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营销学”依托泛雅网络平台翻转课堂的实现和评价

2018-08-28周建兴

求知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教学效果翻转课堂

周建兴

摘 要:为探讨翻转课堂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专门选取某校营销专业2个班级进行教学模式的对比实验。一个采用传统教学,一个应用泛雅平台翻转课堂,比较两班学生成绩的变化。

关键词:泛雅平台;翻转课堂;“市场营销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在2017—2018年第二学期,选取2016级两个平行班级,4班为实验组,采用泛雅平台教学,共计44人;7班为控制组,采用传统教学,共计27人。教者均为长期任教对口单招一线的高级讲师。实验时间为半个学期,期中考试实现教考分离。

二、翻转课堂的实现

(1)首次课启蒙。第一次课在机房,并要求每个学生携带手机,开通无线网络。教师给每个学生泛雅平台的账号,让学生在电脑上登录账号,并把通用密码修改成个性密码。然后让学生用手机下载超星“学习通”App,安装成功后进行手机登录。教师教会每个学生用电脑和手机两种方式进入所学的课程“市场营销学”,并对各项操作进行演示。

(2)课前自主学习。在泛雅平台“市场营销学”课程学习中,每个章节至少分为理论学习、同步训练和在线答疑三个栏目。学生只要登录泛雅平台或进入学习通,不需要教材,就可以自己进行在线学习。

(3)课堂互动教学。教师通过登录教学空间,可以清晰了解到课前学习的完成情况、学生自测情况,可以收集整理出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讨论。

(4)课后巩固和延伸。教师在网上布置课后作业,限定时间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利用教学视频再次巩固所学内容,并完成网上限时作业。

三、研究效果对比

1.自学情况对比

为了解课前有多少学生进行了自学、自学效果如何,笔者对控制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询问、统计和检测。控制组27人中表示进行过预习的有13人,占48.1%。通过泛雅平台视频观看记录及自测记录可判断实验组学生是否进行过自学,数据显示44人中有6人没有上网学习,自学人数占86.4%。

2.课堂表现对比

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问卷、数据统计,从课堂投入兴趣程度、课堂问答频率、课堂参与度等几个方面完成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学生课堂表現的调查。控制组对课堂内容感兴趣的所占比例为72.8%,实验组感兴趣的所占比例为89.1%。控制组课堂提问平均每堂课8次,实验组为21次。控制组课堂参与的主要形式包括学生发言、课堂检测、上台演示、课堂讨论等,平均每堂课总耗时为12分钟(一堂课40分钟),占课堂总时间的30%;实验组课堂参与的形式包括发言、手机抢答、手机投票、限时测试、分组讨论等,平均每课堂耗时31分钟,占课堂总时间的77.5%,每堂课的学习效果当堂反馈。

3.期中考试成绩对比

期中考试采用教考分离,两班考卷相同,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控制组班平均分为57.81,及格率为48.15%,优秀率为3.70%。实验组平均分66.55,及格率77.27%,优秀率为6.82%。从成绩对比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及格率明显要高,但优秀率优势不明显。

4.学生满意度对比

通过问卷和网络调查分析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控制组非常喜欢的有22.4%,比较喜欢的有56.8%,一般的有8.9%,不喜欢的有11.9%。实验非常喜欢的占52.7%,比较喜欢的占27.5%,一般的占11.3%,不喜欢的占8.5%。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泛雅平台上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比较受中职学生喜欢,能够促使学生提前学习,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得到提高。且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起到促进的作用。

四、教学反思

“市场营销学”依托泛雅网络平台翻转课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了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也为学生日后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泛雅平台教学也存在相当大的局限,这将是今后需要努力突破的。

参考文献:

[1]金 陵.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唐一峰.在高职院校中引入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进行通识教育的设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9).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学教学效果翻转课堂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融合双创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生态平台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