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08-24邓信华

新一代 2018年9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策略

邓信华

摘 要: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复杂的,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数学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性,调整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才能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

一、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独立思考是小学生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所有的创造性思维都是从独立思考开始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从小学数学的学习开始锻炼,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最终养成。

(二)独立思考能力还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更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就是其中一项[1]。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正是需要学生不断的思考、去思维发散,才能掌握解题方法、数学规律等。

二、造成小学生缺少独立思考能力的因素

现在的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有些不足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题目解答,造成这一现状的因素有:

(一)没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更多的还是只拿着课本讲,学生坐在下面听,学生缺乏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互动性差,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也少。学生知识的获取只是靠教师的讲授,在这种学习气氛中,不能锻炼到独立思考能力。

(二)主动性比较差。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其生长环境的影响,家长过度的溺爱,在生活中不需要自己动手、动脑,各种问题都有人帮助解决。久而久之,小学生养成了不好的习惯,遇到问题时,不能独立思考、不能主动解决问题,在课堂中参与度也不高,这也导致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欠缺。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提高教学趣味性。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生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小学生很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2]。因此,教师可以适当使用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融入多种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认识时间”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同学们早上几点起床啊”“同学们每天晚上几点睡觉呢”让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把提前制作好的钟表道具拿出来,让学生找出哪个道具钟表显示的是七点,哪个是九点半,让学生去思考讨论;紧接着,教师对于分针、时针、秒针进行讲解;在基础知识讲完以后,让学生用身体表现出来六点、九点、三点半。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提问中还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調动学生的主动性。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是硬性的知识灌输,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利于学生独立性思维的养成。在学习中要让学生成为主角,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比如:在学习“测量单位”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自己有多高吗”“教师的讲桌和学生的课桌哪个长”“教室又有多长”,在学生的回答中可能有各种答案,教师再做提问“同学们知道用什么工具测量吗”,学生可能会回答用手、用尺子、用脚步等等,教师再把测量工具、测量方法进行讲解,同时可以把提前准备好的卷尺、直尺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量一量教室中的物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测量,理解测量单位和测量方法,在课堂中让学生成为主导,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三)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后,还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自信心,这样学生才能更主动、更独立的去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学生遇到难题先自己去思考,而不是寻求帮助[3]。在课堂中设计各种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教学任务,在每一次任务完成以后学生都会有成就感和自信心。当然,教学任务的布置中,要循序渐进、有简入深的进行。

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把家中圆形的物品记录下来,在课堂中学生分享看看谁找到的圆形物品多;再提问学生为什么盘子是圆形的?为什么眼镜是圆形的?学生可能会回答圆形的盘子更方便,圆形的眼睛不会扎眼睛等等。在这个时候教师不要直接去否定学生的回答,而是予以鼓励,再把这些答案和圆的特性相结合,最后再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圆形。在整个过程中,每一个小任务的完成都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慢慢地想成独立思考能力。

(四)拓展数学知识。教师除了给学生讲解基础的数学知识外,还要适当的拓展知识,把知识点延伸到课本外。比如把书本中的数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让学生在回家乘车过程中,数一数上车时有几个人,每一站上来几个人,下去几个人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中。再或者教师搜集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去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这些都能开发学生的潜在思维,让学生能够去延伸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利用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意义重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对学习成绩的提高也会有帮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提高教学趣味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拓展数学知识来入手,通过不断地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有信心,这样才能更主动的去学习,最终的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涛.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10):00029-00029.

[2]陈聪.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8):103-103.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策略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