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学底蕴的塑造
2018-08-24赵云峰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当前高中生出现崇洋媚外、忽视传统文化的情况,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学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主力军,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未来,因此提高当前学生的文化底蕴尤为重要。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高中阶段的学生逐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给予文学的熏陶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观念,同时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言传身教,传承传统文化
日本、韩国、美国文化进入中国,哈日、哈韩已成为一种潮流,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学生对日本、韩国、美国文化的了解、熟悉成为其在同龄学生中骄傲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老师还对学生灌输外来文化思想,导致传统文化遭到忽视。因此,要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底蕴应从老师自身进行。首先,老师应该多阅读中国传统文学,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并向学生推荐,让学生明白中国并不缺乏优秀的文学。其次,注重对学生不正确文学观念的引导。肯定学生涉略各种文化的文学的行为是正确的,但是厚此薄彼,忽视中国文学史不正确。最后,言传身教,多与学生讨论中国优秀文学。要想培养学生的文学底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长期地坚持,用自己的行动对学生潜移默化。
二、创设情境,感受文学魅力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妙不可言,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文学的魅力。如在李白的《蜀道难》的学习中,老师可用多媒体创设具有意境的情景,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可用一幅幅蜿蜒在悬崖峭壁间且高入云端的险道图片并配上悲壮的音乐,营造悲壮的氛围。学生在观看图片、倾听音乐的同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文章传递出来的情感。或者在学习《雨霖铃》时,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老师可让学生以雨为对象,念出有关“雨”的诗句。在考察学生的阅读量、记忆能力的同时,也让该课时的学习进行一个小高潮,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国文字中,雨的形象多种多样,所蕴含的情况也丰富多彩。特别是在学习古代文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年代与作业以及作品描述的生活相距较远,难以了解文学主人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感情,情景的创设能够让学生感同身受,体会到作品的感情基调。
三、网络为介,传承文学精髓
当前的高中学生喜欢网络交流生活,同时网络也是一个能够提高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网络学习能够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文学交流。因此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将教学的场所延伸至网络。可创设QQ文学交流群、微信文学交流群,学生与老师在群里交流文学心得。学生可在群里向其他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发表自己对作品的感悟等。对于在阅读过程不理解的问题,学生还可及时地向老师或者其他学生请教,提高学生文学交流的活跃度。此外,老师还可微博发布“#庄子读后感#”、“#报任安书#”读后感等话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对文学讨论中,学生可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如何判断文学作品的好坏,从而提高自身对于文学的鉴赏能力。
四、开展文学活动,提高文学底蕴
除了开展网络文学活动之外,老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线下的文学活动。如进行文学沙龙、作文大赛等。可组织学生进行文学沙龙,学生可在交流会上分享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并说明喜欢的理由,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要发言。学生还可针对于某一作品展开各方面的讨论,如以《红楼梦》为例,讨论该作品的艺术特色、成就或者人物关系等。由于该小说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由两个不同的作者进行编写,学生还可就前八十回、后四十回的写作风格展开讨论,比较优劣,从而将讨论推向高潮。此外,学校还可举办现场作文大赛,鼓励全校学生踊跃参与比赛,扩大影响范围。比赛可采用命题、半命题、题目自拟等形式进行,规定学生在相应的时间内写出规定字数的作文,同时比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通过作文大赛可了解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鼓励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水平。
五、结束语
对于学生而言,文学底蕴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个人素养,提高语文水平。对于国家而言,培养学生的文学底蕴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学的重要方式,是彰显中国魅力的表现。在培养高中学生文学底蕴的过程中,老师任重而道远,需要在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语文教学,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同时也将中国文化传承发扬。
赵云峰,山东邹平县长山中学教师。