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五要”

2018-08-27顾小京

文理导航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新课标

顾小京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加强行动研究,以德育引领教学,以情境激发建构,以任务驱动运用,以合作助推学力,以反思催生高效,不断优化学科育人路径,优化语言学习心理场,优化语言实践策略,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突破教学瓶颈,建构高效课堂,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学;教学主张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阐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必须培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在强调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的同时,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优秀人才。笔者拟从五个方面阐述自己的教学主张,探讨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应如何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建构高效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一、要以德育引领教学,科学处理语言教学内容,不断优化英语学科育人路径

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标指出,实施高中英语课程应以德为魂,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课程的育人价值是通过具体的语言学习过程逐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破除狭隘的学科知识教学思想,强化在语言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优化对英语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关注学生情感发展、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做到既培养语言能力,又涵养品德,健全人格。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深入研读语篇,挖掘教学内容的德育内涵,捕捉有价值的德育生长点。要重视学生已有的道德认知和体验,利用语篇中具有道德启迪意义的事件适时创设能引起道德共鸣的语言学习情境,通过角色扮演、项目活动等形式促使学生主动运用英语思维,积极开展道德判断,使学生触景生情、知理明德,在主动体验中有所感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内化道德规范。在语言技能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真设计组织语篇深层解读分析活动,引导学生在深度思维中从理解语篇思想内容走向关注自我、自然与社会,理解体悟生命、生活、生存的真谛;从学习语篇的语言知识走向鉴赏评价语篇蕴含的文化信息和价值取向,在感知文化差异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不断提升道德境界。

二、要以情境激发建构,适时创设实践体验场景,不断优化语言学习心理场

新课标指出,高中生应能在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中,运用知识、技能以及各种重要概念、方法和观念解决问题。教师要以语篇为依托,围绕课程所涉及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主题语境,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能激发学习体验积极性的问题情境,逐层深入,激活图式、创设情境,导入新知、走进情境,实践运用、融入情境,拓展延伸、回归情境,在“激活—呈现—实践—拓展”的过程中不断提供丰富的情境供应和学习支架,通过循序渐进的情境化语言实践活动,在教师、学生、情境三者之间形成多维互动的心理场,使听、说、读、看、写语言学习活动和情感体验活动有机融合。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遵循真实性原则,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语言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情境中的事件、地点、场合、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等要素,明确活动中人物的身份和关系,营造现场感,拉近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形成积极的心理氛围,吸引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中主动、得体地运用已有知识参与活动,获取、理解、体验、鉴赏、评价新的语言文化信息,分析解决情境中设置的问题,在情境化的实践体验中逐步建构意义,内化概念,丰富图式,发展思维,提升学用能力。

三、要以任务驱动运用,积极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不断优化语言实践策略

新课标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教师要以二语习得理论为指导,以语言文化知识的输入为铺垫,以任务型活动成果的输出为驱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设计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活动链,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学习、信息整合、意义探究、文化比较和价值判断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学会得体地运用语言,提高语用能力。

根据英语教育的真实性原则,任务型活动应是真实的,或与真实世界、现实生活相关联。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善于发现语篇主题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联,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充分挖掘语篇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思维品质的潜在因素,在培养获取、阐释信息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理解文化内涵、分析文化异同的能力,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活动的设计、组织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的问题构建内在关联、递进发展的任务链,引导学生在理解语篇主题意义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自主发现,在分析问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发展语言能力。

四、要以合作助推学力,科学组织合作学习活动,不断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否有效地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式学习是衡量他们学习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活动在英语教学中很常见,但笔者常常发现一些学生习惯于独立完成任务,不愿与同伴合作交流;一些外向而且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发言踊跃甚至强势,致使其他成员没有充分表达观点的机会;还有一些学生则缺乏学习主动性,旁观、等待、不作为。从教师表现看,不少教师在布置任务后,重视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持以确保后续的成果展示环节能顺利进行,忽视对学生合作交流情况的关注和管理。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教师要科学运用合作学习理论,积极探索将课堂教学与合作学习有效融合的策略。教师要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分组,明确各组成员的角色分工,努力营造民主、合作、平等的沟通氛围,建立起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依赖关系;要精心设计组内和组际的交流共享活动,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基础,以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为主要形式,适时指导、介入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与文本、同伴之间形成对话场,使各自的观念、情感相互碰撞,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要细化合作学习活动的评价原则,以组内交流、组际竞赛为检查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从个人表现、合作情况、组内贡献、成果质量等维度综合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合作技能,促进学生在与同伴的取长补短中学会调整学习策略,逐渐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继而使课堂呈现出有利于提升思维品质,激发深度学习的良好生态。

五、要以反思催生高效,积极开展教学行动研究,不断突破高中英语教学瓶颈

在探索如何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将面临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为了能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教师要把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方法和教学效果,尤其要加强对长期存在的各种费时低效问题和教改中出现的实施效果与教师意图不一致问题的反思,积极开展教学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对特定环境中特定问题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发展的研究过程。教师要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从学生、教师、教材、环境等多个方面分析问题成因,提出假设,确定问题,制定行动研究方案和计划,设法解决问题,最后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评价效果,发现新的问题,为后续研究做准备。要加强同事间的合作,积极构建研究共同体,合作共研,在追问、假设、实践、验证、反思、校正、再实践的循环发展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实践,使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更有利于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使彰显语言文化魅力,激发深度思维,凸显能力培养的优质高效英语课堂成为常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教学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