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影视资料在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8-24王瑞平

新一代 2018年9期
关键词:影视资料主体作用教学应用

王瑞平

摘 要:在新课标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要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要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全面发展。要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就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激发学习历史的激情。影视资料的运用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可以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历史。

关键词:影视资料;教学应用;主体作用

一、趣味性和史实性的结合

影视资料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历史题材电视电影,二是历史纪实记录、文献、专题片。比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林则徐》《鸦片战争甲午风云走向共和》《长征》《八路军》等,这类影视资料把历史和艺术有机结合,是艺术化的历史,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电视纪录片《历史纵横》《百年中国》《大国崛起》《国宝档案》等,少去了艺术戏剧性的干扰,真实度更高。这两类影视资料在选用的过程中学生的关注程度和反映是明显不同的。

我们经常会引用《大国崛起》的片段,这类影视资料史实性强,历史结论性的描述比较多,较多的用于课堂教学,学生的反映有时会是:“怎么又是《大国崛起》”!难以提起学生兴趣,不易调动学生思维。比如李飞老师在上《商鞅变法》时,引用了热播剧《芈月传》中关于商鞅之死的情节作为导入,艺术性较高,成功引起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但是因其并没有完全忠于历史史实,因此李飞老师通过问题设置来回归历史真相并让学生有所收获,在视频播放之前抛出问题:剧中有哪些情节和历史真相有偏差?商鞅变法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剧中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等问题,成功的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以使学生在观影过程中有所思考。但这种资料我认为作为导入可以偶尔使用,不宜较多的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建党伟业》这部影片真实的反映了1911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在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引用这段视频之后,学生完全被当中的革命气势震撼了,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冲击力量,可以很好的理解为什么把五四运动看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同时也可以感悟一种强大的爱国热情。

二、目的性不够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有目的恰当的选择和使用影视资源,切不可只为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忽视客观效果。例如,在上《充满魅力的书面和戏曲艺术》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了解中国的国粹京剧艺术,选择了传统京剧名段《战宛城》片段,在观影之前先设置问题,不同的京剧脸谱代表什么意思?“生”“旦”“净”“末”“丑”分别是什么角色等,观影结束之后教师介绍这段京剧角色“生”“旦”“净”“末”“丑”的划分和脸谱色彩的含义,如“生”是除了花脸和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脸谱中黄色代表骁勇凶猛之人,如剧中典韦;白色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如剧中的曹操……在播放视频之前和之后做好解说,这样才能达到让视频成为辅助教学的工具的效果。如果没有教师的解说,那学生看完这段视频之后就是云里雾里。不仅不能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反而会产生抵触的心理,认为我们的京剧完全不符合现代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紧扣教学目标和设计意图,同时做好解说工作。比如陈雅璐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就非常注重材料引用的目的性,影视资料也是用的恰到好处,往往能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她在上《祖国统一大业》时,讲到香港回归,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为分析香港为何能够顺利回归做铺垫,她截选了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统一这个伟大而神圣的瞬间。通过这段视频不仅弥补了语言和文字形式进行情感教育的不足,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庄严时刻得以出现取决于什么?很好的过渡到香港回归原因的探究问题上,使得教学环节紧凑自然,影视资料也完全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三、影视资料使用的量和度的问题

影视资料作为在选用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尽量选择最形象、最快捷、最能体现动态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影视资料。不分时间、内容,过多的引用影视资源,喧宾夺主,反而会弄巧成拙。影视资料量太大,放映时间过长的话,在大量信息的刺激下,学生大脑兴奋度明显降低,直接影响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反而会削弱学习效果,影响教学目标的整体实现。那种“影视资料越长越好,越多越好,学生越兴奋越好的观念是不足取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控制影视资料的时间和量。例如我在上《辉煌灿烂的文学》的时候,导入选择了一分半钟的《一剪梅》歌曲视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又选择了《离骚》的朗诵音频和辛弃疾《破阵子》视频朗诵,同时又设计了学生自己朗诵感受环节。设计意图虽是让学生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之美,但过多的影音视频冲淡了教学目标,虽使学生获得了情感体验,但是却使得教学三维目标的整体有效实现大打折扣。因此在后续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学重点的突破和难点的化解等问题上我总会考虑到是否必须运用影视资料,有没有其他资源可以替代影视资料而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精挑细选影视资料加以合理运用。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影視作品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对学习历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同时也要求我们历史老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增强获取影视资源的能力,善于把握利用影视资源的时机,善于设问和启迪思维。若能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开发应用影视资源的主体作用,相信影视资源的优越性会更加发扬光大的。

猜你喜欢

影视资料主体作用教学应用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法律影视资料在刑事诉讼教学中的碎片化运用研究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影视资料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