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化产品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与困境

2018-08-28唐飞

求知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文化产品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

唐飞

摘 要:文化产品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能起到榜样示范、价值传导和情怀感化作用,有助于帮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树立正确意识形态和提升民族自豪感。当前,文化产品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面临生产制作不够精良、管理环节不够规范和消费环节不够认可三大困境。

关键词:文化产品;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困境;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文化产品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1)榜样示范,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文化产品通过舆论导向、文艺表演、文学作品、影视媒体等方式,潜移默化地传播社会主流文化取向、价值观念。就世界观而言,文化产品通过其纪录片、新闻报道、地图册等具体形式,向受众展现世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帮助其对周围世界形成完整的认识;就人生观而言,文化产品通过影视作品、人物专访、个人传记等方式,直观全面地刻画人物形象,使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更加突出;就价值观而言,文化产品通过媒体评论、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形式,用自身承载的案例作为示范,加以主流评价,帮助受众树立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2)价值传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意识形态。文化产业目前已成为人们精神消费的主要供应源,只有通过和借助于文化产业这一具体载体,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才能得以实现。青年一代是国家重要的人力储备,青年的信仰与价值观如何,直接决定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正确利用文化产品价值传导功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价值观念的培养,文化产品的价值传导功能即通过文化产品自身的感化,引导青年树立主流的价值观,教育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自身价值而奋斗。

(3)情怀感化,帮助大学生提升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捍卫精神领土的最有效武器,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底蕴的象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产品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青年在社会中接收的信息种类繁杂,来自外国的信息自然会对本民族文化形成冲击,如果缺乏文化自信,就会削弱一些青年的民族认同感,降低文化自信,不利于文化传承与保护。反之,如果文化产品充分发挥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可以达到相当出色的效果。

二、文化产品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困境

(1)生产制作不够精良。面对商业化浪潮,文化产业难以避免被市场所左右,商业利益成为创作者的首要目标,生产环节的逐利化和快餐化,使得产品在形式、内涵等方面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历史性题材文化产品的内涵被消解,大众观赏类节目形势趋同且思想含量匮乏。

(2)管理环节不够规范。管理部门作为文化产业的第一负责人,在监管层面有责无旁贷的义务,但当前管理环节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反映出国内文化市场监管的困境。

(3)消费环节不够认可。文化产品最终是要面向消费者,在市场上进行流通的,大学生是文化市场的重要消费群体,大学生对文化产品信心不足,勢必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发挥。大学生思想活跃但欠成熟,容易把对主流文化产品的批判当做成熟、把对社会现象的抨击当做个性。对主流媒体的信任感降低,对爱国主义文化产品产生抵触心理,进一步加深教育难度。青年大学生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是如何合理规划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但当前的文化产品往往营造出一种乌托邦式的故事,如某些爱国主义电影编剧将“爱国主义”理解狭窄化,将“爱国主义”局限于革命时期题材的范围,讲述故事单调,人物形象较为刻板,时代背景与当代社会相去甚远,难以引发当代大学生的共鸣。

文化产品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能起到榜样示范、价值传导和情怀感化作用,有助于帮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树立正确意识形态和提升民族自豪感。当前,文化产品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面临生产制作不够精良、管理环节不够规范和消费环节不够认可三大困境。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充分认识文化产品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将文化产品中蕴含的各种思想、信息通过各种文化元素加以表达,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创造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史 君.文化产业发展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2]关丽兰.文化产业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良性互动[J].人民论坛,2012(35):196-197.

猜你喜欢

文化产品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两点思考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还需迈过几道坎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