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魏碑书法发展及当下学习研究

2018-08-25陈国乾张涵硕

西部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魏碑墓志铭

陈国乾 张涵硕

【摘 要】 魏碑,顾名思义,是在北魏时期书刻在碑石和铭文上的一种常见书体,“魏碑”是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总称。它既有汉隶遗韵,同时又撷唐楷新颜,是书法史上处于由汉至唐过渡阶段的书体。它相比隶书则简捷而保其沉雄,对比楷书则更为丰健。本文着重将魏碑书法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北魏时期书法简括。第二阶段:清中后期魏碑“掸去灰尘”成为名家习书的主流。第三阶段:当代魏碑书法。所列举的三个阶段也正是魏楷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对大家了解和深入研究起到引导作用。

【关键词】 魏碑 墓志铭 清代碑学

历史长河中,总是有一些重要的阶段对书法的发展已到了一定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它上接汉隶遗韵,下铺唐楷新颜,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它既是举足轻重又是容易遗忘。关于魏楷在中国书法史上的贡献,不乏有很多名家极力推崇,康有为在他的《广艺舟双楫》中称赞魏碑书法“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并评其具有“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之十美。今人习楷莫不以唐楷为法,却不了解魏楷的“每碑各出一奇,未有同者”,且并非作者有意为之的“出自自在,故多变态”。本文整理魏碑发展三个重要阶段,分层讲述魏碑的“前世今生”为读者学习北碑提供了清晰的脉络,一睹北碑风采。

北魏墓志书法总括

魏碑其书写过程中速起急收、点划峻利,具有左右开张之势,稳重端庄又不失潇洒俊逸值台,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字形上则多有扁方,整体错落有致,这样便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楷书风格。它与汉代碑刻、唐代碑刻一样,都展现了一个时代书法艺术的岑岭。

从孝文帝迁都洛阳到北魏彻底分裂,四十年间是北魏墓志發展最繁荣的阶段。平城南迁以后,北魏书家大多开始重视“汉化”,学习南方书法成了魏碑发展的重要转折。

在这近40年的时间里,洛阳出土的楷书书迹,种类非常之多。具体来说,它他主要有两个时期:前期刊刻感非常浓厚,整体风格上也比较单一,就像包世臣形容的其“具龙威虎震之规”。这个时期的风格与造像题记大同小异,十分相似。后期则为书写意味强烈、书法风格丰富多彩的技法成熟期,与前期相比较,典雅的感觉更浓厚了,匠气的感觉更淡薄了,更加具有人文情怀了。

另外,字体严谨,富于变化的《张猛龙碑》得到大家广泛关注。其书法结体精到,放诞伸张,颇有魏然雄伟之势。碑文书法用笔方圆并施,沉着痛快。藏露起伏,抑扬顿挫。使转提按,无所不备。此碑却独以纵取势,气度非凡。

综上所述,北魏无疑是墓志碑刻书法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也是艺术表现力最为独特的阶段。尽管这一时期书法是生存在相同的并且互相影响的文化背景之下,能保持相对统一的前提下,又保存了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实为书碑史上的典范。

清末民初的“北碑”书法

魏碑在其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鲜少有人提及。到了乾隆、嘉庆年间书家研究金石之风兴起,搜访著录摹写金石传播金石拓片成了时下热潮。邓石如,伊秉绶等人在书创的成功轰动一时,已然为刚接触到北碑书法的书家指明方向。而对于受到帖学束缚的书法家来说,更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清末著名书家赵之谦是晚清书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书、画、篆刻兼善,在书法上他是对前朝碑学理论最有力的实践者尤以魏碑体书风称著,对后世影响颇大,可见魏碑书法魅力。

清代末期至民国初期的书坛,随着碑学的盛行,碑派书法一枝独秀。经过清末十余年的成长,并且受到何子贞、张廉卿、赵益甫等崇碑名家的陶萃后,书法从魏楷进行入门学习已经上升为一种风俗。搜集碑刻拓本、鉴藏石碑名品让很多没再加上《广艺舟双楫》此类书法理论著作的推动与宣扬,让书家对碑学的研究与取法具备了理论上的依据和物质上的基础。

时下魏碑书法学习与研究

《广艺舟双楫》中云:“自宋明以来,皆尚唐碑,宋元明多师两晋,然千年以来,法唐碑者,无人名家。南北碑兴,邓完伯、包慎伯,张廉卿以书雄视千古,故学者适逢世变,推陈出新,业尤易成。举此为证,尤易悟也”学习和研究魏碑成了时下“潮流”之一。

因为魏碑的体例众多,脉系广泛,使得学习他的人可以相互取法,通过这种方式来积累更多的经验,方便以后的创作上的取法与学习。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面貌的魏碑书法?这与当时刻工师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看来,在进行魏碑书法学习的时候,理解刀法与笔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显得至关重要了。“探求”自始至终连接着整个魏代楷书的学习生涯。如此才能掌握其精到之处。

结语

魏碑书法由简单的石刻到今天逐步迈入展厅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从最初的鉴藏拓片到现在透过反复临习碑石铭文这一艺术创作发展过程,书法的理念产生重大的转变。魏碑书法以其形态的多变性为书法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当代性思考与借鉴,在魏碑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开阔的审美情怀,运用游走式的学习方法,都是探索魏碑书法学习过程中需要实践体验的环节,亦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小艺.试探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0

[2] 祝嘉.广艺舟 双楫疏证[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9.

[3] 张祥帅:《浅析魏晋南北朝的书法写作特点及其影响》,《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11期

[4]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5] 王萌:《浅谈魏碑的特殊技法和历史地位》,《沧桑》,2010年第4期,

作者简介:陈国乾(1999—04),男,籍贯:江苏沛县,学历:本科,学位: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单位:宿州学院。

项目来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入选项目;项目名称:魏碑书法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1710379018。

猜你喜欢

魏碑墓志铭
小学生魏碑书写技法与结构审美的教学初探
魏碑书法的特点和艺术成就
充满自嘲与幽默的西方墓志铭
英语写就的墓志铭始于十四世纪中叶
墓志铭
寄妙理于“十美”之外
墓志铭
墓志铭
打铁老太
死去元知万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