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与方法研究

2018-08-26钟千军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小学数学

钟千军

【摘 要】 小学生上课時注意力难以集中,老师需要设计能够激发他们探究兴趣的课堂导入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与方法的研究,本文以此为探讨中心。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与方法

课堂导入其实就是指课堂教学的启动环节,也可以说是初入课堂时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引导学生进入到新的学习状态的教学组织行为。作为小学数学老师,需要加强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与方法的研究,为学生的顺利学习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一、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与方法的必要性

1. 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

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普遍具有爱玩、爱闹、好奇心强及喜动不喜静的特征。有技巧和有方法的课堂导入是针对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来设计的,所以激趣效果很明显,能给予学生不断表现自己的机会,所以学习效果会比较显著。

2. 符合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背景下,倡导让学生进行快乐的学习、思考与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能不断感受学习的乐趣,才能不断提升学习自信,从而获得更加积极主动的发展。有技巧、有方法的课堂导入方式的设计出发点,就是坚持寓教于乐的理念,所以必然能在引导学生快乐学习的基础上,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与方法分析

1. 创设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但也不得不说是效果非常好的一种方式,情境导入法的设置类型有很多,如故事情境、游戏情境、表演情境与竞赛情境等。情境导入法其实就是巧妙的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无疑时进行诱疑,能使原本平静的心泛起思维的涟漪。此种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会让学生对知识产生亲切感,能将原本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使每个学生在头脑中都迅速形成表象,发挥其触类旁通的作用,为学生创设流连忘返的学习境界。

2. 激情谈话导入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基本上都喜欢小动物或者动画片,对于彩色画面都非常敏感,所以需要以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给他们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再加上老师具有启发和趣味的谈话之后,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得到有效提升。

3. 旧知引新知导入法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都有较强的联系,所以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如果能先展示学生熟悉的旧知识,再让学生找到与新知识之间的关联,必能引发学生的以旧知探寻新知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直接给学生提供一个立体的圆柱图形,让每个学生对其进行拆分,在不断的拆分中,学生发现了立体圆柱图形是由长方形及圆形组成,此种拆、猜、分析、归纳与演绎的方式,能快速让学生对计算两种立体图形的面积公式产生欲望,这正是导入新课的最佳方式。

毋庸置疑,成功的课堂必然离不开有技巧的导入。导入不仅能捕捉学生的好奇心理,还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学生有步骤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实际教学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新课内容,灵活选择导入方式,或者将导入方式进行有机结合,以期收获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邢霞琴. 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教学实践探讨[J]. 考试周刊,2016(24).

[2] 林向东. 多样化导入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上),2015(09).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小学数学
谈英语课堂无痕导入的策略
“活化”课堂,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