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整体阅读切入点选择的实践

2018-08-24王永福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6期
关键词:点题切入点整体

整体阅读指的是掌握文本内容的大致意思后,从多个角度来思考文本蕴意来进一步构成整体性阅读感知。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需明确整体阅读的根本蕴意,并区分开与大体阅读的差异性,通过培养学生整体阅读意识来作课堂首要目标,以引导学生从文本题目、写作导索及蕴意等多个角度来进行文章阅读,从而帮助其构建良好的阅读学习认知。

一、以题目作切入点展开解读

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语文阅读时,需从相关切入点来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将整体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意识来看待。其中,学生在阅读相关文本时,因文本题目是通篇文章的浓缩重点,通常题目里都归纳好文本的主题方向、线索及观点,故教师可指导其从文本题目作为切入点来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词句意思、修辞手法及句式特点等作文本阅读首要工作,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文本内容的大致方向从而形成学习感知。

例如,《故乡》《寻找理想》等文本内容,明显看出文本题目用字少,直接点出了其文本阅读方向;而《舌战群儒》《我们与青春对话》等文本内容,题目就直接概括和综合了文章的整体内容,文章的发起点教师只需结合题目就能有效引导学生明确具体方向;《汉字的魅力》《太空移民不是梦》等,此类题目直接说明了其文本特征,并突出文本情节中的重点内容;《最后一课》《诚信》此类题目虽然不够直接突出,但不难看出文本主旨仍然较为避讳的点出。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可将题目作其阅读首要切入点,引导学生从题目来判断文章内容的大致方向,并选取各种类型的文本题目来锻炼学生的题目分析能力,从而帮助其形成良好的阅读感知,为纠正学生的阅读方向及提高文本蕴意理解层次奠定良好基础。

二、以文本主线作切入点进行分析

每一篇文本都均有清晰的文章主线,是支持作者写作时保障其逻辑思维合理性的关键所在。因此,笔者认为这些写作主线和相关线索同样可作为整体阅读时的切入点。故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为掌握作者写作主线,应学会从文本中的情节走向、人物变化、情感体现、主题等多要素来进行分析,为深刻领悟文本蕴意奠定良好认知基础。

例如,教师在开展《寄语十五岁》一文教学时,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整体文本来分析其文本主线,学生在阅读、分析、讨论后纷纷举手示意作答。其中,学生甲说:“我认为文本中的最主要线索是以对话形式来勾勒文章情节、走向。”学生乙说:“我觉得文本主线的最终蕴意就是如何培养我们做一个公平正义的人。”此时,教师就可针对学生的回答来进行总结:文本中的明线以对话来勾勒出章节情节和推动写作走向;而文章暗线就是告知我们要做一个富含正义感的人。所以根据这些文本线索,你们发现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思想观点是什么?此时,学生伴着教师点出线索及相关问题来进行文本整体阅读,为加深其阅读感知奠定基础。由此可知,学生在掌握作者文本写作时候的具体思路后,就能根据文本线索来有序理清情节及主题蕴意,从而构建出整体阅读认知框架。

三、以点题作切入点进行探寻

文本中的重点要素在于作者的点题处理。初中阶段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对文本点题同样会存在一定认知,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本中的点题处来获取认知。其中,点题多位于文章尾处,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文章尾处找出点题句子来探索出文本思路,并加以适当点拨,给总体阅读构建良好时机。

例如,《背影》一文出自朱自清,此类散文点题更为精炼,如何寻找作者点题是指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及领悟其中蕴意最为重要的环节。此时,教師可指导学生通读文章后,根据自身理解来描述文本点题之处。学生甲说:“作者写作线索是以父亲‘背影为主,没有用那些华丽的语句堆积出对父亲的尊敬和父爱的珍视,反而使用最朴实、平凡的笔触来展现出父爱对他而言的重要性。”学生乙:“我认为,‘背影一词是题目也是文章点题。”学生大部分都能通过文章整体阅读而产生合理认知,并抓住文本中作者表述的情感,为其后期有效探索提供思维条件。

综上所述,整体阅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意识的有效措施,此类模式主要是以体现阅读文本的整体框架、蕴意为主,通过文本题目、线索、点题等进行切入分析来挖掘文本蕴意,从而提高学生文章阅读感知效果,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王永福,甘肃武山县蓼阳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点题切入点整体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咬定青山不放松——谈高中议论文点题策略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