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
2018-08-27杨建设
摘要:小说教学目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现有的知识教不好,一个是现有的知识不够用。针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教师在小说三要素的教学中应着重于把握三者的关系,还应借鉴微型小说的审美知识,调整小说知识的教学方式,使练习成为学生掌握小说知识的桥梁。
关键词:小说阅读;知识;教学
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说明是:引导学生阅读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学生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这一抓手,但当前小说教学普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现有的知识教不好,一个是现有的知识不够用。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教好现有的知识
钟启泉曾说:“在现在的中小学小说教学中除了被拧干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 [1]可就这有限的知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孤立地分析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这样的教学不但不得要领,而且割裂了一篇篇趣味饱满的小说。笔者认为小说三要素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1.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孙绍振教授指出:“在正常的环境下,人物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多层次结构,只有把人物置于不寻常的环境之中,他的内心深层就暴露了,因而人物的性格是环境逼出来的。”[2]笔者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人物性格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课文。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他忍了,后来被陷害发配沧州,他逆来顺受,在路上差点被公差暗杀,幸亏鲁智深相救,他想着有朝一日和妻子团圆,继续忍受,直到后来到沧州看守草料场,发现高衙内派两个人来烧草料场,欲置他于死地。这时他的英雄气概就显示出来了,义无反顾地把来人杀了。在外部环境的逼迫之下,林冲从一个逆来顺受的教头变成了一个奋起抗争的英雄。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人物性格是环境逼出来的”这一理论知识。
2.人物和情节的关系
为了表现小说人物的深层结构,作家常会把人物放到极端的情境中进行考验,因此,在引导学生分析小说情节发展的时候,切不可脱离了人物的性格。在《老人与海》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引导学生分析老人的性格和情节发展的关系。在老人与鲨鱼的博斗过程中,随着情节的发展,老人的处境越来越艰难,老人的对手越来越强悍,从一条鲨鱼到两条鲨鱼到一群鲨鱼,而老人手中的武器则是越来越少,从鱼叉到绑在桨上的刀到船桨直至最后没有一件武器。正是在这样极端情况下,老人的深层性格才显露出来。我们看到了一个面对外界巨大的压力仍然顽强不屈、勇往直前的老人形象。
3.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关系
有的教师在分析环境描写时只注意到自然环境却忽略了社会环境,常说:“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作用”。这样的分析对于学生把握人物形象作用不大。反之,如果教师把人物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相结合起来,则能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在《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林黛玉的动作、心理描写时切不可忽略了其与环境描写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贾府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陌生环境之中,林黛玉的一言一行“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如在选择座位时她表现得非常谨慎:先在三间耳房等候王夫人时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后来在三间正室王夫人往东让黛玉上炕,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便不上炕。这两处不上炕一处是表现了黛玉在下人之前的自尊,一处则是表现了她的有教养不越礼。后来贾母设宴时在座位选择上她也十分推让,直到贾母做了解释,她才肯入座。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黛玉的动作、心理时不可忽略了她所处的环境。
二、及时更新小说知识
教师除了教好现有的小说知识,还应不断吸收各方面新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以往的小说教学对叙述技巧的鉴赏仅停留于对小说写作特色的总结概括上,这是不得要领的。现有的小说知识主要是关于中国传统长篇小说的,这不太适应实际教学中的节选式选文教学,再加上高考主要考查的是微型小说的阅读,因此容易出现教师教的小说知识与学生学的内容以及考试的考察内容相脱节的现象。 在当前关于小说美学的研究中有很多成果是值得借鉴的。如笔者在教学中就引用了凌焕新关于微型小说美学的研究成果,在他的《微型小说美学》一书中有许多关于微型小说的审美知识值得借鉴, 单单就关于情节的知识中,就有“复杂化的单纯”“突轉式的发现”“睹影知竿的侧见”等。 [3] 这些知识对学生把握微型小说的情节特点是很有帮助的。
三、把握小说知识的教学方式
我们的语文教材是以选文为主的教材,以人教社教材为例,高中小说单元在必修三和必修五共有6篇选文,只附了两篇短小的知识短文。因此,小说知识的教学方式应以集中为辅分散为主。
小说知识的集中学习主要指对教材中的知识短文的集中学习。人教社必修三和必修五两个小说单元在选文前面附了两篇知识短文,向学生介绍了小说的特点和鉴赏小说的方法。两篇知识短文的学习,教师一般是安排在学生阅读选文之前。由于短文内容较抽象,学生对短文的理解不深,这样的学习难免流于形式,对学生阅读小说的帮助不大。教师如果把知识短文的学习安排在选文教学之后,教师用学过的文章来例证短文的内容,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选文的复习,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说知识。
小说知识的分散学习主要指教师把一个个知识点分散到选文中,学生随文来学习这些知识。这要求教师根据选文的特点来选取知识点。人教社必修教材有:人物与环境(小说一),情节与语言(小说二)两个单元。教师在教小说一时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人物与环境这方面的知识,而在教学小说二时则应侧重于学习情节与语言方面的知识。
四、选择适当的知识呈现方式
教师在教小说知识时选取怎样的呈现方式是很关键的。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关注自己的阅读进程,另一方面还要关注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运用,如果教师不能选取合适的知识呈现方式势必会干扰学生的阅读进程,使学生的阅读任务难以顺利完成。在小说知识的教学中一般采取明示式的方式,在学生阅读选文之前,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个知识概念,在完成了知识概念的学习之后再引导学生用这个知识概念来解读小说。如笔者在执教《祝福》一课涉及“叙述视角”这一问题时,先复习学生学习过的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由对文中“我”的分析,引入小说选用小伙计作为叙述视角的妙处,最后再对小说叙述视角进行系统介绍。在教学中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呈现叙述视角这一知识概念,而且选取了学生以前学过的比较熟悉的课文作例子,可以让学生迅速地理解叙述视角这一概念。在给学生介绍“叙述视角”时笔者暂时不把它的分类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的定义告知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再作引入。这是因为笔者发现在小说知识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个新的知识概念时,作的定义不应太繁琐,否则的话学生会把大部分的注意力停留在概念上,导致其接下来的阅读进程难于流畅的完成。
五、 练习为掌握知识的桥梁
小说知识的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小说,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在一个新的平台上解读小说。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运用新的知识时,可能会过于关注所学的知识而使阅读进程难以流畅进行,或者学生只关注了阅读而忽略了运用所学知识,因而只有通过练习,学生的意识才会渐渐地从所学知识转移到当下的阅读,直到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关注成为潜意识时,学生的阅读才能流畅地进行,这时知识就转变为能力了。小说知识的迁移练习可以采取当堂练习或课后作业的形式,练习设计的关键在于文本的选择上,应该选取隐含同一知识点的文本,如关于“叙述视角”的知识点迁移,可选《林黛玉进贾府》作为练习,让学生思考曹雪芹选择林黛玉的视角来介绍贾府的效果。当然,小说知识的迁移练习还包括考试测验,考查时应侧重考查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知识解读小说的能力。
小说知识是突破小說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瓶颈,可以提高小说教学的效率,因此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重视小说知识教学,教好小说知识并不断地充实小说知识。
注释:
[1]钟启泉.语文教育展望[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孙绍振.文学性讲演录[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凌焕新.微型小说美学[M] .北京:凤凰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杨建设(1974—),男,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阅读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