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种名字叫“唤醒”

2018-08-24欧阳顺银

新一代 2018年9期
关键词:唤醒沟通留守儿童

欧阳顺银

摘 要:留守儿童是老师面对的特殊群体,作为一名老师,应用爱的阳光驱赶留守儿童心中的迷雾,做学生成长的守护者与陪伴者,把“顽石”雕成“美玉”,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唤醒学生内心中渴望已久的声音,让他们在快乐中生活与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沟通;唤醒

一、个案资料

小宇(化名),男,13岁,初中学生,第一感觉会让人觉得他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但经过相处后会发现他容易过敏,情绪波动大,容易暴躁;课堂上会用粗言秽语吸引别人的注意,捣乱课堂秩序;经常不交作业,不听课,沉迷网络游戏。当事情没有按照他心意发展他的情绪就会发生很大的波动,觉得全世界的人都欠了他,甚至会用很粗暴的方式去宣泄他心中不满。

二、分析诊断

小宇是个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母亲是他的继母。父亲只是一味的严格要求他,甚至动粗。父母亲对他是很矛盾的,他们即宠爱他,用很多物质东西满足他的需求,但同时他们对他会用很强硬的态度要求他做好任何事情,从来没有得到大人的肯定,缺乏精神方面的沟通。所以他从小就养成了自由散漫,桀骜不驯,我行我素而又内心脆弱的矛盾性格。作为留守儿童的他,一度在缺乏他人关心的情况下沉迷网络游戏。

小宇自我易暴躁的性格,让身边的同学都疏远他,而他粗言秽语,也引起同学对他的不满,宿舍的同学排斥他。他因懒散不交作业,导致小组扣分,小组的组员不愿意与他同组。在家里,没家人陪伴,在学校,没有朋友,不认真听课导致成绩不好,得不到家人的肯定,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严重地影响了他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解除他的心理枷锁,才是转化他的关键之处。

三、辅导过程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与分析后,我开始了我的教育三步唤醒曲

第一步:以沟通为桥梁,唤醒他心中的“爱”

(1)多次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反馈小宇在校的情况,共同商榷。我经常劝导他们:父母的言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粗鲁强硬的教育方式带给孩子的更多的是暴躁性格。作为父母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及时肯定与鼓励,让他感觉有成就感。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关心,严重缺乏沟通,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他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所以家长要经常回来让他感受到家人的温暖,让他能在家里面找到沟通倾听的对象,多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

(2)满足小宇的需求,多花时间与之聊天。让他感受到被重视,被信任。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同时在聊天的过程中正确引导他的行为习惯。劝导他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关心,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要友善,不能用粗口骂人,引导他正确的说话方式和看人的眼神,让他知道如何与人相处。我在跟他沟通聊天中,我会告诉他:要学会克制自己,学会冷静,也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总是从自己出发,多站在别人身上想问题。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才会愿意与你做朋友。

经过多次的沟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些微的改变了,也经过多次的沟通,让他埋藏已久的爱被唤醒了,让他懂得爱与被爱。

第二步:营造积极友爱的集体环境,唤醒他心中的“爱”

人是种感情动物,如果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集体中,我们也会爱着别人。因此,我不但言传身教,也努力建立了一个积极友爱的集体环境。让他在这集体中,感受着别人对他的关爱,唤醒他埋藏心中已久的爱。为了改变同学们对他的看法,我开展了一个班会《我说说你……》,在这活动中,每个小组之间都必须发表自己组员的优点。就在孩子表达对组员的看法中,我发现组员们都会努力从平时的生活中找寻对方的优点,那当然也包括组员在努力发掘小宇的优点!如他热爱读名著,作文是他的强项,通过活动,小宇的优点被同学们重新唤醒,而不是片面的判断他。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锻炼班级的凝聚力,当然也能让他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第三步:成为班上能手,唤醒他心中对“成功”的追求

小宇作为留守儿童,他渴望被关注,被重视,更多地渴望是被肯定。为此,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特意创立了个班级小抄报展示栏,我让他做编辑,负责每个星期的手抄报的更新。为了让他管理好这栏目,我主动教会他如何操作,并引导他在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讲,利用好星期六天的时间完成小抄报,这样也间接避免他沉迷网络游戏。自从他把每一张漂亮的小抄报贴上去后,同学们对他的看法发生了的化,他在班级中成为了小抄报能手,同学渐渐有了赞美之声。也因为他为了完成好小抄报,而能够听完整节课,不会再出现捣乱课堂的现象,小组扣分情况很少出现了,组员也很开心接纳他。同学们对他的手抄报给予充分的肯定,组员的接纳,让他感受到从未感受到的喜悦感,唤醒了他对“成功”的追求,人生也有了目标。

四、总结反思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努力,小宇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他已基本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轻易暴躁,学会如何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

留守儿童问题是家庭教育的不重视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问题的产生,需要教师、家长的思考、改变,教师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从内心改变学生的成长。教育是通过创设有利于人发展的环境,唤醒学生内心中渴望已久的声音,从而积极阳光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一朵.期待一份爱——关注农村留守儿童[J].初中生之友.2015年Z5期.

[2]陈龙才.关爱留守学生在同一个蓝天下健康成长[J].平安校园.2015年24期.

猜你喜欢

唤醒沟通留守儿童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唤醒”泉城
天天正能量:当公益以“唤醒”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