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档案宣传工作路径问题

2018-08-27张思斯

文教资料 2018年8期
关键词:新媒体

张思斯

摘 要: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新媒体的产生,高校档案宣传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寻求更大的进步。本文阐述了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高校档案宣传工作的优势,分析了高校档案部门在利用新媒体宣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了新媒体时代开展高校档案宣传工作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档案宣传 路径

档案宣传是档案服务用户的重要窗口,在普及档案文化,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增强档案影响力,发挥档案教育等功能上起着舆论先导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不断涌现,它们以即时性、交互性、海量性、共享性等优势,刷新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为高校档案宣传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但新媒体在给高校档案宣傳工作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的档案宣传工作成为摆在高校档案部门及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1.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档案宣传工作的天然优势

新媒体时代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大众开始追求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样的信息获取方式。新媒体更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更能吸引受众眼球,利用新媒体载体开展高校档案宣传工作有着以下天然的优势。

1.1新媒体的应用降低了高校档案宣传的成本。

在新媒体未出现之前,高校档案宣传工作只能依赖于海报、宣传册、展览等形式,不仅需要不小的费用,而且宣传效果不理想。新媒体为高校档案宣传工作提供了更多免费开放的平台,比如在新浪建立官方微博、在微信上开设公众号、在QQ上组建粉丝群、在天涯上设立品牌空间等。新媒体在为高校档案宣传工作提供免费平台的同时提供了低成本的传播。很多信息在传统媒体时代要花费大量费用推广,而在新媒体时代,只要发布的信息内容有创意、能产生共鸣,受众就会进行自主传播,这根传播链条理论上可以无限延伸,呈现出倍数的病毒性传播效应,从信息源之后的传播完全由用户们免费自行完成。

1.2新媒体的应用扩大了高校档案宣传的范围。

传统的高校档案宣传形式以海报、展示橱窗、实体展览、电子显示屏等为主,由于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信息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新媒体的出现有效地扩大了高校档案宣传的受众范围,拓宽了档案宣传的渠道,丰富了档案宣传的内容和形式。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档案宣传工作,信息的发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受众只要在网络连接的状态下就可接收查看信息。新媒体的全球传播性为高校档案宣传工作扩展了广阔的空间,突破了传统宣传工作影响面狭窄的弱点,使高校档案宣传对象由原来的“校内”扩大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使受众人数从传统的有限变成了无限,极大地扩展了档案宣传的辐射区。

1.3新媒体的应用增强了高校档案宣传的互动性。

传统的档案宣传模式是信息的单向传播,即只是向受众推送信息,缺乏有效的互动,处于被动地位的受众很容易将档案宣传信息忽略。微博、微信作为新媒体的突出代表,其最显著的特色是互动性。高校档案部门利用这两大媒体的互动优势,可以实现档案宣传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交流。例如,利用微信、微博发布宣传信息,鼓励受众进行留言评论,档案部门及时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就受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解答。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发布有奖征文、有奖问答等活动,通过此类形式的互动交流,深化高校档案部门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档案宣传的吸引力。利用新媒体工具的良好互动,在互粉、互转和互答中发挥新媒体的集成效应,扩大高校档案部门的整体影响力,拉近档案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提升大众对档案工作的认同感,展现高校档案部门的良好形象,为档案宣传工作的深度发展营造良机,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2.新媒体时代高校档案宣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档案宣传上具有天然优势,逐步被高校档案部门关注和应用。近年来,高校档案界使用新媒体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但媒体运行、技术应用、传播渠道等与目标愿景的差距较大,存在特色不明显、媒体运用层次浅、缺乏长效管理等问题。

2.1自身定位不清晰,缺乏品牌意识。

高校档案部门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首先要进行自我定位,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个性鲜明、辨识度高的宣传形象。当前一些高校档案部门对需要打造什么样的形象、运用新媒体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发展运营目标是什么这类问题没有明确的定位,宣传方向、内容不明确,使得自身的馆藏优势难以得到发挥。

2.2媒体应用表面化,缺乏技术性。

网站、微博、博客、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在高校档案宣传工作中起步较晚,与在其他领域的运用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新媒体运用层次浅、水平低,其优势未能完全释放。通过浏览各高校档案部门的微博、微信、网站等,可以发现以下问题:首先,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宣传内容形式较单一,主要以纯文本信息为主,配以少量的图片,统计图表都较为少见,更不用说采用音频、视频、3D效果或者Flash动画形式。其次,检索系统不够完善,在多数情况下只能查找到全宗目录找不到案卷,或者有案卷目录的情况下找不到文件。再次,新媒体平台间的链接率低,各高校档案部门各自为政,尚未形成全国高校档案网络体系,导致资源和信息不能共享。

2.3忽视用户需求,缺乏长效管理。

纵观各高校档案部门的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站,有的档案部门在新媒体平台上对用户的提问及时采取回应;有的则疏于管理,没有利用好新媒体平台,缺乏互动。能利用不同新媒体平台的特色深层次运用,开发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的档案部门很少。普遍的情况是,提供的服务种类少,内容不丰富,信息更新的频率慢,公众通过新媒体平台发送的意见和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解答。由于缺乏持续有效的管理,一些高校档案部门的新媒体账号在初期维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基本停滞不前,忽视内容的更新和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致使部分账号人气低迷,发布的信息传播的范围小、影响力弱。

3.新媒体时代高校档案宣传工作的路径选择

目前,高校档案部门对新媒体的利用还处在摸索前行的阶段,可想而知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档案宣传时会遇见诸多困难。这就需要高校档案工作者客观看待现实,积极查找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稳扎稳打的宣传步伐,对新媒体宣传形式进行不断探索。同时要积极学习一些先进的已经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的档案机构或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利用新媒体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方面的宝贵经验,结合切身实际,探索适合的宣传之路。

3.1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良性融合。

随着新媒体发展的日渐深入,信息传播的新工具、新平台层出不穷,这些不同类型的新媒体在档案宣传工作方面各有优势,高校档案部门在利用其开展宣传工作时,是有的放矢还是全盘兼用便值得商榷。从高校档案部门的现状来看,要实现全盘兼用新媒体宣传方式还不具备现实条件。这就需要高校档案部门合理选择合适的媒介方式。一方面,诸如展板、海报、传单、实体展览等线下的宣传方式富有冲击力、体验感强,另一方面,微信、微博、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宣传方式传播迅速、互动性强,高校档案宣传工作者应整合包括传统渠道在内的多种资源,以取得全新的推广效果。

3.2加强部门间的相互协作。

高校档案部门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时要履行好宣传主体的责任,协调好自身与相关部门间的关系,将档案宣传工作视为一项长期性、持久性的工作来开展。首先,高校档案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合作,一方面可以使不同档案馆间的特色馆藏资源得到共享,另一方面可以为档案宣传工作提供更加丰富和完整的档案资源,奠定良好的信息基础。其次,与本校的宣传部门合作,把档案宣传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宣传体系,依托和借助学校的宣传机器,可以更有组织、更有计划、更加深入地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更有利于把档案工作融入学校的整体工作中,更好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最后,与学校的社团合作。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是接触新媒体最频繁、应用体验最深刻、受辐射最广泛的群体。因此,让学生社团参与高校档案宣傳工作,可以集合社团成员的智慧,创新宣传形式,把单一枯燥的静态宣传扩展为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互动式宣传,增强宣传效果。

3.3挖掘贴近读者的宣传内容。

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为档案宣传工作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高校档案部门要充分发挥优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档案宣传工作更具吸引力。首先,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实现特色档案展览。通过这些平台将档案部门最具特色的藏品、定期开展的有特色的展览活动等发布出来,让受众更了解档案工作。其次,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各种“应时应景”的宣传信息。例如历史上的今天学校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出了什么样的名人等。通过这种宣传,激发受众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档案宣传的关注度。最后,档案宣传的语言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语言体系,以吸引受众积极参与及广泛关注。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正处于日趋成熟的阶段。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高校档案的媒体宣传,是档案宣传工作的必然趋势。高校档案部门要加快新媒体技术的更新步伐,积极拓展媒体宣传渠道,以快捷的传播方式、丰富的内容形式、特色的互动交流吸引更多的社会大众关注高校档案事业。

参考文献:

[1]王楠.新媒体视阈下档案宣传工作路径探析[J].兰台世界,2017(2).

[2]尹志杰.新媒体背景下档案宣传工作策略探究[J].新闻战线,2015(12).

[3]刘振华.新媒体环境下档案宣传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J].档案时空,2017(2).

[4]夏素华.新媒体时代我国档案宣传工作探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