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2018-08-27张群肖陈君康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乌梅功能性疗效

张群肖 陈君康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位于上腹部的一个或一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灼热感、餐后饱胀感及早饱,也包括上腹部胀气、嗳气、恶心和呕吐等[1],中医上属“痞满”、“胃脘痛”、“积滞”范畴[2]。多项多中心研究[3-4]指出,在未经检查的消化不良患者中FD占了较大比例。FD虽不是致命性疾病,但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健康[5-7]。我国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但内镜检查费用明显低于西方国家[1],故一种有效的经验性治疗方案是必须的。指南[1]指出,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和经验,中药治疗确实可改善部分FD患者的症状。随着临床中医药领域的不断发展,在脾胃病方面各类治疗方式层出不穷,而乌梅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轻瘫、胃黏膜癌前病变等有一定疗效。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例并不在少数,采用乌梅丸治疗能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本院就诊符合寒热错杂型FD诊断的患者,共3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在饮食调整的基础上,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41.51±5.11)岁,治疗前平均症状评分(15.7±3.2)分;治疗组,男9例,女8例,平均(41.63±5.08)岁,治疗前平均症状评分(16.2±2.8)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罗马Ⅲ标准[2]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②中医辨证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2],属寒热错杂型,临床表现为痞满、胃脘痛、嘈杂反酸、腹冷便溏、嗳气纳呆,舌质淡、苔黄,买弦细或弦滑者。(2)排除标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长期或近期有服用影响胃肠功能药物者;②有严重精神疾病及妊娠者;③有其他影响胃肠动力的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如消化道溃疡、胃肠肿瘤、肝胆胰疾病)者;④有其他严重的全身性或系统性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乌梅丸加减治疗。用法:乌梅20g,党参15g,黑附片、干姜、黄连各12g,肉桂、黄柏、蜀椒各6g,细辛3g,当归15g,桂枝10g,加水500 ml,先煎黑附片,再入乌梅,后投其余药味,煎至200ml,分早、晚餐后温服,每次100ml,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西药。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治疗。用法:莫沙比利,口服,5mg/次,3次/d。两组均于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8],临床症状采用统一表格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分别记录胃腹疼痛、胃脘痞闷、嗳气泛酸、恶心呕吐及餐后饱胀、早饱感等临床表现。对症状给予0~3分评分:0分,症状消失;1分,症状轻微,偶尔出现;2分,症状较重,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影响;3分,症状非常严重。

1.5 疗效标准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制定,如下:(1)临床治愈: 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0%,保持>2个月不再复发。(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少或改善>2级,或疗效指数为70%~90%(含70%)。(3)好转: 症状、体征减轻或改善>1级,或疗效指数为30%~70%(含30%)。(4)无效: 症状、体征均无好转,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证候总分-治疗后证候总分)/治疗前证候总分×100%。疗效指数<30%为无效;30%~70%(含30%)为好转;70%~95%(含70%)为显效;≥95%为临床治愈。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

3 讨论

据统计,我国以消化不良为主诉的患者约占普通内科门诊的11.05%、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52.85%[9]。采用FD罗马Ⅲ诊断标准对消化专科门诊连续就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符合诊断标准者约占就诊者的28.5%[10]。西医目前一般选用促胃肠动力药、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助消化药等[2],但长期服用莫沙必利、奥美拉唑等可能导致药效减弱而症状复发。

本病的临床表现有恶心、纳呆、痞满、腹冷、腹胀、腹痛等,其病机是以脾胃气虚为本,寒热错杂为标,致使脾气当升不升、胃气当降不降,中焦运化之权失司,遂出现以上诸症。乌梅丸方中含辛温之附子、干姜、肉桂、细辛、蜀椒温中散寒,又有苦寒之黄连、黄柏清热燥湿,两相合用有辛开苦降之功。党参、当归则善补养气血、扶助正气,合桂枝以养血通脉,行佐使之功。乌梅取其健脾之效,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11],乌梅具有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促进消化,促使碳水化合物代谢等功效;结合临床观察,说明乌梅有改善胃肠消化功能的作用。此外,桂枝、肉桂可改善微循环,黄连有抑制胃酸分泌和抗菌作用;干姜、川椒有抗菌和改善胃肠道功能作用;附子、细辛有镇痛作用。综上所述,乌梅丸具有改善微循环,调节胃肠道功能等作用,用以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持久、不易复发的特点。

猜你喜欢

乌梅功能性疗效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乌梅水泡脚治足跟痛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老拉肚子,喝乌梅茶
巧手乌梅汤,开胃又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