让患者知道腕带在其身份确认、安全治疗等方面的作用;其次,在输液、抽血等治疗过程中,护士要对腕带进行核对,并加强宣教,让患者指导腕带的功能,从而提高患者佩戴腕带的意识;最后,针对腕带佩戴的目的、重要性及意义,可利用每月公休座谈会向所有患者进行宣教,强化患者腕带佩戴意识。③腕带材质合理选择。腕带材料通常为医用PVC材料,具有防水、柔软的特性,但部分患者对此类材料过敏,因此可选择佩戴纸质腕带[6]。腕带佩戴不宜过紧,以可放下1~2指为佳,手腕较细者可适当收紧腕带。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其腕带佩戴率达到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对患者进行诊疗时,对核对制度要严格执行,对患者的身份进行识别与确认,在核对时,至少对年龄、姓名两个项目进行核对来确认患者身份,保证所实施的操作与患者的相互对应的,确保治疗正确[7]。对于精神科收治的患者而言,多数因精神障碍而失去自知能力,在对患者问话时,患者要么保持沉默不语,要么答非所问,造成在护理、检查及治疗过程中,无法通过询问患者获得患者的年龄、姓名等资料[8]。此外,护理工作由于是三班倒制度,且住院患者人数较多,患者周转速度较快,很容易在治疗及护理工作开展中,出现差错,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为了对患者的身份能够正确地识别,佩戴腕带是非常必要的举措。

为了提高精神障碍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开展品管圈活动也是必要的。从本组研究来看,腕带佩戴依从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腕带佩戴的作用不了解、不清楚,所以,需要在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及对患者实施治疗、护理期间的护士向患者反复讲解腕带佩戴的重要性及佩戴的目的,不断强化患者腕带佩戴的意识[9]。此外,医护人员在实施护理、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对腕带信息核对不严格也是腕带佩戴率低的一个原因,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腕带佩戴率,对医护人员腕带核对意识加强培训,落实核对制度至关重要。

品管圈活动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使护士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凝聚力等都得到提高,促使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10]。在此次品管圈活动中,依据PDCA循环模式,圈员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程序,对腕带佩戴率低的问题进行查找,分析原因,通过设定目标与制定对策,最后对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提高了腕带佩戴率[11]。期间,圈员之间沟通交流增加,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团队凝聚力加强,在发挥團队力量的基础上,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根本性的提升,确保了患者的安全[12]。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提升,护理工作开展更加人性化。在品管圈活动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方法更加科学,并且能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及时了解,对患者存在的各种问题能够给予解决,及时疏导患者心理,使护患关系得到大幅改进,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对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使患者腕带佩戴率得到提高,同时也加强了圈员医护工作能力,提高了医护团队工作效率,改善了服务质量。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笔者所在医院精神科形成了腕带佩戴制度、流程,佩戴标准得到规范,可作为其他科室借鉴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娟,何卫娥,张平.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病区护士查对手腕带执行率中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7):171-173.

[2]苑海英,马翠芳.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佩戴腕带依从性的影响[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6):223-225.

[3]王萌,王海娟.品质管理圈在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27):1632.

[4]张冬英,郭婷.品管圈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手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8):32-34.

[5]欧艳,钟晓凤,代申婷.“品管圈”在提高基层医院儿科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6):200.

[6]吴炳菊,毛孝容,蒲华蓉,等.应用品管圈提高住院患儿腕带佩戴率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6):139-141.

[7]杨显会.品管圈在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中的作用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0):167-168.

[8]高樱,罗顺清,李晓君,等.运用品管圈降低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6):709-712.

[9]涂姝婷,谢莉玲.品质管理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5,44(10):1403-1405.

[10]沈念红,钱一平,胡筱峰,等.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2):126-128.

[11]尹建红,张绍果,苏琳.品管圈在提高病人腕带佩戴依从性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21):2672-2673.

[12]江淀淀,王自秀,刘剑梅,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J].蛇志,2013,25(2):124-126.

(收稿日期:2017-11-17)

猜你喜欢

腕带精神障碍品管圈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80例临床疗效观察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四川省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电腕带”遏制购物欲
Misfit×Swarovski
Misfit EKOCUCLE腕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