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至微茫 还意入画
2018-08-25徐炫
徐炫
【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中国的文学史就是一部贯穿着诗歌的历史。诗歌鉴赏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传承文化、丰富学生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有重要意义。但在诗歌鉴赏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诗歌鉴赏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对图画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作用做了研究,力求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关键词】图画;诗歌鉴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评语成为诗歌鉴赏中极具分量的艺术箴言。但纵观当下,无论高中教学还是个人品鉴,我们似乎很难真正感受到诗里的“画”到底是怎样一幅真切的画,诗中之美又是怎样一种撼人的美。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隔阂。而这种隔阂产生的节点就是没有直接且具冲击力的美感触动,接受者无法仅仅通过讲述者“精彩的描述”去真正感受诗歌中的画面美,而这直接影响着接受者的理解、感受与表达。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积累可以一步一步来,感悟如何实现?人的情感共鸣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曾经看过、听过、经历过才能真正达到切实感悟。立于这种教学现实土壤,我开始思考“诗歌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让学生身临其境”。
不能带学生去真实的“境”,那就让学生自己还原一个带有自我认知构想的“境”,鼓励学生选一首自己能生出些许感悟的诗歌用图画将诗歌画面进行场景还原。也许学生的画作会存在很多不尽诗意的地方,但这一教学活动所反映出的思维能力训练之深远意义很值得探究。
一、形象思维之炼——场景构建中必然的意境凸显
当学生把自己脑海中的诗通过图画表现出来时,我们不仅读到了学生对这首诗歌的内容理解度,而且也看到了学生对这首诗歌的意境把握度,而这些正是学生通过形象思维构想画面呈现出来的。以这幅《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为例,我们可以看到:
皓月当空,远处斜偎高耸的黛山,近处摇曳的石缝野草,大面积的空白却给人满版急流的沧江,诗人背身沉吟的姿态和飘飞的衣袂发带,似驻实行的一叶孤舟……你能感觉到什么情绪?愁?思?
看到这样的画面,我们再回观诗歌本身: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读到这里,我们必须承认:构图的空间布局表明学生其实对诗歌有了形象思维上的比较贴切的理解和表达,他也基本领悟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只是将诗中的“无法言说”转化成了画中的“无法言说”,但这对于学生的形象思维、情感领悟以及意境营造等能力的训练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感性思维之显——色彩构想中正确的意象解读
通过对诗歌色彩的敏锐感知及匠心设计,我们能确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学生自己画作中的颜色设计,其实就反映出了学生对各种意象蕴意的把握情况。青灯的孤冷,白雪的纯洁,绿柳的盎然,黄叶的萧瑟,红花的热情……学生对物象选择运用怎样的颜色,就表示他对这一意象的情感表达有怎样的理解。我们来赏析一下这幅画作:
红彤彤的太阳,微蓝的天空,青绿的茂树与麦田,深绿的修竹,泛黄的栅栏,土黄的房屋,还有身着褐衣辛勤劳作的人民……这幅以鲜亮颜色为主色调的山村农忙图会让你看到什么?闲适而静谧的山村生活?美丽而清幽的山村美景?是的,没错!“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你读懂了学生的意,学生读懂了诗的情。
三、理性思维之辨——物象构图中必要的逻辑质疑
诗歌鉴赏活动实际可以称为诗歌的审美活动,这种审美给人带来情感共鸣与身心愉悦。但这一感性的体验不能完全脱离理性思维指导,缺乏理性思维而产生的情感体悟实际是一种存在矛盾的体验,这种体验是无法准确靠近作者内心而产生共鸣的。
在学生画作中,虽然描绘诗歌时会有一些“不拘小节”的细节突兀出现,但影响诗歌整体意境和情感的逻辑错误需要我们为学生指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歌,更能让学生意识到逻辑思维的渗透性,明白即使是讲求写意含蓄的诗歌也要杜绝最低端的逻辑错误,否则会影响整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毫无美感享受可言。
我们一起看看下图的画作:
遒劲有力的古树,层叠有致的山峦,稀疏罗列的翠树,轻荡的孤舟与渔人——本是恬静悠然的画面,却出现了体积大过渔人的“肥鳜鱼”,高度盖过整个湖面的野草花,这样的逻辑错误让原本怡然自得的生活范儿荡然无存,原本“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美景看得人只想马上归去了。
诗歌教学总是会在“只可意会”的包围圈里让学生心生苦意,隔着罗帐的“望闻问切”会让原本“医术不精”的学生颓然失意。当我们无法在四季山水中为学生带来诗意的享受时,我们就鼓励他们创造自己的四季山水。从接受学上来讲,对诗歌的理解不仅是对诗人自身情志的探究,这里面更藏有阅读者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生发,只有真正产生共鸣,才有可能知其意而悟其情,明其理而悦其美。
参考文献
[1]范建华.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5(Z1).
[2]何蓓蕾.古诗鉴赏教学策略浅谈——古诗鉴赏入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2).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