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8-08-27王璞王琦李涤病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左心室步行西药

王璞 王琦 李涤病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是因心肌损伤导致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引起心室泵血功能下降,最终引发的以全身肺循环或体循环瘀血、水肿、呼吸困难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由于该病发病率高、预后差、家庭及社会负担大,故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上,常规给予西药治疗时疗效欠佳,且长期使用西药治疗易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患者耐受性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喘证”、“水肿”等范畴,心阳虚衰是其主要病理机制,中医治疗多以温阳益气、活血利湿等为主。参附注射液主要由红参与附子组成,具有回阳救逆、益气温阳等功效,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可发挥明显的优势[2]。本资料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自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3]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7~85岁,平均(67.5±6.6)岁;病程1~15年,平均(4.6±2.7)年;原发病为冠心病2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肥厚型心肌病3例;心功能分级为II级8例,III级24例,IV级11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8~83岁,平均(68.2±6.4)岁;病程1~14年,平均(4.1±2.4)年;原发病为冠心病3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心功能分级为II级11例,III级23例,IV级9例。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V级。(3)左室射血分数(LVEF)<50%。(4)年龄 45~85岁。(5)对该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重症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重症心肌病、心脏瓣膜病者。(2)伴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4)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者。(5)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6)近期重大外伤或手术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药物使用剂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参附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规格50ml/支)治疗,将50ml参附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2周。

1.4 观察指标 (1)Lee心衰积分: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Lee心衰积分,包括呼吸困难、胸片异常、肝脏肿大、下肢水肿等,分值4~18分,得分越高表明心衰程度越严重。(2)6min步行距离: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6min步行试验,统计患者在6min内步行距离。(3)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抽取2ml肘静脉血,采取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夹心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4)左心室功能:采取超声心动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5)不良反应: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定[3]参照心功能与Lee心衰积分制定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心功能恢复至I级或改善2级,Lee心衰积分降低>75%;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但未达I级,Lee心衰积分降低50%~75%;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加重,Lee心衰积分降低<50%或增加。以显效及有效为总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38/43),与对照组的62.79%(27/43)相比显著上升(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6min步行距离、Lee心衰积分、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Lee心衰积分、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Lee心衰积分、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6min步行距离、Lee心衰积分、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

表2 两组6min步行距离、Lee心衰积分、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6min步行距离(m) Lee心衰积分(分) NT-proBNP(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277.45±52.34 412.45±58.67* 8.12±1.27 2.81±1.25* 4334±523 638±186*对照组 43 286.73±49.27 352.67±61.24* 8.09±1.14 3.96±1.38* 4285±718 935±204*t值 0.847 4.622 0.115 4.050 0.362 7.05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左心室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左心室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左心室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LVEF(%) LVEDD(mm) LVESD(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43.78±3.56 52.04±4.28* 61.24±5.56 52.05±3.85* 50.24±3.25 40.24±2.53*对照组 43 44.29±3.82 48.16±4.52* 60.85±5.12 56.45±4.12* 49.75±3.14 44.32±2.48*t值 0.640 4.087 0.338 5.117 0.711 7.55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出现了1例头晕头痛、2例心悸、2例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发生了2例头晕头痛、6例心悸、7例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心力衰竭的发病率约为0.9%,且近年来处于逐年升高的趋势[4]。尽管近年来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因该病导致的死亡与再入院风险仍较高。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上,其治疗方法近年来不断改进,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强心、利尿、扩血管、干预神经内分泌功能、调节免疫等,但均无法有效延缓心力衰竭病程进展。随着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广泛使用,大量研究证实,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可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5]。

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阳气衰竭,不能温煦脏腑,使肺肾脾三焦气化失司,水湿内停,出现气促、浮肿、肢冷等痰饮、血瘀标实之证。治宜扶正固本、温阳益气。参附汤出自《世医得效方》,是峻补阳气以救暴脱之剂,由人参与附子两味中药组成,可振奋心阳、回阳救逆。参附注射液是由参附汤经现代工艺研制而成,有效成分包括乌头类生物碱与人参皂苷,可通过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促使脂质过氧化反应被抑制,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6]。参附注射液可对心肌细胞钙通道起到阻滞作用,可使细胞中游离的钙离子浓度降低,使细胞钙超载减轻,发挥显著的抗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的效用。此外,参附注射液还可解除微血管痉挛,提高心肌对于缺血缺氧的耐受力,使受损心肌的超微结构以及能量代谢得以改善,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效保护心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具有类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有效促进心肌组织微循环的改善;人参皂苷可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本资料中,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8.37%,与单用西药治疗组相比显著上升。

本资料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超声心动图指标均有明显改善,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以观察组改善更明显。提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能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这与参附注射液具有的振奋心阳、回阳救逆的功效密切相关。另外,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6min步行距离、Lee心衰积分得出,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以观察组改善更明显。提示参附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减轻心衰症状。研究表明,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与左心室质量呈正相关,血浆NT-proBNP水平的高低在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价值[7]。本资料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但以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即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能进一步促进血浆NT-proBNP水平的降低,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左心室步行西药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魔方小区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步行回家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