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管理专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途径初探

2018-08-28陈敬芝

求知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途径企业

陈敬芝

摘 要:文章认为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模式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探索了建立该模式四个方面的途径:在学校层面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将教师与企業资深人员进行轮岗交流和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最后探讨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企业;零距离对接;途径;问题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旅游业经历了起步、成长、拓展和综合发展四个阶段,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以国民大众旅游消费为主体、国内与国际旅游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在开拓了大量旅游市场的同时,也对旅游管理人才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培养高质量的旅游管理人才成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必要条件。近几年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很多学校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实践培养模式,效果不一。

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作为一种有效模式,是指在培养的各个环节都与企业进行合作,使企业参与到专业学习、思想教育、实践教育乃至就业等各个环节,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就学校来说,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来着手。

一、在学校层面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指导委员会是对整个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方向性的指导,它的成员应该由企业老总、业界专家以及骨干教师组成。该委员会的职责在于为学校提供行业内最新的国内外信息,帮助学校在适当的时候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对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以及职业能力进行确定。学校根据委员会的意见,在其帮助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比如,专业指导委员会认为在旅游活动过程当中,游客对旅游服务有相对更高的要求,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的几率相对更大,所以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以及道德修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专业培养中侧重其肯学肯干以及不怕吃苦的精神,锻炼他们抵抗挫折的心理素质。在培养计划中就要专门设计这些培养环节,如军训、思想教育或者参与时间等,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立可以促使校企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促进校企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共赢。

二、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

就具体的企业种类来说,旅游管理专业可以与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景点以及旅游行业协会等进行合作,建立包括旅游领域各个环节的系列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操作平台以及实践机会。在基地的建立和建设过程中,要尊重企业以及行业的习惯和意见,聘请相关领域的资深人士来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使专业教学能够与行业实际的需求充分接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能够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以在宾馆建立实习基地为例,宾馆英语课程是在学校课堂上完成的理论教学,在这一环节结束之后,立即进入实习基地所在宾馆进行实习,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宾馆的资深人员进行现场的指导和讲解,这样就能够达到活学活用,随学随用的目的,提高教学的效果。对于其他理论课程如导游服务、导游基础以及旅游英语等都可以以此模式进行,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实习,对教学质量具有较好的提高效应,也是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一个有效培养。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在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锻炼实践操作技能,在培养一专多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旅游管理人才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三、将教师与企业资深人员进行轮岗交流,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虽然教学最终是为了企业使用,但是教学总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在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中不能及时地掌握最前沿的业内情况。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都不能掌握业内最新情况和最新动向,学生就更加不能接收到最新的知识,不能适应实际需求。这就需要充分地与企业建立轮岗交流制度,使教师对现实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将这些现实情况和问题带入教学中来,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应该制订学校认可教师“走出去 引进来”战略,制订长期制度,将学校承担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派到旅行社、旅游点、旅游协会以及酒店等相关行业,将企业高层管理者、自身成员以及相关专家吸引到学校,开展交流工作。这里的外派或引进并不是只有几天或者几周的经验交流,而是进行工作的交流,让学校的教师在企业交流工作半年或以上,使企业的这些相关人员在学校进行半年以上的教学工作,通过切身感受和体会,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

四、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就业环节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旅游管理专业在就业环节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有效方式,其主要从三个步骤来实施。首先,学校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这是“订单式”培养的基础。通过调研,学校要明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结构、类型以及相关素质、技能和知识的具体要求。同时向企业发出合作邀请,了解企业意向,增强之间的了解和互信。当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订单式”培养就可以有效实施。其次,在确定了培养模式之后,学校要与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和磋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既达到学校教学要求,又达到企业使用要求。最后,在以上环节都完成的情况下,与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相关协议,协议要对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学校须按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企业则要按照协议接收合格的订单人才。协议上要凸显“订单式”培养的特征:校企合作的规范性、教育资源的互补性、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和毕业生就业的定向性。

五、在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与企业进行零距离对接在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学校的主动性较高,企业方面则比较低,很多企业认为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愿积极投入。校企合作办学给原先的教学日常管理和评估带来新的挑战,要求建立一整套新的符合校企合作办学特点的教学管理和评估体系。有些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在就业初期习惯不断地跳槽更换工作,使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证,这也是一些企业不愿积极投入校企合作办学的原因。

要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外联系交流力度,扩大自己的合作伙伴领域,依靠各种资源如校友等的影响力,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学校要在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中探寻双赢的机制,使学校和企业在这个机制下都能够直接看到自身的利益所在,这样才能提高双方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廖文碧.浅谈高职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5).

[2]王翠清,陈 敏,张巍巍,等.涉外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唐山学院学报,2010(6).

[3]刘晓杰.高职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共育模式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15).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专业途径企业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