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微见著:小学语文文本细读

2018-08-24陈秀红李月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6期
关键词:破折号廉颇蔺相如

陈秀红 李月红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文本细读是开展教学的前提。广大语文教师要从文本细读中,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内涵,唤醒学生对文本的体验,真正走进文本世界,提升语文素养。基于此,本文将从文本细读视角来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从背景细读中把握作者的写作情态

很多时候,文本阅读中,教师往往将阅读重点放在字、词、句等方面,而对于作者的写作情态理解不准确。在一些历史性题材的课文阅读中,文本的背景不容忽视,更需要从背景的细读中来把握作者的写作情感,所要表达的某种祈愿。在五年级《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阅读中,该文采用第一人称,对李大钊被捕前后的历史进行了回忆性叙述,并通过故事来表达对父亲无比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在进行该文阅读之前,教师应该就该文的写作背景进行讲解,特别是军阀张作霖勾结日、英帝国主义,段祺瑞制造“三一八”惨案,在极度危险的条件下李大钊等人依然积极组织革命斗争。被捕入狱的李大钊,备受酷刑的折磨,但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走向绞刑架,从容就义。通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认识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态,由此来加深学生对文本字词句的理解。

二、从文本局部细读中来把握整体大意

在鲁教五四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材料的选择都与文章的主题息息相关。平时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文本局部细读中来把握整体大意,突显文本的思想。在五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阅读教学中,文本中出现了三处“破折号”,我们从阅读中发现,“破折号”所蕴含的意义并不相同。在第一处,“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该处破折号的作用是对“最后一天”进行解释说明;第二处,“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该处破折号岁对“很大拖鞋”的补充说明;第三处,“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该处破折号的作用,显然是对文本的承接,来实现“灯光”“大年夜”“烤鹅”“她可忘不了”之间的连接。可见,从对文本局部的细读分析,可以为了解整篇旨意奠定基础。这一局部细读,并非仅限于文本的重点词句,也包括文本的标点符号,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破折号”所代表的不同意义,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三、从多视角细读中渐进获得文本主旨

文本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种视角来认识文本,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意义和内涵。每一篇文学作品,都需要在仔细的阅读中,找出文本的特殊性,结合自身的情感和体验来解读文本,而非受参考资料的束缚和影响。所以说,学生在文本研读中,要注重阅读的独立性,要能够做到善思多疑,读中发现疑,从疑中来走进文本,打开文本的心扉。如在鲁教五四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一文细读中,作為一篇游记,我们可以根据作者的游览方位来勾勒移步换景的写法。“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我们循着石阶一直往下走,来到谷底”“我们离开潭边,登上平台”,从中来凝炼欣赏的顺序,训练学生文本概括凝炼。同时,结合作者对瀑布的描写,引导学生挖掘作者的情感与深意。如对于第一段的阅读,“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作为“文眼”最为妥当。再如第二段中动词的运用,“飘”、“拂”两字强化了瀑布所激起的水花漫天浮游;“涌”字形象表达了瀑布的声音像潮水一样“惊涛拍岸”;“盖”字更显瀑布声音的雄壮,盖过“人喧马嘶”之声,让学生从中感受有滋有味的文字魅力。

四、从课内到课外来衔接文本阅读重点

文本细读要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的线索、情感与主旨,不能断章取义。我们在阅读阅读《将相和》一文时,该文作为选文,根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而改写而来。当时的背景是秦赵两国有矛盾,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来呈现三个小故事。由于蔺相如屡建奇功,赵王拜蔺相如为相,位在廉颇之上。由此廉颇心生嫉妒,故意刁难蔺相如。后来,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负荆请罪。对于此,很多学生误认为廉颇心胸狭窄,对该文的理解认为是批判廉颇的。事实上,这一认识反而偏离了文本的主旨。以《将相和》为主题,实乃表达文武百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来治理国家。所以,要从课堂内外,来衔接文本阅读,把握阅读重点。

文本细读应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提升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注重文本细读的应用,挖掘和改进文本细读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本。

陈秀红,李月红,山东桓台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破折号廉颇蔺相如
留意文中破折号,它对解题很重要
破折号的作用
冬天的枝条是破折号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火爆的破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