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2018-08-26覃武伦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关爱留守儿童小学班主任

覃武伦

【摘 要】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关爱问题,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留守儿童的关爱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对班主任管理中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留守儿童;关爱

据2017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6200万人,其中13周岁以下的儿童占70%。因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的缺失,让这些孩子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笔者在小学担任28年班主任工作,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和数据统计,总结了留守儿童在生活中的种种令人担忧的表现:一是性格孤僻,我行我素;二是缺乏爱心,性格冷漠;三是性格偏执;脾气较大;四是自卑感强,自信心缺失;五是行为怪癖,不计后果。针对这些学生,班主任应该加强人文关怀,帮助这些孩子树立正确的人文观。本文认为,作为班主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留守儿童。

一、全面了解,深入研究

作为班主任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了解和研究,建立学生档案,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了解儿童的思想变化、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和个性差异等,以档案卡的形式规范儿童的基础信息,方便日后管理中的查询和规范。然后根据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分类培养和管理,具体的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勤于观察,观察留守儿童的日常行为差异,计入档案卡,把孩子的身心健康记录在案;二是勤于谈心,通过谈心可以了解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中的实际想法;三是落实家访,与外出务工的父母取得电话或者微信联系,让孩子的父母能利用空闲时间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问题,出现的一切行为怪癖都和心理有关系。外出的父母无暇照顾孩子,缺失父母的关爱,情感问题上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如果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正确的指导,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留守儿童除了性格内向、感情脆弱之外,还有的孩子因为缺乏家人的照顾,家长除了给钱之外没有更多的实践关心孩子,导致了这类孩子经济宽裕但是自制能力弱,造成了逃课上网、自暴自弃等社会不良习惯,这样的孩子往往集自私、孤僻、蛮横为一体。针对这些特点,班主任要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孩子的心理沟通,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还有人在关注自己,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营造学校家的氛围

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作为班主任要把班级建设成为还在的第二个家。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相互间成为知心伙伴,以慰籍孩子脆弱的心灵。班主任要引导孩子感受到他生活在班级、学校这个大家庭里,逐步形成勤奋好学、团结进取的良好行为习惯。班主任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定期的和孩子谈心;定期的清理孩子们的生活用品和生活费等,让孩子有充裕的生活保障但是不乱花钱的好习惯;监督孩子的日常行为,针对不同情况的孩子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总的来讲,关爱留守儿童,是一名小学班主任应该积极承担的重任,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到留守儿童的关爱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 马国祥. 浅议如何做好一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J]. 课程教育研究,2014(17):102-103.

[2] 杨维靖. 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4(20):62.

猜你喜欢

关爱留守儿童小学班主任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