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丘陵山区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8-25张龙祥

西部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全程机械化

【摘 要】 为了提升西南丘陵地区杂粮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杂粮产业,总结出发展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要经验,通过了解杂粮生产的现状和机械化水平,分析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提出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建议和发展策略。杂粮作为丘陵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普遍高于普通作物,因此杂粮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丘陵地区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尚在起步阶段,只有通过政府政策和农机技术、农艺技术的相互作用才能让杂粮产业健康蓬勃发展,使杂粮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将规模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农户有种植热情,农机厂商有研发热情,带动以杂粮为原料的相关产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必将推动西南丘陵地区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西南丘陵山区 杂粮生产 全程机械化

1 西南地区杂粮生产现状

西南地区主要指云、贵、川、藏等地区,这些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势复杂,杂粮作为该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尚在起步阶段,且发展缓慢,严重制约着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杂粮产业进入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农户急需杂粮生产的农业机械,以减轻劳动强度,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购买力不足;另一方面,农机厂商由于丘陵地区作业机械受众面小,研发成本较高,严重缺乏研发动力。杂粮产量始终踏步不前,以杂粮为中心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都将搁浅,因此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为了制约杂粮产业的关键一环。中共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以为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杂粮生产过程的农用机械,提升杂粮产量和品质,为该地區的杂粮产业发展奠定基础,通过产业扶持助力该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本文认为,要对西南丘陵地区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从其面临的困境入手,对症下药地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才能让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早日实现。

2 丘陵山区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杂粮品种多样,机械化难度大

西南地区主要种植的杂粮作物有荞麦、藜麦、燕麦、青稞、绿豆等,这些作物的果实差异大,即使是同一作物,果实的大小,成熟时间差别也较大,以荞麦为例,荞麦茎杆高30-90厘米,其果实为瘦果卵形,具3锐棱,顶端渐尖,长5-6毫米,同一批次的荞麦成熟时间也不一样,因此高效率的荞麦收获机研发有一定难度。除此之外,目前适合机械化耕种的杂粮品种极少,现有的杂粮品种产量高的不一定宜机,宜机的产量又相对较低,品种宜机化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2 地块分散,盲目种植,不利于机械作业

在丘陵山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农户拥有的土地呈零散分布的态势,作业地块较小,种植分散,缺乏统一的协调规划,大型高效的作业机械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作业死角大。

2.3 农机企业研发动力不足

市场上急需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能满足杂粮生产过程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机械,但是目前没有有实力的大厂商研发并推向市场,究其原因是因为丘陵山区的机械研发难度大,体量太小,利润薄造成研发动力不足。

2.4 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农机厂商以及经营主体的相互协调配合,但是现在农户种植热情降低,农机厂商对专用机械的研发动力不足等问题的关键就是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政府如果不积极主动推进各项工作,激励农户和农机厂商的种植和研发热情,其它工作就无法开展。

3 推进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对策

3.1 宜机化改造

宜机化改造包括整地宜机化和品种宜机化,“以机适地”为主的工作思路并不能解决现阶段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面临的问题,“改地适机”才是治本之策[2]。加速土地扭转经营,化零为整,科学规范的将土地进行宜机化改造,能有效提升机械作业效率,。品种的宜机化改造需要经营主体与有相关育种经验的高校寻求合作,比如成都大学成立的农业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其研发的易脱粒荞麦品种,成大米荞1号解决了荞麦成熟时间不一致的问题,是一种成熟度一致的优良品种,以适应宜机化生产。

3.2 推动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政府是关键

3.2.1 加大政策力度,调动经营主体的购机热情和农机企业的研发热情

地方政府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加大政策力度,为经营主体提供购机、燃油、维修补贴,让经营主体有能力购买农机。对于企业,政府同样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降低其研发成本,保证其研发丘陵机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低于其他产品。

3.2.2 加速土地扭转

土地是农业的根本,目前,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只有在政府的领导下,加速土地扭转,使土地经营权集中在有能力、有资源、有专业知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手里,才能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

3.2.3 成立专业的农机化服务组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引导专业的农机化服务人才进入基层,政府应将其纳入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使他们愿意扎根基层。传统的盲目种植不能让农户利益最大化,相反,盲目跟风种植带来的产品供应周期性变化还会使农户遭受损失。只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才能稳定农产品价格,降低农业风险。

4 总结与思考

西南丘陵山区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是一个集中了杂粮产业上游、下游为一体的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我们应以此为契机,依托社会各方力量,大力发展丘陵山区杂粮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和协助,出台相应的政策,因地制宜,做好引导和示范工作,切实做好宜机化改造,农机和农艺的标准化建设,为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打好基础。只有在政府部门、经营主体和农机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下,西南丘陵山区的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冯佰利.杂粮进出口形势.[Z].百度文库.2016:1-2

[2] 刘小伟.“改地适机”是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治本之策.[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7,38(7):1-2

[3] 闫虹霞.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模式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5:49-50

作者简介:张龙祥(1994—),男,汉族,四川,研究生,成都大学,农业机械。

猜你喜欢

全程机械化
咸宁市双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密山市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要技术内容
金乡县高产示范田创建全程机械化项目发展情况
宣汉县油菜全程机械化配套种植技术研究与探讨
梨树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圆满完成
玉米垄侧免耕播种全程机械化技术
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咸宁市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