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百年的佛教文化仪式

2018-08-25张琪

西部论丛 2018年4期
关键词:佛教文化

张琪

【摘 要】 大召寺作为呼和浩特最早的喇嘛教寺院,承载着百年的佛教仪式活动。其中送巴令仪式在每年农历正月和六月举行两次,这项活动已在呼和浩特地区沿袭了400余年,成为大召传承佛教文化的活化石。此次笔者以田野考察的方式,通过实地记录与走访探究,意在详尽记录本次正月十四送巴令仪式活动,借此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个人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 佛教文化 大召寺 送巴令仪式

一、大召寺简介

大召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部,其中"召"是藏语“寺庙”之意,"大召"蒙语意为"大庙",汉语原名称"弘慈寺",清崇德五年(1640年)重修后,定名为"无量寺"沿用至今。因大召寺内供奉一座银佛,所以又称"银佛寺"。大召寺是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万历七年(1579年)主持创建的,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教(黄教)寺院,长久以来,它承载着呼和浩特藏传佛教的仪式文化活动,是呼和浩特最早的喇嘛教寺院。因康熙皇帝曾在此小住,为表示对皇帝的尊崇,喇嘛们取消了活佛转世的规定,此处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

大召寺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为"伽蓝七堂式",沿中轴线建有牌楼、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配殿、厢房等建筑。明清时期,民间有"七大召、八大召、七十二个绵绵召"之说,大召寺则位列著名的“七大召”之首。大召其华丽独特的召庙建筑结构、珍贵典藏的文物和艺术品,以及神秘的查玛舞和传统的佛教音乐,构成了大召独特的"召庙文化"。

二、送巴令仪式介绍

送巴令,即“送鬼”之意,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项佛事活动。大召每年要在农历正月和六月举行两次送巴令活动,此项佛事活动在呼和浩特地区已传承了400余年,成为大召传承佛教文化的活化石。其中,此项仪式中的重要祭品——巴令,由喇嘛用油面捏制而成,高约1.5米,身躯以三棱状固定,顶部为白色的骷髅形状,代表魔鬼。巴令捏制成后,需用各种颜色的彩纸剪出魔鬼的衣服,以及代表捆绑和火烧魔鬼的绳索、火焰等纸扎,将魔鬼装扮起来。之后,在魔鬼的头顶上安一只金刚杵,以示镇压魔鬼。制作好的巴令,要在送巴令的前一天放入佛殿内供奉一日。送巴令时,要先诵经祈祷,之后由两人将巴令从佛殿抬到广场上,进行打鬼形式的跳恰活动,俗称“跳鬼”,是藏传佛教查玛舞中的一部分,有驱鬼之意。跳恰完毕后,将巴令抬出山门外,用火焚烧之后,活动结束。

送巴令,寓意着新一年中的晦气和灾病等送走。整个活动,场面热闹,观看者云集如潮。人们纷纷从“巴令”下迅捷钻过,寻求大召住持额头抚摸,以祈福未来。烧完“巴令”后的转召活动,更让人赞叹,上万人云集于大召前,等待加入转召队伍。据大召寺赵久久住持讲,往往是队首早已返回,队尾还未开拔,场面可谓浩浩荡荡,热闹非凡。

三、大召寺正月十四 送巴令仪式

笔者于2018年3月1日即农历正月十四,来到大召寺实地考察大召送巴令仪式。仪式开始前笔者来到大雄宝殿内,在诵经堂红木台上,依次摆放着炒米、果条、奶豆腐、酥饼、馓子、黑枣、红枣、冰糖八样贡品,其主要来源于蒙古族日常食品,在内殿还摆有多盏酥油灯,以五谷沐佛恩,祈求幸福安康。

随后大雄宝殿二层挂出佛像(唐卡),信众在外等待,仪式活动准备开始。两位喇嘛面向殿外,长吹海螺号,提示寺内众喇嘛前往诵经堂准备诵经祈福,信众纷纷聚集,仪式活动正式开始。十分钟过后,喇嘛与信众入大雄宝殿。诵经堂大殿面南朝北,外堂诵經,内堂为佛殿,中间是喇嘛诵经和信众就坐的区域,共六排,中间两排是喇嘛诵经就坐区域,外侧四排是信众就坐区域。参加诵经的喇嘛按等级高低自北向南就坐,在藏传佛教特有的大号、大镲、击鼓的伴奏下,喇嘛开始诵经。

下午四点整,诵经结束后将巴令轿子抬到殿外(菩提过殿)的广场上,进行打鬼仪式。这时信众纷纷用请来的哈达拂扫自己的身体,然后把哈达献给巴令,巴令会由两位喇嘛抬到门外,过程中信众从下方钻过,以求吉利,寓意晦气、灾厄、疾病已被巴令带走。巴令轿子到菩提过殿广场前,在藏传佛教特有的乐器的伴奏下,准备进行打鬼形式的跳恰活动。

“查玛”舞的源头是藏传佛教的“羌姆”乐舞,传到蒙古寺院后称为“查玛”,其意为法舞、宗教乐舞。查玛是藏传佛教寺院在每年的重要宗教节日里由僧人表演的宗教仪式性乐舞。表演乐舞的僧人扮演众多护法神、以及各种鸟兽神袛(如牛头神、鹿头神等)、骷髅、鬼怪、寿星等。出场人数达数十人之多,参演人员身着精致的、色彩鲜艳的服装,手持不同的法器,诸如刀、剑、铃、杵、拂、钵、柄鼓等。除主要的几个神灵不戴面具外,其余人物均戴着表情怪诞的面具。查玛舞以驱鬼镇邪、扬善惩恶为宗旨,一方面能渲染宗教祭礼仪的庄重气氛,另一方面通过宗教故事的表演,起到弘扬佛法教义的作用。

查玛舞表演场地设在菩提过殿广场前,广场上以白色漆料通过涂成大圆、小圆的形状,勾勒出查玛舞场地,蒙语称之为“查玛呼热”。在大圆内部,沿东西方向的中轴线标有跳舞时的位置,西北角方向坐着查玛舞的伴奏乐队,查玛舞参演人员都在寺院西侧的厢房等候,在轰隆作响的的法器伴奏下,参演人员逐步入场,观众们则站在舞场的外围观看演出。

仪式中伴奏乐队的乐器主要以吹打乐器为主。吹奏类的乐器主要有:布热(大号)两把、冈令(羊角号)两把、咚(法螺、海螺号)两个、毕西古尔(唢呐)两把。打击类乐器有:亨格日格(立鼓)两面、羌(大钹)两副、哈仍格(锣)一副组成。

查玛舞服装上采用夸张、神化的手法设计加工的,颜色鲜艳靓丽。其传入内蒙古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这几个世纪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在服饰方面融入了蒙古族元素,体现出蒙古族的独特文化气息。如蒙古族喜爱白色,寓意着圣洁,吉祥。每逢节日或喜宴,蒙古族总会端上白色的奶食品,送上白色的哈达等。在此次送巴令仪式中,查玛舞的演出并不完整,只跳出其中与鬼怪相关的片段舞蹈,仪式中的舞蹈动作简单、大气,展现出佛教艺术的庄严、神圣、祥和的特点。

至下午四点二十分,跳恰活动结束,喇嘛将巴令抬出寺外,开始转召,信众们排着长队,紧紧跟随。在伴随着各种法器与庄严的诵经声中,大召住持点燃巴令以及成堆的哈达,浓烟腾空、烈火熊熊中,巴令化为灰烬。最后,僧众返回大殿诵经,送巴令法会圆满结束。

笔者通过此次2018年3月1日,农历正月十四日对大召寺“送巴令”仪式活动,深深地感受到宗教文化的艺术魅力。它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超越了民族、地域、时间而使全人类相同的语言。甚至也是唯一可能超越人类本身而与天地同和、与宇宙相交的语言。

在“送巴令”的儀式活动中,喇嘛在宣扬佛法的同时也是在赞扬神袛的功劳,为人间除害、驱魔,此时,宗教表现出的另一个功能就是祈求福佑。在大召寺的仪式表演中,但凡有神灵表演的场次,阿兹尔(查玛舞中无固定场,棕红色冬款冬款喇嘛服,棕红色毛呢大披肩,黑色皮靴,金黄色鸡冠帽的角色)的手里都要拿着一个点燃高香的香筒,这是对神灵的敬拜同时祈求神灵保佑。在表演过程中,不仅喇嘛会有敬神祈福的动作,场外的信众也会随之双手合十,口中默念个人心愿。可以看出,喇嘛通过“送巴令”颂扬神袛,信众则通过欣赏查玛舞仪式表演,祈求神灵保佑。

笔者在走访考察中发现,在“送巴令”仪式活动中,多数是中年及老年人居多,青少年者寥寥无几,此景不禁让笔者感慨今后的宗教传承与发展该如何进行。

在我国的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已经进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前两批和第三批的推荐项目中,佛教类有40余项,涉及50多个地区,由此可见,形态多样的宗教音乐、活态传承的宗教法事、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宗教节日等,都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宗教文化不仅是一种宗教现象,更是中华民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它既是属于信众的,也是全民族共有的。在本次考察中,笔者发现乐队伴奏并无乐谱,乐手们都是跟其他的喇嘛学的。大召寺查玛舞伴奏乐队的演奏,仍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这样的传承方法,很容易使一些技艺失传。笔者认为,在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时代,一方面,大召寺应该引进各类相关设备,方便将其音响、影像资料及时的留存,以便今后他人的研究,也为宗教文化的发展留下一份珍贵的资料;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应予以大力保护与支持,将这项已在呼和浩特沿袭了400余年的佛教文化仪式传承下去,将此“活化石”不断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 董波:《“呼图克沁”蒙古族村落仪式表演 》,学苑出版社2010年4月.

[2] 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音乐的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 年.

[3] 田青:《净土天音》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年第一版.

猜你喜欢

佛教文化
千年古刹——净果寺
充分发挥佛教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明代温州文学家何白的均州沧浪游记考略
城市化视域下的中国佛教文化景观研究
贵定县城镇建设与阳宝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初探
佛教与中华文化发展渊源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丝绸之路上的西域佛教雕塑
试论儒家孝道思想对佛教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