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策略研究

2018-08-25牟方培

西部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高中语文

【摘 要】 本文结合教学品质等相关教学理念,指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探讨提升教学品质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品质 策略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一浪高一浪,跟随时代的步伐,从追求教学质量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再到今天的提升教学品质,这些都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教学要求。

一、语文教学品质的内涵和特征

当下,“教学品质”正是个受众人关注的话题。何谓“教学品质”?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教学质量”是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乃至教师追求的首要目标。“教学品质”是一种追求内在价值,而不是追求高分的教学。有品质的教学应是教师用富有个性、自信、创新的教学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而不是以成绩排名为唯一目标的教学。

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存在问题

(一)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态度较差

在新高考背景中,语数外总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所考院校的档次的高低。因而,几乎所有的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语文课堂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语文课堂学习中,学生几乎没有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想直接从老师那里得到答案。久而久之,少数学生把语文课当做听老师说书的空间了。

(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较低

学生总认为,高中语文课堂在应试的背景下,变得很压抑。他们认为,课堂无生动可言,课堂活动体验不够,课堂缺少深入探究的环节。他们更认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无创意可言。

(三)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学习中的困难较多

一是知识积累方面。有部分学生不能读准多音字,不能辨别多义成语的意思和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尤其在文言实虚词的解释上,学生们大有猜谜的感觉。

二是文本解读方面。在文本閱读中,学生不善于提炼观点,品味作品的内涵。特别是作答探究题时,更觉得无从下手。在古诗鉴赏中,常常把文言文中的人和事搞混淆,导致张冠李戴的错误。

三是语言表达方面。学生们的作文更多的缺乏真情、新意,缺少动情之处。更有甚者,表达不清,文题混淆,从而导致写出的文章令人感到枯燥无味。

三、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一)学生轻视语文,丧失学习兴趣

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学习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在每一学期以及每一学年的学习上究竟要达到什么要求,对每天的时间怎么安排,学习什么,读些什么书,学习多少内容心中茫然无数。二是学习急功近利或自暴自弃,在学习上不求进取,从不与别人比学习,对学习好的同学敬而远之。三是缺乏一种坚强的意志,目前,许多学生家庭环境优越,学生的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常常束手无策或退缩。

(二)教师照本宣科,缺失个性风格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照本宣科,具体表现为不能灵活运用,按字面意思死板地照现成文章或稿子宣读。时下,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的普及,给语文教学也带来了形式上的变化,各种办公软件的应用,百度,谷歌,随便搜下,老师们就可不用写备课笔记,纯粹的“拿来主义”。

(三)教学评价脱节,缺乏创新意识

1.在学习评价方面

一是教师的评价语言随意化,缺少思考,缺乏生动性与独创性。不少教师为了让课堂热闹起来,不管学生讲得是否完全正确,就横一个“你真棒!”来评价学生。二是教师的评价过多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方面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个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三是对学习评价的主客体单一化,部分教师还是放不下教师的权威,在教学中,把自己列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主体。

2.对教学的评价方面

现实中,课堂教学的评价对象更多地集中在同一年级组的教师中。学校未能多层次、多范围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未能建立调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四、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提升教学品质,不仅是教育界热切关注的问题,更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

(一)从审美的角度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

1.借审美的眼光提升教学的生活品质

首先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知美。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审视生活、感知生活,并能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其次是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品读到的生活说出来,力求表达出独特的认识感受。再次是引领学生从表达中生活美。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讨论。

2.借审美的情趣提升教学的创造品质

首先是挖掘审美因素,激发创造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努力挖掘、感悟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效果。其次是巧设教学环节,培养创造精神。教师教学中的设疑,既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又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从塑人的角度提升教学品质

1.以教学为平台,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

首先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内心深处把自己当做学生的伙伴。其次是开展融洽的对话活动,教师要真正从讲台上走下来,走近学生,并加入学生的对话活动。

2.以教学为平台,塑造教师的形象

首先在外在感观上,教师的教学用语的表达,不仅要准确流畅,更要有抑扬顿挫之感,更要注入激情和感染力。其次是在内在素质上,语文老师必须进一步积累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积淀各方面的素养。

3.以教学为平台,健全学生的人格

首先是养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语文教师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审美因素,引领学生感悟其中的形象,辨别其真假、美丑、是非、善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其次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必须把每个学生看作发展的人,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再次是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充实学生生活世界,培养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位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倾心、倾力,甚至付出毕生的精力;更需要教师们潜心钻研,广泛阅读,拓展视角,不断地实践、反思、在实践。

【参考文献】

[1] 《审美心理学》第315页,邱明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 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牟方培(1969—),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中学一级教师、副校长。研究方向:学校党建,高中语文教学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