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三步曲

2018-08-26刘慧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三步曲课堂导入有效教学

刘慧

【摘 要】 所谓“有效教学的方法和行动策略”,是指一线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以及完成教学任务从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有效教学;三步曲;课堂导入

一、有效地导入

导入新课是小学数学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平时的教学中,常见的导入方式有:以注重新旧知识联系的“以旧引新法”、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激发学习兴趣法”、以注重学生学习经验的“创设学习情境法”,还有就是通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悬念的方法。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通常会显得很枯燥,著名教师华应龙是这样做的:在课前针对“技能课为什么上得这样累”的课前思考,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景,用三个斜度不同的滑梯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情景中。当有学生说想玩第3个滑梯时(角度很大,显得很陡),却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从这一阵大笑中我们可以想到学生也许已经领悟到了什么,并且他们已经对后面要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

二、有效地调控

其实,我们每一课的教学流程是由许多个小环节组成的,而各个环节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它们有着一定的先后顺序。例如这样一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开课。按照教学流程,执教老师会先和学生一起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再出示平行四边形,同时提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吗?”教师继续揭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而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我知道,只要用底乘高就可以了。”顿时,整个教室鸦雀无声,似乎掉落一根针的声音都清晰可见,孩子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全场的所有听课老师都屏住呼吸在等待着这位教师如何答复这位学生。只見教师微笑着问这位学生:“孩子,你是如何知道的?”这位学生说:“老师,我是在书上看到的。”这位教师继续追问:“孩子,你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了不起,那你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吗?”学生继续回答道:“只要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下来,再拼成一个长方形。”教师继续追问:“孩子,那你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沿着高去剪下来,如果不沿着高剪可以吗?”这时,学生摇摇头,似乎在表示:老师,我不知道。此时,这位教师亲切地摸着他的头说:“不要紧孩子,”并对着大家说道:“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吗?”听到这里,真为这位老师如此完美的调控能力感到折服,原本预设让学生探索结论的教学过程,由于突发状况的生成,被执教老师随即调控成了让学生验证结论的过程,这是多么完美的课堂调控艺术啊。

三、有效地收尾

每节课中的有效收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在我们课堂教学中,不妨来试一试这样的收尾方式。例如在教《平均数》这课时,可以这样设计收尾:今天,通过同学们自己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应用以前学的除法的知识,学会了求平均数问题的方法,即: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同学们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了解了平均数的用处。在计算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根据不同的数据特征,有许多其他求平均数的好方法,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一个结尾,可以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便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 逄松梅.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6).

[2] 程红霞.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 教育(周刊),2017(41).

猜你喜欢

三步曲课堂导入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三步曲”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作文批改“三步曲”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